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最美的女人應該是甄宓,不是貂蟬、大喬、小喬

歷來在人們心目中,三國時期第一美人是貂嬋,然後是大喬、小喬。其實不然,最美的女人應該是甄宓。在《三國演義》中,貂蟬出場時,作者羅貫中只給了她8個字的評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可見貂蟬只是個能歌善舞的妙齡少女而已,憑的是豆蔻年華、青春無敵。司徒王允為了迷惑呂布,先給呂布送重禮,把呂布請到府中,再拍馬屁使勁兒誇呂布,讓他得意忘形,又讓“侍妾數人勸酒”把呂布灌暈,時機成熟了,才讓貂蟬濃妝豔抹閃亮出場。貂蟬本是學表演的出身,很會演戲,立刻與呂布眉目傳情,再加上呂布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果然貂蟬不負眾望,呂布上鉤了。

三國時期最美的女人應該是甄宓,不是貂蟬、大喬、小喬

而甄宓出場是被迫的。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時逢官渡之戰,曹丕率領軍隊殺紅了眼,不顧父親曹操的命令,擅自闖入袁紹府中,“見兩個婦人相抱而哭”,曹丕上去舉劍要殺,忽然看到甄宓。當時甄宓為了躲避戰亂故意身穿粗布衣服,滿臉汙垢,披散著頭髮,即使是這樣,曹丕仍然被甄宓的脫俗氣質打動了,立刻由殺氣騰騰的惡漢變成了謙謙君子,用袖子輕輕拭去甄宓臉上的汙垢,“見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於是改口對甄宓的婆婆袁紹的妻子劉氏說:“我是曹丞相之子,願保護你們全家老小。”說完乖乖地按著寶劍坐在屋裡,自己不敢唐突佳人,還要防他人冒犯甄宓。

等曹操來了,劉氏為了保全性命,趕緊不顧顏面地表示,願把兒媳甄宓獻給曹丕當丫環。曹操也被甄宓的美貌打動了,盯著甄宓讚歎道:“真吾兒婦也?”氣質如此高貴的女人怎麼能當丫環呢?!於是,讓曹丕納甄宓為正室夫人。此時曹丕剛18歲,甄宓比曹丕還大5歲。貂蟬與甄宓,一個是“色伎俱佳”,濃妝豔抹,投懷送抱,讓小人著迷;一個是“傾國之色”,蓬頭垢面,身不由己,令丞相折腰。這一比,高下立見。更重要的不是色相。貂蟬只是別人手裡的一個棋子,對事件是一種烘托,粉墨登場之後,人物形象並沒有豐滿起來。同樣,大喬和小喬也只證明了孫權和周瑜的關係非同尋常。這3個女人本身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而甄宓則不然,同樣因政治而出名,甄宓卻是有血有肉的,她的一生可謂絢爛多彩。

據《三國志·文昭甄皇后傳》載:文昭甄皇后,中山無極人(今石家莊郊區無極縣),世家望族,上蔡縣令甄逸之女,生於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日(182年陰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甄宓3歲時,父親就去世了,然而她並沒有因此而顯得缺乏教養,可以說她的性情、智慧是天生的。8歲時,家門口來了表演馬戲的,家裡人和姐妹們都跑到樓上扒著窗戶看,惟獨甄宓沒有去。姐妹們都覺得奇怪,而甄宓的回答則是:“這些馬戲不應該是女人看的。”說這樣的話,並不表示她守舊,而是她明白看馬戲對女子而言並沒什麼用,只是湊熱鬧罷了。

甄宓9歲時,非常喜歡讀書寫字,一般的字她都認識,還經常用她哥哥的筆墨紙硯。哥哥嘲笑她:“你應該多學女紅做些針線活兒,女人哪用得著讀書識字?你想做女博士啊?”可是甄宓卻回答:“凡是古代賢淑的女人,沒有一個不是從前世的成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引以為戒,不讀書又能學到什麼?”後來軍閥征戰天下大亂,加上饑荒,百姓都將珍藏多年的命根子——珠寶首飾拿出來變賣,而甄家家境鉅富,就把這些珠寶都買了下來。此時甄宓便對母親說:“現在世道非常亂,為什麼要買那麼多寶貝?這些都是引來災禍的不祥之物啊!容易激發鄉親們的仇富心理。”接著又勸母親把家裡的糧食都捐出來賑濟鄉親,廣佈恩惠。全家都覺得她的想法好,於是就照甄宓說的做了。這些事情都是正史記載的,由此可見,甄宓的思想是超越整個時代的。

