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谁更厉害?

又又聊历史

这个问题,我来个短平快的答案,就不出图了,请看官看我说的有理乎?

题目所列这四个人,都是明朝后期——“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之际的内阁首辅,代表了明代阁体隆重、阁权高涨的四个高峰(应该还加上一个夏言)。

有意思的是,这四五位当权的宰辅,如一条线般接续下来,而且都是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您看:

先是严嵩算计夏言,使其丢了性命。严嵩在登首辅之位后,专朝政二十余年。到嘉靖末年,徐阶推倒严嵩而任首辅。隆庆初年,高拱又逼退徐阶而任首辅。万历初年,张居正又密构高拱而登首揆。到张居正这里,首辅位势达到顶峰,他一死,后来的宰辅,权位便大不如前了。可见权愈重,政治争斗就愈激烈,是生死较量呢!

如果以成败论英雄,则张居正比高拱厉害,高拱比徐阶厉害,徐阶又比严嵩厉害。这真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个不小心,前人就被后人扳倒了。

可是这样比,实在靠不住气。

后面的,未必是黄雀,前面的,也不是螳螂或蝉。

若论厉害——所谓厉害,应该就是政治手腕,我首推严嵩。

如在夏言当势时,严嵩得宠不如他,夏言盛气凌人,严嵩连大气都不敢出。但他能忍,暗出九阴白骨爪,最终把夏言扳倒了,夏大学士连脑袋都没保住,正应了那句话,“玩横的不如玩阴的”。严嵩就是玩阴的高手。

在本题的四位首辅中,以严嵩得君心最久,专权时间最长,他的失败,完全是被年龄打败的。

严嵩八十多岁了,精力跟不上来,只好把政事托付给他那坑爹的儿子严世蕃,把内外大臣都得罪净了;他自己在宫里伺候,却因年老昏聩,屡次失误,让皇帝越来越嫌弃他。最后被徐阶联合皇帝身边的道士,设计拱倒。

严嵩是输在了年老上。

在四人中,以徐阶最弱。

徐阶为人老成,既不阴鸷狠毒,又不像夏言那样强悍专横,他就不是高拱的对手,抵抗不住高氏的猛攻,很快败下阵去,退休后还遭到高拱的追杀,差点连累宗族。

剩下来的张居正与高拱,自然张居正厉害。

高拱的性格跋扈张扬,比较像夏言,他也同夏言一样,遭到政敌的暗算,仓促去位(也同夏言一样,被罢了两次相),他败得很惨,只是保住了性命。

击败高拱的,不是张居正,而是太监冯保,但次辅张居正与他密谋,是起到了策划者的作用的。你看,张居正也属于玩阴的一类,像高拱那样粗手粗脚的人,岂是他的对手?高拱在失败前,还张罗着和“好朋友”张居正一起上疏攻击冯保呢!却不想被他卖了。

张居正会玩阴的,但他不是严嵩的对手;张居正性格激亢,用计深刻,且善于笼络人,在政治手腕上比徐阶要高。

如此一来,就可以排个名了,依次如下:严嵩、张居正、高拱、徐阶。(皇帝不称朕/胡丹答题)


皇帝不称朕


晚明时期的政坛,充满了党争,倾轧,构陷,弹劾,用风云诡谲这个词来形容可以说恰如其分。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担任过内阁首辅。能做到这个位子的人,没有一个是平凡的角色。

许多人可能受影视剧和文学著作的影响,独尊张居正,而把严嵩视为无道奸臣,对于徐阶和高拱似乎并无过多评价。实际上这四位大臣曾经一起共事多年,相爱相杀难解难分,而每个人执牛耳时,都有所作为,自然,也干过许多龌龊事。我按照他们执政的先后简答一下,不对的地方各位再补充。

