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夏天到了,很多妈妈都会选择带上自己宝宝去游泳,既消暑又能锻炼身体。但最近福建发生的一件事情却引起了众多妈妈的关注。

惊魂!7个月宝宝溺水致嘴唇发紫

有妈妈带着自己7个月的宝宝去一家母婴店游泳,因为平常每天都会去,加上当天刚好宝宝的奶粉没了。想着买奶粉的地方只和游泳池一门之隔,就拜托一下店员看一下,自己出去了。

没想到的是意外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店员就告知宝宝掉进了水里,当把宝宝抱起来时候,宝宝嘴唇都是紫色整个人没有反应了。在把宝宝倒立起来,拍打背部后,宝宝终于把呛入的水吐出来,哭出声音来。后来经送院检查后表示没有生命危险了,但妈妈仍担心大脑缺氧会留下后遗症。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近年来宝宝游泳安全事故频发。2017年5月16日,在山东烟台一家儿童游泳馆内,一个宝宝在游泳池中整整溺水了72秒,直到奄奄一息才被发现。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2017年1月3日,西安一位妈妈带着6岁大的女儿和不满4岁的儿子到当地一家温泉乐园玩,结果儿子在游泳池内溺亡,妈妈近在咫尺玩手机却一直没发现挣扎的孩子。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夏天到了,宝宝游泳的机会增加了,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妈妈们请记得,游泳时候这些安全问题千万不能忽视!

带了游泳圈还溺水?游泳圈不是万能的!

目前市面上婴儿使用的游泳圈一共有3种,但都不是百分百安全。

脖套式游泳圈:容易擦伤宝宝脖颈的皮肤,伤害他们稚嫩的颈椎。同时泳圈太紧可能压迫气管造成窒息,太松宝宝容易滑出造成溺水。

腋下式和坐式游泳圈:宝宝重心较高,可能会发生泳圈翻覆,造成溺水。同时如果宝宝不愿意游泳、打挺时或是使用过婴儿游泳脖圈的宝宝刚开始还没有适应婴儿游泳腋下圈时,也更容易发生危险。

局长提醒大家,游泳圈不是救生圈。妈妈不能因为宝宝带了游泳圈就疏忽照顾。宝宝游泳时,妈妈的视线一定不能离开宝宝,要时刻关注宝宝的身体情况!不仅仅是防溺水,当观察到宝宝在游泳过程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都应该及时停止游泳,做仔细观察。

宝宝游泳想安心,妈妈必须来监护!

1. 游泳圈的大小合适,质量有保障。

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游泳圈给宝宝,同时还要注意游泳圈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给宝宝佩戴游泳圈时,要根据宝宝的身材选择合适大小的游泳圈,避免发生压迫宝宝或游泳圈脱出等情况。

2. 用脖圈游泳时,池水不宜太过深。

为了保障宝宝的安全,使用脖圈游泳时池水最好不要太深。每次的游泳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是10-15分钟,可以随着宝宝游泳次数和年龄的增大再逐渐延长。

3. 给予宝宝安慰,全程进行监护。

有些宝宝游泳的时候很佛系淡定,一动不动。有些宝宝在还不习惯游泳的时候却可能十分惊慌双手乱抓。这时候妈妈可以选择轻握宝宝的双手给予安慰,全程关注宝宝游泳情况。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宝宝溺水,黄金救命术必须学!

宝宝发生溺水情况后,妈妈千万不要自乱阵脚,一定要马上抢救复苏,同时拨打120。因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抢救,仅仅4-6分钟就能造成宝宝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伤,但是如果抢救及时,挽救的就是一条生命!

如果宝宝发生意外后失去了知觉,并且停止了呼吸,妈妈千万不要慌,此时应该立刻给宝宝做心肺复苏,如果身边有其他人,应该同时让对方拨打120,如果没有他人,就应该先做心肺复苏再打120。

妈妈应该立刻把宝宝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将宝宝放在硬质的平面上,然后马上给宝宝进行心肺复苏!2010版的复苏指南指出,心脏骤停的第一步应该先做胸外心脏按压,因此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应该遵循CAB顺序: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1.胸外按压:有效的胸外按压对提高宝宝复苏率至关重要,家长可以用单手或双手掌根按压宝宝胸骨下1/2处(约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照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每次按压幅度应至少使胸廓下陷达到前后径的1/3(大概为婴幼儿4厘米,儿童5厘米)。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2.开放气道:清除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或异物,使宝宝的头部轻度后仰,一般采用抬颊压额法。如果怀疑宝宝有头颈部损伤,则应该采用托颌法,要是托颌法不能有效开放气道,则还是采用抬颊压额法来开放气道。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3.人工呼吸:对不到1岁的婴幼儿,可以用嘴巴覆盖宝宝的口鼻同时吹气,对1岁以上的宝宝,则应该捏住鼻子,只对嘴巴吹气,每次吹气都应该不少于1秒。吹气的同时要观察宝宝胸廓的起伏,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可能是没有充分开放气道,可以调整姿势后,把嘴巴闭紧一点再试一次。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如果是单人施救,按照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的规律交替进行,双人施救则按照15:2的比例交替进行,至少应该持续2分钟,观察宝宝有没有恢复呼吸、心跳。

不同年龄按压方法不一样!

新生儿:双拇指按压法(环抱法),施救者两个拇指放在宝宝两乳头连接中点的胸骨上(注意避免压到剑突),双手其余四指托住宝宝的背部,两个拇指按压胸骨使之下陷。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婴幼儿:可用单掌法或双指法(食指、中指指尖)在宝宝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上按压,要注意避免压到剑突。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学龄(前)儿童:采用双掌法或单掌法,施救者将掌根部重叠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上,肘关节伸直,借助体重和肩臂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最后局长再提醒,希望每一个妈妈在宝宝游泳或者日常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千万不要顾着玩手机或者随便离开就忽视了对宝宝看护,希望这样子的事件不要再发生!

妈妈离开2分钟,7个月宝宝就遭遇溺水!溺水时刻这个动作能救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