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格格大多早死或者无子嗣,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呢?

公主和驸马的恩爱故事羡煞了多少旁人,皇帝的女儿出生高贵,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种痴情男女之间的耳鬓厮磨,夫妻情义的缠绵悱恻,巫山云雨的闺房之乐,以及生活的无忧无虑,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诉说着公主幸福潇洒的人生,在一度的渲染之下,曾几何时,她们成为了多少女人眼中的渴望和憧憬。

清朝的格格大多早死或者无子嗣,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呢?

历史证明,现实和理想总是大相径庭的,当我们翻开清朝文献,看到那些显得有些不近人情的生硬的历史史实的记载时,我们是怎么也无法想象,这是被人们一直心心念念的,反复憧憬的高高在上的格格们的“幸福生活”,显现眼前的竟然是如此的令人无法相信:清朝的格格在出嫁之后,大多早死亦或者没有子嗣留下,这哪像是影视和小说中极度渲染的那样呢?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从格格们出生时说起。清朝皇室的明文规定,在公主诞下的那一刻,她们就得被奶妈所抱走,从小教育,各种规章礼仪,繁琐非常,与生母平均一年见一次面,关系很是生疏,而且见面时还得规规矩矩,这是皇室的教育而导致的,封建制度的糟粕在这些格格们身上体现出了不少。她们从出生就注定了以后的命运,她们终将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为了皇室的利益,她们或远嫁异乡或指婚朝廷重臣之子等,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有得必有失吧!

清朝的格格大多早死或者无子嗣,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呢?

在赐婚之后,格格和驸马会有一座皇室赐予的宅子,但是她们却要分开住,格格住在后院,驸马住前院,而驸马要见格格则必须得有格格的宣召,而如果她们之间要行房事,则还要通过“管家婆”的应允,总之是繁琐之极,处处受到限制。横亘在格格和驸马之间的“管家婆”就是导致清朝200多年来,格格大多早死和不能生育子嗣的主要原因。

“管家婆”是格格出嫁的必备,用于指导格格的行为举止以及行事作风,毕竟是皇家出来的,代表着皇室,一切都得有规有矩,而说到与驸马之间的闺房之事,则也需要向“管家婆”口头申报,而得到她们的批准之后,驸马和格格才能同床共枕。

你说申报就申报吧,可是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管家婆”可不是那么容易答应的,她们往往会出手干涉,横加阻挠,所以通常贿赂是少不了的,而且有时格格口头申报多了,还会被“管家婆”所嘲讽或者是辱骂,话语肮脏粗俗,难以入耳,这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妻子和丈夫行房事竟然需要拿钱行贿且面对如此诸多的障碍,这封建社会当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啊。有记载,清朝某些格格一年之中见驸马的次数是屈指可数,大家想象一下,如此低频率的见面和房事,格格能生育子嗣那真就是见鬼了。

清朝的格格大多早死或者无子嗣,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呢?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生育子嗣的问题呢?因为夫妻之间见面困难的缘故,很多格格因为寂寞难耐以及相思之苦,所以早早的就抑郁而死,这在清朝的历史上有记载的并不少见。

这听起来可能很多人觉得可笑,区区一个“管家婆”,凭什么管格格和驸马之间的人伦大事,她们作为奴才,竟然还插手主子的事情,这不以下犯上,找死么!格格们怎么就选择了隐忍和听之任之呢?

格格从小的教育而导致她们对宫廷礼仪的谨小慎微,生性懦弱和不敢反抗;再者男女之事是很避讳的,她们对此很是羞涩,不敢据理力争;说白了就是封建制度下而滋生的畸形文化,皇帝对此并不知情,本来可以告知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可是皇室的那种极淡的亲情再加上女生难以启齿的男女性事,而导致她们的妥协和逃避。

清朝的格格大多早死或者无子嗣,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呢?

看来格格的生活也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自由自在,她们受到了太多的拘束和羁绊,终其一生过得也未必有普通家庭的女人那么幸福,至少在生育子嗣以及与丈夫的相处之上,她们耗尽了短暂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