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燕翼围简介

杨村燕翼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始建于1650年(清顺治七年),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竣工,为杨村富户赖福之所建,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是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2001年燕翼围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燕翼围坐落于龙南县杨村镇圩镇中心鲤鱼寨下,门向东,是座四层楼高、层层环通的砖木结构方形围。高14.3米,长41.5米,宽31.8米。对角四边有守阁炮楼,占地面积1367.58平方米,内空面积334.17平方米。全围以大门和厅堂为中轴,每层对称建房34间,共136间房,建筑面积3741.12平方米。一层为膳食处,二、 三层为人居住,四层为战楼,有58个枪眼;围门有三层,门口有一生活用井,围内有二口暗井,一为水井,一为粮库井,平时以土埋之。四面高墙是封闭建筑,只留底层一条大门出入,该围因高大易守而有“高守围”别称。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客家围屋不仅是客家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且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系统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因而,对于赣南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燕翼围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深入了解这种民居形式,加深人们对客家人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取向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现代环艺设计对地方建筑文化的汲取和利用。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墙上布满火枪眼,东南西北四座炮阁交相呼应,可形成无射击死角的火力网。进围内须经过唯一的围门,围门设有外铁门,中闸门和内木门,只要围门一关,外人莫想进来。楼上有米仓,院内有水井。相传,墙面是用糯米粉、红糖和蛋清搅和粉刷上去,没东西吃时,可剥下来用水煮充饥。墙根离地约1尺多高处,有一喇叭形漏斗,是用来排污水的。进围门后,只见此楼分为四层,每层有34个房间,各层有骑楼回环相通。卧室、仓库、过道、回廊、门窗、楼梯等多变而又统一,疏密有致、通风讲究、采光合理。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燕翼围布局科学、结构严谨、防御得当,打起仗来是碉堡,放下土炮是居家的多功能建筑,充分体现了客家人为争夺生存空间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是客家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也是一部生动的客家变迁史,表达出丰富的人文内涵。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里的龙汇围,就是按照1:1比例仿燕翼围所兴建。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清道光年间,时任赣州知府的殿试钦点探花周玉涵慕名来到杨村燕翼围赏景,他在围顶上纵览云飞,赏月观霞,把酒临风,吟诗作赋,并挥毫为围屋题写了围名,流连数日不忍离去。

燕翼围历史

风云史岁,客家人从中原大举南迁,历经沧桑,流落赣、粤、闽边境。明末清初,战乱纷飞年间,客家先祖赖氏早年从广东盐商、绸缎返内经商发达,因客家人在别人地盘,相对成了弱势,加之粤赣边境农民义军战火烽起,杨村处于烽烟滚滚“劫掠无虚日”惊惊恐怖境况、家道殷厚的赖福之密奉外避,原想到黄塘亲戚家一躲,岂料对方无义,杀探问孝古子,才改奔黄牛石(九连山)避乱,事息返回。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燕翼围正门口的传声道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一九三八年,日本间谍误作广东博杨村、驻扎抗日武装,向空发送轰炸指令,当日飞机在高空俯视杨村三江夹流和高大的燕翼围,空投大量炸弹、扫射,幸在围周爆炸纷飞,伤及许多周边百姓,唯却没命中目标,燕翼围傲然挺拔在战火中洗礼,只留下右墙上方,机关炮扫射,弹痕累累的历史见证。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一九四九年解放初期,解放军驻围把守,关押大批土匪,由于唯独大门出入,加之围屋厚固,土匪就伺机搓稻草绳妄图从四楼枪眼部分逃跑,屡遭失败。有天月黑风高之夜,正是农忙季节,围中有一农夫,在大门内面壁风车劳作扇谷,噪声大作,所至土匪乘机摸哨,刚巧区队长巡岗,被匪击重伤,驻军排长闻声提枪击毙匪徒数人,差点误为农夫内应,千钧一发之时,倒地重伤区队长急促呼喊“不是他,不是他,……”事后,严守大门岗哨无一土匪脱逃,由此可见,围屋的牢固,实在不比一般。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高大雄伟的燕翼围是重温客家先祖年代,辛勤创业智慧的缩影,几百年传承至今,仍反映了那年代人类的真实生存状态,引人入胜,推人思考,只有历史记惦,今天的客家燕翼围,就是附地一道醒的风景,是当今赣南唯一最高的古楼文物,系闻名我国南部古老悠久的客家围屋。围屋的客家后代一抬眼,迎来五洲四海的游客,眼界瞅然开阔,从封闭到开放,原来只有这么一步之遥。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燕翼围大门对联

承先祖开创艰难燕翼贻谋昌百世

愿后人发扬光大凤毛济美振千秋

民国三十年时任任国民党赣南行政公署专员不久的蒋经国也慕名来到杨村燕翼围,蒋经国先生巡观挺拔的燕翼围惊呼:“翅鸟难飞越高大的燕翼围顶…………一堡垒也!”并吃住在围中。他对300多年前能在深山里建起如此高大壮观的民居倍加赞美,并对杨村淳朴的客家风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国民党中将叶肇率军,特临围登古楼赏览,赞不绝口。1994年8月,我国台湾学者以及美国学者特来考察。

历史痕迹 客家围屋之杨村燕翼围

近几年以燕翼围为背景拍摄电视连续剧《我心永远》《白鹭瑶》中央少儿频道拍摄防火猜谜语《神奇之窗》中央电视台拍摄走遍中国《围屋沧桑》等。燕翼围已入选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体现客家人智慧的典型代表作燕翼围将永世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