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可笑嗎?一點都不可笑!只能說初中語文老師太不理解魯迅了

在魯迅的筆下,主人公孔乙己穿著長衫,卻又站著喝酒,大家都瞧不起他!過去上學的時候,老師反覆告訴我們,孔乙己是一個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舊知識分子,這個人有點善良,但是他又有很多缺點,抓住一些僵死的知識不放。
我們過去都這麼說他,如果現在還這麼說他,我就覺得太不理解魯迅了。

孔乙己可笑嗎?一點都不可笑!只能說初中語文老師太不理解魯迅了

孔乙己可笑嗎?

孔乙己一點也不可笑。

那時候讀魯迅的作品,凡是舊知識分子,我們一律稱之為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知識分子。

什麼是封建科舉制度呢?

其實就是當時的考試製度。

封建科舉制比起西方中世紀的世襲制來說還是有很多優點的,它使很多窮孩子也有了獲得功名的機會。就像今天有人呼籲高考改革一樣,我相信它也的確會不斷改革,再過20年,當高考真的改革了以後,說我們都不過是受高考制度毒害的一代。能這麼說嗎?不能這麼說!

孔乙己可笑嗎?一點都不可笑!只能說初中語文老師太不理解魯迅了

魯迅寫孔乙己根本不是為了諷刺這個人

魯迅還是表達著他一直關心的主題:中國社會的生存如此的艱難。

孔乙己固然是考場的失敗者,但是他也有作為人生活的權力,也有被人尊重的權力,但是周圍的人卻瞧不起他,因為他是考場的失敗者,每個人都可以嘲笑孔乙己,不管什麼身份的人都可以把孔乙己當做笑話。

這個時候我們真的看到了我們文化傳統不好的一面:特別強調成功!鼓勵一個人的願望是很好的,但是過分強調成功二字會帶來非常多的負面影響。

什麼是成功?

這個很難說。

如果說班裡的前3名是成功的,考上特定大學是成功的,大學畢業要到特定單位上班是成功的,那就意味著很大一部分人是不成功的。

孔乙己就是一個非成功人士,因為他沒成功,所有人都不尊重他,連他作為正常人的生命都得不到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