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為什麼不侵略瑞典?

瑞典是位於北歐的一個小國家,面積不大,45萬平方公里左右,相當於中國一個黑龍江省大小,人口接近1000萬,卻十分富裕。在更早以前,瑞典曾居住著狂暴的維京人。他們崇尚劫掠,讓那些靠近大西洋的歐洲國家都感到恐懼。17世紀的瑞典是波羅的海的霸主,波羅的海是其內海,但經過17、18世紀與俄羅斯帝國的北方戰爭,被打敗後逐漸衰落。不過,這個曾經充滿戰鬥慾望的民族,他們的後代卻極為渴望和平。兩次世界大戰,瑞典都保持中立,並未參戰。一戰倒還好,主要是幾個歐洲國家。但到了二戰,幾乎是真正的全球大戰,幾乎每一個國家都看到了戰爭的慘烈。瑞典又是如何在這種情況下保持中立的呢?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不侵略瑞典?

二戰時德國為何沒有侵略瑞典,真實的原因讓人驚訝。因為瑞典是國際社會承認的永久中立國,盛產鐵礦石,主要出口到德國,它在二戰中奉行中立政策,所以沒有捲入戰爭,但同是中立國的荷蘭 比利時, 都遭到納粹德國的進攻,唯獨瑞典和瑞士倖免。

瑞典地理位置決定了比起挪威,瑞典更容易受到第三帝國的入侵而得不到外來援助,基於此原因不如向德國示好。然而瑞典本身奉行有傾向性的中立政策,隨著戰爭的進行,瑞典也逐漸由軸心國倒向同盟國。就是看著風向走。

瑞典是德國鐵礦砂的主要供應國,戰爭爆發的第一年之中德國消耗的鐵砂1500萬噸,從瑞典進口1100萬噸,可想而知瑞典對於德國的工業有多麼舉足輕重的位置。

但瑞典自身軍事實力的強大才是德國不敢輕舉妄動的根本原因。瑞典雖小,可是北歐第一強國,是很有實力的,當時就有精銳部隊數十萬,坦克飛機不在小數,還是有底氣的;貿然進攻瑞典會給德國帶來重大損失,之後的佔領又需要耗費軍隊守衛,得不償失。當二戰爆發時,瑞典迅速擴軍50萬人,並組建了自己的裝甲部隊和潛艇部隊,據說希特勒對瑞典也頗為忌憚,不敢動這個北歐強國,瑞典國民素質和科技實力都非常強悍的國家,因此在希特勒應該是準備收拾完蘇聯後,然後再對瑞典動手的。當時瑞典的國防政策是讓敢於侵略它的人認識到瑞典的實力,知道征服並佔領瑞典所花費的代價遠遠大於佔領之後得到的利益。縱使戰爭狂人希特勒也要有所三思,畢竟賠本買賣誰都不想做。

德國沒有進攻瑞典,不僅僅因為瑞典是中立國,瑞典是多山地形,並不適合德軍機械化部隊活動,而且瑞典實行全民兵役制,戰爭能力還是挺強大的,德軍進攻瑞典必然會付出慘重代價。二戰時德國為什麼不侵略瑞典?

德國如果要攻打瑞典,唯一的理由可能是鐵礦石。德國主要的鐵礦石來源就是魯爾工業區和瑞典,但德國國內的貧鐵礦滿足不了戰爭需要,而每年從瑞典進口的鐵礦石就成為德國支持戰爭的最重要資源,而瑞典國內親納粹勢力強大,對德國採取了非常開放的態度,不僅允許德軍進入瑞典,而且還為德國提供高質量的鐵礦,在瑞典願意無條件配合德國的情況下,德國自然也沒有必要浪費兵力去攻打瑞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