严嵩,位列奸臣传,很难翻身了。但是历史上的严嵩,绝对不能只用奸臣二字概括。

严嵩是给嘉靖擦屁股的人。嘉靖妄想长生不老,几十年不临朝政,躲在深宫之中玩弄平衡牵制之术,治国理政全靠严嵩为首的内阁支撑。嘉靖帝挥霍无度,大兴土木,生灵涂炭。严嵩既要搞钱讨好主子,又要兼顾抗倭抗虏,又要兼顾民生,其实是很为难的差事。电视剧里面严嵩自称为皇上遮风挡雨几十年,并非浮夸之词。但是严嵩父子把持朝政,党同伐异,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儿,没有什么好翻案的,此外他们不敢向皇帝直陈时弊,曲意迎合,给人民 带来深重灾难。通常的说法是严嵩贪污两百万两白银,实际上严嵩倒台之后,翻箱倒柜也没凑足这个数量。贪污是事实,数据有误差,说明徐阶一派弹劾参本的时候有夸张之处,实际上这几乎是明朝政坛一大通病,为达目的,不惜撒谎,夸大。

徐阶,隐忍多年的忍者神龟,最大的历史功绩,似乎就是扳倒严嵩。

在影视剧里面,似乎徐阶,高拱,张居正是“一伙的”,实际上最后还是各怀心思。徐阶是个熟练的政客,也和严嵩一样写的一首好青词,很会察言观色,讨好嘉靖。但是最后因为与高拱不合,唆使手下爪牙言官将高拱弹劾。此外晚明时期权贵侵占土地严重,徐阶一家就占有松江18万亩良田,堪称地方一霸,这些都是无法抹杀的历史污点,后来仅海瑞就让徐阶吐出了几万亩良田。

高拱在电视剧里面一直是一个嫉恶如仇的火药桶形象,实际上他还是一个锐意改革的能臣。

今人只知道张居正改革,却不知道张居正改革其实是高拱改革的正常延续,用学者韦庆远先生的理论,

隆庆和万历年间的改革其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阶段,高拱主导的隆庆改革是第一阶段,张居正主导的万历改革是第二阶段。

整饬吏治、加强边防、整饬司法刑狱、兴修水利、推行海运、改革中央和地方军政人事制度,重点推行清丈土地和实行一条鞭法、恤商惠商等多种政策方略,都是在这个时期出台,并且立竿见影地取得过成果。当然了,高拱的缺点是居官自傲,心胸狭窄,打击报复。复出之后疯狂打击当年参劾自己的徐阶同党,搞得鸡飞狗跳。后来权倾天下的时候又和张居正产生矛盾,逼得张居正出手,把他扳倒。

最后说张居正,不少人说他是改革家,他取得的伟大成就,建立的个人功业有目共睹。不过有位学者特地撰写文章,认为张居正不是改革家,只是当时一个能臣而已。

当然了,张居正主导的改革,加强集权,巩固国库,的确是延续了晚明阳寿。但是因为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和王权的利益,最后必然会遭到反扑。此外,张居正也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再高拱桀骜不驯之后,张居正联合冯保,轻松扳倒高拱,成功上位宰相。只可惜身后下场太惨,典型的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总结:若论权谋,张居正,严嵩高明;

若论隐忍,徐阶第一;若论改革才能,高拱,张居正杰出。


铁锤历史

以领导人的素质要求说,这四位在十六世纪明朝政坛上相继呼风唤雨的大明阁老,简直各有各的厉害。

首先,论作秀能力最强者,当属严嵩。

虽然现代人说起明朝大奸臣严嵩,几乎是千人踩万人锤,戏曲影视小说里,都是变着花样痛骂。可放在严嵩执掌明朝内阁的二十年里,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严嵩的社会形象,却是十分光芒万丈——因为太会作秀。

身为明朝十六世纪颜值最高的内阁首辅。严嵩的作秀能力自入仕起就远超颜值。高中进士之后,就号称不与正德年间的钱宁等奸人同流合污,一边忍着权力诱惑在家歇了多年班,一边不停的在朝中大佬间诗文唱和拉关系。

