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难辨的小小疙瘩,让很多人非常纠结

随着人们生活的方式的多元化和网络时代对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大众们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及防范意识。

门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部分病人,谈性病色变,一点“风吹草动”就觉得是不是“中招”了!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外阴“肉疙瘩”到底是咋回事?有那么可怕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肛门和生殖器部位出现的“肉疙瘩”可不是性传播疾病的专属哦!也可见于非性传播疾病,如男性的阴茎珍珠样丘疹和女性的假性湿疣。

真假难辨的小小疙瘩,让很多人非常纠结

首先,尖锐湿疣和梅毒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们都属于经典的性病,主要通过直接性接触感染。两者都可出现外阴和生殖部位的“疙瘩”,只不过他们的形态不一样,偶尔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尖锐湿疣是由于HPV病毒感染引起,发病率较高,相对更常见,高危后的潜伏期一般为3周~8个月,平均三个月。这种“小疙瘩”可从小米粒大小逐渐增多增大,后期如同“菜花”或者“鸡冠”一般。

而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同样为临床常见的性病,潜伏期一般为2~4周,这种较扁平的“疙瘩”多发生于梅毒二期。医学称之为扁平湿疣,可见于感染后的9~12周,可单发也可多发,呈现特征性的扁平丘疹或者斑块,表明糜烂、潮湿,这点与尖锐湿疣的疙瘩区别还是特别明显的。

真假难辨的小小疙瘩,让很多人非常纠结

然而,在我们皮肤科,有两种其他正常的生理变异,即男性阴茎珍珠样丘疹和女性的假性湿疣,因为发病部位和外观极易被误诊为上述的性病之尖锐湿疣。

阴茎珍珠样丘疹见于男性,多线状排列在龟头和冠状沟附近,相关研究其发生可能与包皮过长有关。

假性湿疣见于女性,两者病理相同,均可出现在正常人群中,多在外阴呈现鱼籽样或者指状突起。

当然,解决“谈性病色变”问题的根源当然是洁身自好,至少要全程正确合理使用安全套。

真假难辨的小小疙瘩,让很多人非常纠结

审核;徐宏俊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