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篇四」調養脾胃重細節——喝水也有學問

「夏季养生篇四」调养脾胃重细节——喝水也有学问

「夏季养生篇四」调养脾胃重细节——喝水也有学问

【夏季養生篇四】

調養脾胃重細節——喝水也有學問

每次看完病人,路老都會囑咐道:“水要慢慢喝,一口一口地喝,不要一口氣喝下去,夏天要喝溫開水……”脾是運化水溼的,喝水不當自然會損傷脾胃,尤其是夏天,天氣炎熱,容易出汗,造成大量水分丟失,就會傷人陰液,因此夏天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但是,這水該怎麼喝,大家平時習以為常的飲水方式是否正確呢?這裡面還有不少學問。

「夏季养生篇四」调养脾胃重细节——喝水也有学问

喝水要按時按量

如同吃飯一樣,每日三頓飯一次也不能少,根據身體實際情況,有時還要加餐,喝水也是一樣,要按時按量,不要等感覺口渴了才喝水,這樣其實已經對身體造成了傷害。

清晨起床,洗漱後喝水,6~7點宜喝150~200毫升,出汗多或素體腎虛者,宜喝生理性淡鹽水,補充夜間的消耗;早餐後約1小時,9~10點喝150~200毫升,午飯前1小時喝150毫升左右,午休後約3點左右喝150~200毫升,下班後或運動後、晚飯前1小時喝150毫升,晚飯後1~2小時喝150~200毫升。每日飲水的次數和量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如有條件的中老年人或離退休在家休息者,則應細細長飲,不一定機械地定時飲水。

喝水應慢喝細飲

夏季出汗較多,尤其是年輕人運動後口渴甚極,“渴不擇飲”,急於大量飲水,使胃內暴充,胃液稀釋,導致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暴飲後體內水分驟增,還會使體內大量鹽分流失,或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水溼內停,可引起胃脘脹滿,腫脹喘滿。故前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是科學飲水的總結。

拒絕不健康飲水

很多人都知道“熱的時候越喝冷飲越熱”,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陽熱鬱於內,需要發散而解,驟然喝冷水,使循行於肌表的衛氣因冰伏而鬱閉,汗孔因此閉合,得不到宣洩,所以在暑熱季節應喝溫開水輕輕打開汗孔,使人微微出汗以散熱,喝冷水反倒不能除熱,而且冷水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如細菌、蟲卵等,尤其夏季是痢疾、傷寒流行之時,惡性消化道傳染病大多是因飲水不潔暴發流行,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另外,病毒性肝炎也是消化道傳染病,容易經過飲用生水而發病。生水中的氯氣和殘留的有機物質相結合,還可能導致膀胱癌、直腸癌。把水煮開3~5分鐘,就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病毒,水中的氯氣及一些有害物質也會蒸發掉,同時還能保留水中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

運動以後可以喝一些淡鹽開水,以補充失去的水和鹽分

飲剩久的水也會引起中毒。無論生水、開水,放久後,水本身化學結構鏈長,這種水鏈越長的水,其毒性也越大。水中毒可出現頭暈、乏力、腹脹、食慾減退。古人認為,喝水以“甘瀾水”的水質為最好,甘瀾水也稱勞水,即把水放在盆內,用瓢將水舀起來、倒下去,如此多次,看到水面上有無數水珠滾來滾去便是,這樣,即使水中含有害的有機物,經太陽光照射後也會分解揮發一部分,水中的細菌、病菌不致於因汙染而腐壞變質。放久了的開水可二次汙染,飲後會使人發病。

反覆開的水,又稱“千沸水”、“千滾水”。水如果開了又開,放久了,涼了又燒,或者沸後時間過長,水分蒸發,無機鹽的濃度相應增加,尤其是其中的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攝入過多或長期飲用,直接刺激胃腸甚則引起中毒。沸久或反覆沸滾的水是飲水的禁忌。

本文出自《路氏四季養生經——國醫大師養生家用說明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