就靠着多年布局,在嘉靖朝一步登天。

而随着官位高涨,严嵩的“作秀”能力,更是登峰造极。越是国家出现重大问题时,他就越会作秀抢风头。构陷政敌夏言时,就擅长声泪俱下控诉,把夏言整顿国防严打贪污,都扣上祸国害民的帽子。后来独揽内阁大权时,更是时时处处秀,诸如卖官鬻爵之类的勾当,全编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于是掌权多年里,他一度在年轻官员中威望极高,就连后来的明朝政坛强人张居正,年轻时都曾是严嵩的铁杆粉丝。

可是,当庚戍之变爆发,鞑靼打到北京城下时,喜欢秀的严嵩,却终于暴露了原形:哪怕军情如火,却依然稳如泰山,干看着城外百姓惨遭屠戮。会作秀却不办事的丑态暴露无遗。他最后落得身败名裂,不止因为贪污腐败,更因这占着高位不办正事的德性。

然后,论情商最高者,正是徐阶。

执掌内阁大权二十年的严嵩,最后被后起之秀徐阶亲手打翻。之所以输给这个对手,最大的差距,却正在严嵩一直得意的一个领域:情商。

在严嵩一辈子的各种政敌里,徐阶是洞察人心到极度精深的一位。于是,当严嵩陷入几次信任危机时,冷冷旁观的徐阶都按兵不动,以至于一度被嘲笑为严嵩的“小妾”。可是,就在严嵩本人也不再把徐阶做威胁时,徐阶却意外出手,特别是他为严世藩定的“通倭”大罪,更瞬间抓住嘉靖帝的暴怒心理,轻松要了严家的命。

后来徐阶也退休回家,然后被应天巡抚海瑞盘查土地,一度闹得俩个儿子要坐牢,全家覆灭在即。但人精的徐阶,却是果断以退为进,一边给政敌高拱写信,低三下四求放过,一边授意门生张居正出面斡旋,软硬兼施下令高拱罢手。这全身而退的谋身能力,确实无比强大。

但如果徐阶的情商只局于此,那么他与严嵩也没区别。而他最超过严嵩的也正在于此:不止要搬倒严嵩,更要收拾严嵩留下的烂摊。也正是在嘉靖晚期,

徐阶担任首辅的几年里,自诩为“甘草”的他,开始了对国家大政的补救。国防与财政的整顿都陆续进行,那个被叹为“岂有异于汉唐末世”的嘉靖晚期,能终于苦熬过来,就来自徐阶这不辞辛苦的修补。

但对于当时明朝来说,修补远远不够,更需要的是有深远的战略布局,这方面的最强者,无疑是高拱。

在嘉靖晚期时,担任内阁首辅的徐阶提拔了高拱,但很快两人就陷入到连年掐架里。但要论俩人最大分歧,却还是治国思路。老谋深算的徐阶,做事标榜“和衷”“稳妥”,

可高拱却认定,此时明朝的内忧外患,已经根本稳不下来,唯有大刀阔斧改革才有救。

于是,当隆庆年间,高拱在好学生隆庆帝的力挺下,终于踩翻徐阶执掌朝政后,他谋划已久的改革,立刻陆续上马。见证他改革方略的《除八弊疏》,每一条都掐明朝的死穴,比如国防问题,不止是增强边关的军备,更是年年边关操练考核,再也不能养懒兵。又比如吏治,年年都要复查错案,地方官员年年考核,严嵩时代的贪腐风气一扫而空。高效廉洁的政风,给后来张居正的十年改革打好了家底。

甚至,在诸如工商业的发展,改革明朝不合理的财政税收体系环节,高拱的眼光布局,以他的诸多奏疏来说,甚至还要超过他的后辈张居正。但权力巅峰的高拱,他所有的辉煌,都来自于隆庆皇帝的全力支持,而在隆庆皇帝去世后,失去支持的高拱,性格的弱点也暴露无遗,最终黯然罢官而去。

而比起眼光深远的高拱来,多年老战友兼政敌张居正,却堪称四人之中,执行能力最强者。

虽然在改革的思想上,高拱与张居正一脉相承,甚至以眼光水准与用人说,张居正还要逊于高拱,但张居正更强的一面,却是执行力度!