甄宓死後1700多年才發生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提倡女性讀書認字走向社會。而她賑濟災民的慈善之舉,更是大智慧,即使是放到現代,也極富教育意義。甄宓不僅見識不凡,還非常善良。14歲的時候,甄宓的二哥去世了,甄宓仍然尊重嫂子,照顧侄子,日夜操勞。而甄宓的母親卻對這個寡婦很苛刻,非打即罵。甄宓多次勸母親,希望母親對待寡嫂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母親被她的一番話感動得哭了。如此美麗賢德的女子真是千年不遇啊!袁紹聽說後,便為自己的次子求婚,於是,建安年間,甄宓嫁給了袁熙。

她嫁給袁熙應該是迫於袁紹的權勢,為了保全家人,否則如此蘭心蕙質的女子怎麼會願意嫁給一個有勇無謀的愣頭青呢?且袁紹剛愎自用,連自己的謀士都不信任,又怎麼會聽兒媳婦的勸解呢?在袁紹一意孤行要與曹操決戰的時候,甄宓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智為袁紹出謀劃策。雖然她生活得並不快樂,袁熙也不懂得憐香惜玉,但她仍然固守一個媳婦的本分,袁熙要逃往幽州,甄宓為了照顧婆婆劉氏沒有同行,結果關鍵時刻反倒被婆婆當成救命稻草獻給曹丕。於是經曹操首肯,18歲的曹丕娶了23歲的甄宓。

曹丕“少有逸才”,8歲就能寫文章,熟讀古今經傳、諸子百家,雖然沒有弟弟曹植那樣文采非凡,卻也出了幾本書,算是個文學家,又善騎射、好擊劍,能領兵打仗。可以說曹丕和甄宓還是非常般配的。甄宓深得曹丕寵愛,先後生了曹叡(未來的魏明帝)和東鄉公主。而甄宓畢竟比曹丕大幾歲,懂得應以社稷為重,經常勸導年輕氣盛的曹丕不要光寵愛自己一人,也要照顧其他嬪妃,這樣才能兒女眾多、子嗣旺盛。曹丕為了甄宓把任氏趕走了,當時甄宓還勸曹丕不要衝動,說任氏很多地方都強於自己,讓曹丕重新考慮。

甄宓嫁到曹家時,曹植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曹丕與弟弟曹植不合,經常吵鬧,而甄宓每回都護著曹植,勸曹丕珍惜兄弟之情。此舉頗得曹操之妻的賞識,稱讚她“此真孝婦也”。而曹植聰慧早熟,竟然也對甄宓產生了依戀之情,朝夕相處,在曹植眼裡這位嫂嫂不僅漂亮,更是他心目中的女神。甄宓也喜歡這個比自己小10歲的小叔,但更多的是女人身上天然的母性情懷,她思念的還是丈夫曹丕。

她寫了《塘上行》,文采不遜於“建安七子”的水平。“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顯然這首詩是寫給曹丕的。曹操和曹丕常年征戰在外,外面兵荒馬亂而曹府一片祥和,正是甄宓在很多事上為曹操分憂。此時甄宓的政治智慧才真正顯露出來,曹操聽從她的建議:蜀吳未滅不必急於稱帝,仍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被封為魏王,加九錫,但到死都沒有稱帝。

