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巡视巡察强化反腐震慑力

关注清风杂志

让廉洁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用巡视巡察强化反腐震慑力

近几年,反腐败成效显著,与全国开展的巡视、巡察密切相关。

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巡视不只是剑指个人的贪腐,也会不留情面地揭开一些地方政治生态严重恶化的问题。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等问题都是巡视发现的。

前不久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制定中央巡视工作规划,贯彻巡视工作方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政治巡视,统筹安排常规巡视,深化专项巡视,强化机动式巡视,综合运用巡视成果,狠抓整改落实,提升全覆盖质量。

巡视巡察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先后开展了12轮巡视,不仅在形式上做到了“全覆盖”,更在内容上体现了“全覆盖”,尤其对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开展的巡视,既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又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五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使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开创了管党治党的新局面。

巡视和巡察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落实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巡视和巡察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中央巡视办主任黎晓宏说:“总书记关于巡视讲话先后有23次,先后还有50多次关于巡视工作的批示和指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巡视工作的理论体系。在职能定位上,明确了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体现了党内监督的严肃性。”

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

并指出:“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巡视党的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尊崇党章、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执行党的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选人用人情况。”

与此同时,明确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巡视工作的领导;而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则提出推动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巡察制度的建立,从而在制度建设层面赋予了巡视、巡察工作在从严治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使得从严治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2018年2月2日,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标志着十九大后首轮巡视正式拉开序幕。据悉,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将对30个地方、单位的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包含河北、山西等14省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等8个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中央企事业单位。

用巡视巡察强化反腐震慑力

巡视巡察上下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

十九大刚刚闭幕,海南省围绕党中央对巡视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巡视巡察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以巡视带动巡察,扎实推进全省18个市县(不含三沙)巡察全覆盖,让巡察利剑直插基层。

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就市县巡察工作作出批示:“各市县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巡视巡察工作的重大部署,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坚持政治巡察定位,完善巡察体制机制。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勇于善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做出新贡献。”

据悉,海南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突出重点对象和重点领域,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中的问题、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巡察任务,对基层党建、换届选举、干部作风纪律、脱贫攻坚等情况开展市县巡察。

此外,广东省在探索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过程中,集中力量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目前成效显著。根据工作部署,广东省委13个巡视组以“3+10”模式开展专项巡视和专项督导。

其中,省委3个巡视组分别到粤东西北地区的揭西县、信宜市、翁源县,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直接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围绕脱贫攻坚责任不落实、政策措施不落地、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等四个方面开展专项巡视,着力发现并推动纠正、查处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履责”变“推责”,敷衍应付、阳奉阴违等问题,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用巡视巡察强化反腐震慑力

将巡察工作向基层推进

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党章第十四条专门对巡视巡察作出了规定,明确要求中央有关部委和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巡视工作;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

为此,安徽省滁州市委坚持把开展巡察作为推进上级巡视监督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手段,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做到市县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率先完成对市内所有乡镇巡察全覆盖,纠正了乡镇党委主体责任不落实、乡镇纪委“三转”不到位、乡村财务管理不规范,以及乡村工程建设招投标、验收不严格等共性问题。

为了进一步细化巡察工作,滁州市专门出台了《巡察工作规范》,对巡察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对象和内容、方式和程序等进行全面规范,力求标准统一,不断深化完善。在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中,滁州市将统筹抓好市级巡察机构人员选配和县级巡察机构组建,构建横向到市直县直单位二级机构、纵向到村居的监督网络。

2017年,贵州省铜仁市不断深化政治巡察,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建立市县两级巡察联动监督网,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市县两级全年完成巡察529个部门、乡镇,发现问题2078个,移送问题线索224件。此外,实现巡察机构全覆盖。在全省率先设立巡察机构,解决行政编制,落实专职人员,解决市县行政编制38名,遴选巡察组长库313人、人才库923人,实现巡察机构全覆盖。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省区市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工作需要,全面强化了对巡察工作的领导和整体谋划,健全巡视巡察联动机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特别是县级党委切实发挥巡察贴近群众的特点,让老百姓直接感受到了从严治党的成效。

需要明确的是,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巡察工作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足问题导向,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摆在工作的首位,将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相结合,重点对扶贫民生项目多、经费多的地方和部门进行巡察,紧紧盯住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对胆敢向扶贫、民生款下手的绝不客气。

图片来源丨网络

用巡视巡察强化反腐震慑力

廉廉look

有格调,接地气的家文化传播小站

用巡视巡察强化反腐震慑力

弘扬廉洁文化 鞭笞腐败现象

净化心灵家园 引导清廉人生

用巡视巡察强化反腐震慑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