十年张居正改革,比起高拱当时《除八弊疏》里的全面统筹,张居正却是集中在“一条鞭法”与“考成法”两条发力,在嘉靖时代就已试点的“一条鞭法”,以惊人的速度推广向全国。而嘉靖初年张璁就曾力推的“考成法”,更是强推各级府衙。明王朝的动员能力和行政效率空前加速。

仅以这两事说,张居正做到了之前几个前辈几十年没办到的成果。

而在具体做事能力上,张居正更兼有高拱与徐阶俩人的优点,既有高拱的果决铁腕,更有徐阶的情商能力,几乎是在保持政局稳定的情况下,强力贯彻最艰难的变革。他晚年遭受的非议,身后家族的磨难,也正来自这敢为天下先的成果。唯一的遗憾是:如果历史可以多给这位杰出政治家十年时间,这场改革的成果,乃至大明王朝的国运,都将无可争议的更辉煌。


我们爱历史

“厉害”这两个字,怎么讲呢?

如果对于厉害的定义是智商情商过人的话,那这四个人都是顶尖的人精,难分伯仲。

如果硬要分出个类别高下的话,严嵩徐阶可以分为一类,高拱张居正可以分为一类。

因为严嵩和徐阶的本质是同一类人——官僚。

嘉靖皇帝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难伺候的皇帝之一,性情诡谲刚愎自用,还好给手下猜谜语,皇帝的谜语猜不中,那后果可是相当的严重。可是为了争取权力,严嵩就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干了二十年,徐阶就在他的身边潜伏了二十年,核心思想一个字——忍!

不忍不行,又不能造反。不过严嵩看的很开,他明白嘉靖的心思,只要伺候好皇帝,自己的地位是很稳牢的。在伺候好嘉靖的同时,严首辅也没有忘了个人进步,和严世蕃爷俩大搞经济,捞了个盆满钵满,至于天下苍生?鬼才去管。所以严嵩得以列入《明史·奸臣传》。

而徐阶则更胜严嵩一筹,他更能忍,他不仅要忍嘉靖皇帝,还要忍严嵩!

作为长期潜伏的地下党,徐阶对于皇帝自然是没话说,曲意逢迎,唯恐圣心不悦。对于自己的仇人严嵩,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徐阶也从未表现出一丝不满,言必称阁老,恭恭敬敬,甚至在严嵩倒台之后还不准自己的儿子骂严嵩——直到他把严党彻底搞垮。

徐阶是比严嵩强的,他是想办事儿的,就任首辅以后清查王田整顿吏治。对于嘉靖的穷奢极欲也多少有些抑制。所以徐阶的评价要远高于严嵩。

但严嵩的毛病,徐阶都有,结党营私党同伐异,贪污受贿自成门户,徐阶一样不少,没办法,这就是嘉靖朝的政治生态,想生存下来,就得先做官僚,后做政治家。严嵩之所以不如徐阶,是因为他只想做官僚。

而高拱张居正是另一种人——政治家。

这并不是说高拱张居正就没参与过斗争,不能忍。这两个人也是在嘉靖朝过来的,只不过嘉靖朝他们还没处于权力的核心,等他们进入权力核心的时候,嘉靖死了。

嘉靖的继位者隆庆皇帝是个老实人,对治国也没有特别大的兴趣,放手让内阁去干,所以封贡互市这种事情才能搞成,因为不用太多顾及皇帝。当年嘉靖朝搞收复河套,直接导致北京的激烈的政治斗争。

隆庆在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几年。等隆庆一死,继任的万历皇帝只有十岁,大权完全落在了内阁手中,所以万历朝的张居正可以大搞一条鞭法,实行他自己的改革,放到别的皇帝手里,这么抢自己的权,怕是早就人头落地了。

