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贫困远了离富裕近了

“在市、县、乡各部门的联系帮扶下,全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脱贫攻坚有序推进,村里面貌焕然一新。”互助县台子乡哇麻村党支部书记朱广寿感慨道。

2016年以前,简陋的村委会、尘土飞扬的村道、破旧的民房……这些都是这个贫困村的真实写照,“想开一次村民大会,用村委会的大喇叭从早晨喊到中午,没有一个人来,最后在老党员、老干部的登门通知下,才稀稀拉拉来了几十人。”村干部很是无奈。如今,随着精准扶贫好政策的实施,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而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一位倾心帮扶的人,他就是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哇麻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马锁安。近三年来,他吃在哇麻村,住在哇麻村,从开始的陌生到逐渐熟悉,再到如今的难以割舍,他已深深爱上这里的村民,并融入了这片土地,用自己的真情汗水赢得了村民由衷的赞许。

脱贫村的新面貌

盛夏的哇麻村,放眼望去,一条条整洁干净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的大门口,一栋栋新修的砖瓦房点缀在田野,休闲文化广场上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几个年迈老人在村文化广场上晒着太阳聊着天,小孩在路边嬉戏玩耍……

哇麻村地处互助县台子乡半脑山,长期以来,受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程度深,全村183户68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234人。

“贫穷落后、杂草丛生、破旧的村委会和危房……”谈起进村后的第一印象,马锁安印象很深刻。他说,自己也是农村生活长大的,但眼前这个村庄的贫穷状况还是让他感到意外。

道路崎岖、人畜饮水匮乏是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马锁安说,要想脱贫致富,改善老百姓发展生产的基础条件是关键,基础设施是支撑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条件,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经过多方协调努力,马锁安先后争取到高原美丽乡村、村文化活动室、危房改造、村道加宽、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11个,总投资1203万元,让13户贫困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安全住房,新建和改建139个农户大门,修建蓄水池和村文化活动室以及93户庄廓砖墙1470米,为23户搬迁户通水通电……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全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刘有全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去年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户之一,家中有4口人,和老伴及两个儿子住在一起。他原本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在几年前发生意外离世,大儿子和小儿子都有残疾,家里的经济只能靠种些油菜和养牛羊来维持。“住了几十年的危房,能搬进现在的新房子,多亏了马书记。”刘有全感激地说。

脱贫户的致富路

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马锁安开始谋划怎么才能让村民彻底摆脱贫困。他发现,哇麻村一直以来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因为村民只是靠种植传统的小麦、油菜和养殖牛羊来维持生计,根本无法从中实现增产增收。

经过多方奔走和了解,马锁安寻思着为什么不能扩大种养殖的规模呢?于是决定从养殖肉牛、土猪、土鸡和种植当归、长白葱等入手,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46岁的李延林是村里的贫困户,患有心脏病,干不了重活,看病、吃药成为他日常生活最大的开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人均年收入2750元,对脱贫致富没有信心。但是扶贫工作队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希望,犹如在沙漠里看到了一眼泉水一样,信心倍增。

2017年以来,哇麻村扶贫工作队在村里实施了种养殖产业项目共6个,建设了哇麻村标准化规模土鸡养殖基地,扶持28户规模养殖户。同时,通过种植当归药材,全村农户当归种植收入达164万元,户均种植当归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元。

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路上,马锁安总在不断地想办法、出实招,用自己的真情得到全村的信任和支持。据驻村扶贫工作队调查测算,2017年度哇麻村62户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18元,比2016年底人均增加1350元。

“村里这几年发生的变化,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是马书记将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让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提起马锁安,哇麻村的村民们都赞不绝口。

“摘帽”后的新征程

虽然哇麻村实现了整体脱贫,但巩固脱贫成果、发展壮大产业依然繁重、不容懈怠。扶贫工作队便瞄准了哇麻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培育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发展后劲的主要措施来抓。

更让村民高兴的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哇麻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注入了一股强大动力,同时也与哇麻村发展乡村旅游业不谋而合。听说村里要发展乡村旅游业,成立专业合作社,还要开农家院,一时间,这一喜讯在村子里炸开了锅,热闹非凡。

5月22日这天,脱贫户朱吉尧喂完猪、打扫完圈舍,便早早来到了村委会。他说:“今年我们村的乡村旅游项目要实施了,对于我们贫困户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要把农家院开起来,争取挣上乡村旅游的第一桶金。”

哇麻村北靠南门峡水库,村庄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该村寺沟滩山谷拥有原始森林和奇峰怪石,是绝佳的徒步旅游圣地。今年4月份,互助县将哇麻村列为全县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扶持村之一,投资675万元,实施以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徒步旅游道路、观景台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施工人员正在山谷中紧张地修建着旅游栈道、观景台、徒步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栈道两旁是由青海澜璞牡丹产业有限公司投资860万元,种植的750亩油用牡丹。“这种牡丹花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都比较高,既可食用、也可提炼加工化妆品,还可以制成牡丹茶,如果项目顺利实施,每年都能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收入。”李义军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