或許曹丕之所以長期寵愛甄宓,是忌憚曹操對甄宓的信任。等曹操死後,曹丕立刻露出了本性,權力和慾望已經使這個曾經的翩翩少年變成了野心家。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他繼承了父親之位,但他不滿足於做一個魏王,他不聽甄宓的勸告,想自己當皇帝。此時曹植也到了而立之年,與歷史上所有的皇子王孫一樣,也從爭寵奪嫡的惡鬥中一路摸爬滾打成熟起來。他以前有不少反映社會動亂和理想抱負的詩,格調開朗。但自從曹丕繼承父位之後,他處處感受到大哥曹丕所施加的壓力,索性嗜酒疏狂,這種消極避世的性格反倒被擁戴曹丕的滿朝文武當作笑料。曹植表面放蕩恣肆,內心卻鬱鬱寡歡,便經常來找嫂嫂甄宓。能夠理解曹植的只有甄宓,畢竟甄宓與曹植在一起的時間比他與曹丕相處的時間還長,曹丕常年帶兵打仗,丞相府更像是他的行宮客棧。曹丕遺傳了曹操多疑的個性,始終對甄宓護曹植的往事耿耿於懷,此時見他倆仍經常在一起,又聯想到曹植與他爭位的種種,不禁醋意大發,在相國華歆的鼓動下要殺曹植,於是命令曹植在大殿之上作《七步詩》。

曹植走了7步,詩就吟了出來。幸虧甄宓知道得早,請來曹丕的母親卞氏,在卞氏的斡旋下,曹丕饒了曹植的性命,但還是將他貶為安鄉侯,遠遠地支開了。通過“兄逼弟曹植賦詩”這件事,甄宓已經對利慾薰心的曹丕徹底失望了。同年10月,曹丕以“禪讓”的方式取代漢朝自立,國號大魏,改元黃初,自稱魏文帝,定都洛陽,三國時代的魏國建立。

曹丕登基之後立刻營建洛陽宮殿,此時山陽公獻給曹丕兩個美女,一個郭氏一個李氏,曹丕一併收留。此時甄宓已經40歲,逐漸色衰,而曹丕正當35歲的鼎盛年紀,甄宓以前被大家讚揚的賢良淑德,如今在曹丕心中反成了絮絮叨叨了。從此,甄宓失寵。緊接著謠言就來了,說甄宓與曹植有苟且之事,這謠言的源頭出在郭氏口中,郭氏妒嫉甄宓的美貌和才華,欲置之死地而後快。與普天下的負心人一樣,過去的萬種風情比不過現在一句謠言,往日的千般恩愛比不過今天兩句閒話,曹丕竟然信了,還把甄宓早年曾嫁給袁熙的舊賬翻出來,當作甄宓的一個汙點,以甄宓對自己“有怨言”為名,賜死了她,葬在鄴城。甄宓下葬之時,“被髮覆面,以糠塞口”,極為悽慘。

一年之後,曹植從外地回來覲見魏文帝曹丕,曹丕仍耿耿於懷。為了羞辱曹植,曹丕將甄宓生前使用的一個鑲金盤玉的枕頭賜給了他,當眾暗示文武大臣:曹植與甄宓有不正當關係,欺君辱嫂。但是曹植卻如獲至寶,非常爽快地謝恩領賞。曹植抱著甄宓的枕頭,睹物思人,滿懷悽楚地返回自己的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遠遠看見甄宓凌波御風而來,話還沒說,人就不見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他悵然若失,久久不能入睡,連夜寫下了一篇流傳千古的《感甄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近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這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打動了每一個讀到它的人,於是四處傳抄,迅速傳播,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

此時曹丕開始親征孫吳,因沒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招牌,反倒成了眾矢之的,兩次親征均以失敗而告終。魏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死於洛陽,終年40歲。甄宓的兒子曹叡繼位為魏明帝,他覺得《感甄賦》的名字太露骨,讓朝廷顏面盡失,遂下令改為《洛神賦》,想借古代溺死於洛水的伏羲之女,轉移讀者的思路。沒想到適得其反,人們繼續頌揚甄宓的美德,並說甄宓是“洛神轉世”,甄宓的名字也成了“甄洛”。而曹叡對他那位才華橫溢的叔叔曹植,也產生了莫大的戒心,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轉換曹植的封地,曹植四處奔波,“恍如飄萍,不堪顛沛之苦,遂寂寂無歡而死”。後人有詩云:“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年賦洛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