如果这四个人一定要分个高下的话,对于你我这等老百姓来说,党政的人应该是张居正=高拱≥徐阶>严嵩。

大概如此吧。


小约翰

这四人都是明朝嘉靖、万历时期的内阁大学士,所谓的“票拟秉政”,“首辅阁老”,直至张居正万历年间的“新政”将明朝的中兴推向鼎盛,不过张居正一死,万历就抄了他的家。明朝即由盛转衰,而万历十五年则是一个拐点。


其实,没有谁更厉害这一说吧!相对而言,严嵩前期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张居正则在后期大权在握锐意改革,但是嘉靖和万历也都不是吃素的,在位时间也很长。实际上,君权和实权一直还是在皇帝的手中。可以这么说,明朝有权臣,有宦臣,但少有奸臣。


可能,严嵩是其中之一吧。以擅写青词为好道的世宗所信任和重用,《明史》把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说他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透过戏曲和其他文艺作品,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


然而多年来,有关严嵩是否大奸臣,仍然争议不休,这些争议主要围绕着他专国擅政,逼害忠良与及巨贪恶富的指控。另外来自严嵩故乡分宜的学者,包括严曰文、严小平等人却对严嵩的评价采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他也具有忠君爱民,知人善用的一面,而且政绩卓著。


高拱是嘉靖、隆庆时的权臣。嘉靖二十年进士。朱载垕(即明穆宗,隆庆皇帝)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


隆庆五年(1571)升任内阁首辅。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却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李太后责高拱专权,被勒令致仕。万历六年死于家中。


高拱的想法很单纯,以为万历是个小屁孩,自己也好不容易熬到首辅的位置,以为就可以俨然第二个严嵩一样,可以独断专行了。可惜,他想错了。


有明一朝,很多皇帝虽然昏庸却不腐败,并且很有能够将大权独揽的能力。就连严嵩也不例外,他不过是和清朝时的和珅一样卖官鬻爵多挣几个钱而已。所以嘉靖杀其子严世藩,却不杀严嵩。


可是高拱却打错了算盘,想要大权独揽,可惜又缺少像王安石那样的干才和人气,所以他的结局告诉我们,即使熬到了一定的资历,也不意味着你就能稳稳的上位。


徐阶也以擅写青词为嘉靖帝所信任。和严嵩一起在朝十多年,谨慎老实。又善于迎合帝意,故能久安于位。嘉靖四十一年,得知嘉靖对严嵩父子的不法行为已有所闻,于是就命御史邹应龙参劾,终于使严嵩罢官,其子严世蕃被杀。


徐阶则取代严嵩而为首辅。万历十一年,徐阶病卒。徐阶可谓是职场中大部分人的写照,老老实实做官,也肯干事,不时巴结上司,关键的时候弄别人一下,取而代之。不过这人眼神不好,竟推荐了自己未来的政敌高拱上位,最后不过落了个皇帝的“机要秘书”,没能真正开始施政,就也被取而代之了。


当然,徐阶的最大失误还是没能号准穆宗的脉,想想,嘉靖在位那么多年,隆庆皇帝多憋得慌,这家伙一上位了那个声色犬马啊,一发而不可收拾。可是徐阶还整天叨逼叨,最后只得致仕回乡,可笑的是徐阶也是个贪财的主,搞得晚年名声还不好。


在这一点上,可见千里做官为求财,说的是一点也不错。徐阶的职场人生,可谓平铺直叙,该干什么干什么,实在干不了啥就多搂点钱。


张居正之所以能够成为万历首辅,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最后不但取代了高拱,而且还主持了“万历新政”,十年的政治改革虽然没能从根本上挽救和振兴大明江山,但是他的作风和智慧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明神宗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


隆庆六年,万历登基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平倭,用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吏治上实行“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1582年(万历十年)7月卒,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为万历所忌,去世后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平反。


张居正在还未入阁时就是穆宗那时还是裕王的讲师,所谓讲师就是智囊。并且在隆庆即位后,又成为万历的讲师,可谓父子两个皇帝的老师。为政之初,便积累了相当的资本。并且,前与徐阶,后与高拱都能和平共处,不争位置。


其实是很能隐忍,腹有韬略。因为心中的“大目标”一直在激励和控制着他一步步稳妥前进。他既没有像徐阶那样直言不畏的顶撞皇帝,也没有像高拱那样颐指气使的对待同僚,尤其是对待大太监冯保。


在明朝,有一个很奇怪的政治体制,太监参政,并且还有相当大的权力,可谓“内相”。一般各部及各地的奏折先经内阁“票拟”(即给出意向性处理意见),再由掌印大太监“批红”(即代皇帝给出批示),这样再经皇帝允准或有些皇帝根本就不知道或不需要知道,再发回下边去具体处理。所以,隆庆登基后,冯保就是这样一个大太监的角色。然而,只有张居正愿意同他合作。


为何?因为冯保不单单是未来的权监(高拱当权时他还是秉笔太监),他还是神宗朱厚熜的“大伴”(即陪伴世子或太子成长的玩伴)。张居正深谋远虑,看清了未来的政治格局,所以,他没有像高拱那样正义凛然的排斥宦官,而是虚以为蛇。


最终,万历上台以后,冯保立刻取得了掌印太监的位置,并且,得到了李太后的信任,而也正是此前的政治投资,致使张居正在万历初年,便能同时得到后,帝,宦三方的支持,后来才得以大展宏图。


当然,张居正最后的改革还是无力的,但这不是他的失败,而是封建社会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放眼现今,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又何尝不是为种种困难所限呢?也许,在关键的时候,投好资,找对人,做成事,才是最重要的吧!


翠彧轩

太岳无人越,高拱有大才,徐阶真厚黑,严嵩马屁精,若是嘉靖在,无人敢称雄。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用在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再合适不过。近百年的时间里,大明王朝最聪明最厉害的人物,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四人依次粉墨登场,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功,但他们的成功,除了个人能力、权谋斗争外,更大程度是依靠时势的力量,没有合适的“时势”,他们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严嵩VS徐阶:嘉靖的两只风筝

严嵩,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奸臣之一,他心狠手辣,斗死夏言后干了首辅,一干就是十几年,权势熏天,不可一世。不可否认,严嵩执政期间有过功绩,但他的功绩是次要的,史书评价他“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是恰如其分的。

严嵩很清楚嘉靖是个极聪明、权力欲极强的皇帝,夏言与其说死在自己手里,不如说死在嘉靖皇帝手里,聪明的严嵩选择乖乖听皇帝话,认真拍皇帝马屁,踏实办让皇帝放心的事,所以受到嘉靖皇帝信任,执掌内阁十几年。

徐阶则是明朝最被低估的首辅之一,他在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入阁,由此开始了与严嵩的明争暗斗(此前两人还未成为旗鼓相当的对手)。徐阶知道要想扳倒严嵩,必须比严嵩还要听话,还要会拍马屁,所以他忍辱负重,不但“曲意事严嵩”,更“曲意事嘉靖“,最终利用嘉靖扳倒严嵩,取而代之,成为首辅。

无论严嵩和徐阶怎么明争暗斗,两人都不是展翅翱翔的雄鹰,而是两只飞舞的风筝,绳子始终掌握在炼丹的嘉靖皇帝手中,他们自己也不敢挣断绳子,否则就会摔得很惨。



徐阶扳倒严嵩,不是忠臣干掉奸臣,而是厚黑的严嵩被更厚黑的徐阶干掉,是聪明的嘉靖皇帝用一个风筝替换另一个风筝。

徐阶VS高拱:一朝天子一朝臣

高拱是真有学问,真有大才,科举入仕后给裕王当了9年讲师,二人建立了深厚的王臣、师生关系,由此奠定了他日后的政治基础。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高拱由徐阶荐举入阁,徐阶算是对高拱提携有恩,但高拱并不领情,因为嘉靖驾崩,皇位必定是裕王的,用不着徐阶推荐,他也是未来首辅。

隆庆皇帝即位后,高拱入阁轮值,他性格刚烈,恃才傲物,试图挑战徐阶首辅之位却被徐阶摆了一道,两人由此结下怨恨。

不久徐阶退休,铁腕强人高拱再度入阁,他利用“退田”一事打击退休的徐阶,把徐阶的两个儿子流放,确保徐阶无法东山再起,又在昔日学生皇帝的支持下,励精图治,大展拳脚,不数年内,政绩卓然,不愧大才大能之名。

高拱压倒徐阶,不是能臣干掉忠臣,而是徐阶失去了前任皇帝的庇护;高拱能励精图治,也在于有一个信赖支持他的隆庆皇帝。


高拱VS张居正:没有永远的朋友

高拱“才略自许,负气凌人”,张居正也是“勇敢任事,豪杰自许”,与严嵩、徐阶这类精通权术厚黑,擅长逢迎皇帝的“官场老油条”不同,高拱和张居正同属那种“才华过人,敢为天下先”的政治强人,只要给他们机会,必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而非碌碌无为。

高拱和张居正在国子监相识,两人意气相仿,志趣相投,在政治上结为盟友,相期未来共同入阁,匡扶社稷。但当嘉靖去世当天,时任朝廷首辅的徐阶只召自己的门生张居正共同写就嘉靖遗诏,却把同在内阁的高拱排除在外,使得高、张二人顿生龃龉。

张居正比高拱的厉害之处在于他除了有大才,还“深沉有城府,莫能测也”,如果隆庆皇帝一直在位,张居正或许无法触动高拱的位置,但要命的是,隆庆皇帝只干了6年皇帝就驾鹤西归,继位的是只有10岁的万历皇帝。

隆庆皇帝遗诏命高拱、张居正共同顾命,辅佐万历,但高、张两人同样强硬,一山不容二虎,两人势必有人下台。

城府深沉的张居正笑到了最后,他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结盟,扳倒了不可一世的高拱,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张居正扳倒高拱,不是有才能的高拱败给了更有才能的张居正,而是高拱失去了隆庆皇帝的庇护;张居正能励精图治,也在于有一个年仅10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充当傀儡,让他张居正代为实施皇帝权力的万历皇帝。

综上所述,是贞静仁厚的隆庆皇帝、年幼无知的万历皇帝,让高拱、张居正得到了可以不受束缚、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机会,才有了后来的“万历中兴”,也足见时势和机遇对一个政治人物是多么重要。

如果“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四个最聪明、最有能力的首辅都活跃在嘉靖朝,无论他们多么勾心斗角,多么权术厚黑,在嘉靖这个最聪明、权力欲最强的皇帝(朱元璋和朱棣除外)面前,恐怕也不敢有丝毫飞扬跋扈。


狄飞惊

隆庆皇帝是一位性格宽厚的皇帝,在位时间较短,但任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贤臣,一扫嘉靖皇帝时代乌烟瘴气。隆庆时代的一大政策就是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隆庆开关是在明廷在总结嘉靖年间的倭寇海患后,对海外贸易的重大调整,可谓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已完全更改了皇朝祖制。它突破了朝贡贸易的局限,促进了民间私人贸易的繁盛,大大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使晚明中国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在《大明王朝1566》中,徐阶、高拱、张居正是围绕在裕王身边斗倒严嵩一党的核心人物。虽然他们都是能臣,但并不表示他们之间就没有争斗,同时也正是因为他们都是能臣导致他们之间的争斗更加厉害。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三位嘉、隆、万时代的名臣之间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徐阶斗倒了严嵩当上了首辅,而高拱斗倒了徐阶当上了首辅,而张居正则是斗倒了高拱当上了首辅。

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中,高拱是隆庆皇帝最为信任的老师,徐阶与张居正是师生关系,徐阶在嘉靖时期当了很长时间的次辅,凭借长时间的隐忍终于扳倒严嵩一党,担任首辅,隆庆即位后,有继续担任首辅。但徐阶家人在家乡大肆兼并,横行乡里,加之与高拱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在隆庆皇帝的支持下,高拱利用海瑞这把利剑,把徐阶赶下台。高拱担任首辅后,实行隆庆新政,在他在位期间,主要业绩在于实现了俺答互市。高拱性格直,暴脾气,比较专横,很容易得罪人,被人抓住小辫子。也正是因为这一缺陷,在隆庆帝刚死,高拱就被张居正联合冯保、太后以专横无礼为名勒令致仕,结束了政治生命。张居正接过权力棒,开启了万历前十年的张居正变法。


嘉靖留给儿孙三位内阁首辅:徐阶、高拱、张居正。徐阶是明代公认的顶级政治家,他的权谋手段和政务能力除张居正外,可谓无人匹敌。高拱其实也是一位能臣,在识人用人这一点上远远超越了徐阶、张居正。高拱起用潘季驯治理黄河,起用殷正茂平定两广叛乱。张居正更是治世之能臣,张居正改革使明朝重新焕发生机,只可惜张居正死后就遭到万历的清算,改革的成果付诸东流。


生说

晚明时期的政坛,那可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各种党派争斗,各种文官弹劾,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几位脱颖而出,先后担任明朝的内阁首辅,其中的严嵩和张居正后人知道的比较多,而高拱和徐阶则是逊色一些,我们今天就看看这四位能人。

严嵩,是公认的奸臣,连隋炀帝都有人去翻案,但是这严嵩却是铁板钉钉的奸臣,翻案的人都没有。那严嵩熬走了宦官刘瑾,并且利用传言弄死了夏言,并且当时仇鸾因病去世,而此时朝中一时没有与之匹敌的大臣。而严嵩也在几十年侍奉皇帝的时候,摸透了皇帝心思,那就是一味的迎合皇帝,凡是明世宗想要做的,即使是荒唐可笑,他也毫不犹豫地去做,决不敢有可否。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贪污受贿,无恶不作,甚至在家中宝库内大笑说“朝廷无我富!并且公开卖官,一个七品州判售价三百两,那可真是童叟无欺,给钱甚至能给你弄个总兵当当。但是因为晚年嘉靖帝对严嵩父子有了不满之意,当时的徐阶就命言官邹应龙参劾严嵩,最后被迫倒台,而徐阶则是取代了严嵩为首辅。

徐阶,这徐阶可是公认的忍者神龟啊,一方面忍着喜怒无常的嘉靖帝,一方面忍着权倾一时的严嵩,更要忍着正直之臣,在当时三方势力所周旋,那可真是能忍。最初因为得罪张孚敬而被贬出朝廷,到延平府做推官,因为深受朝中大臣的赞誉,所以被升为礼部尚书。之后因为要讨好严嵩的信任,所以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严嵩的孙子,之后忍气吞声的讨好嘉靖帝,随着严嵩的失宠,徐阶取代严嵩成为首辅。徐阶最开始减轻百姓的负担,废除了朝中一些浪费的项目,所以就得到朝中人的拥护。但最终晚年徐阶退休后,他的子弟横行乡里,徐家占地二十四万亩,最终被当时的应天巡抚海瑞秉公办案,惩治了徐家人,但是事后徐阶用黄金贿赂戴凤翔,通过张居正罢免了海瑞。

高拱,要说这高拱奸不过严嵩,忍不过徐阶,正不过张居正,所以高拱是这三个人中最不出名的人。早年是裕王讲官,所以严嵩和徐阶都对他颇为器重。之后仅为景王死了,裕王的地位提升,高拱也就进了内阁。但是高拱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徐阶反目成仇互相攻击,最后被徐阶的爪牙所参退。徐阶退休后,高拱又被重新启用,之后开始改革吏治,加强边防,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高拱持才傲物,很是专横跋扈,就造成与同僚间的仇恨,但是最后还是被张居正所扳倒,退出了历史舞台。


张居正,张居正最初和冯保一起扳倒了高拱出任内阁首辅,而当时的明神宗朱翊钧比较年轻,所以朝中的军政大事就交给张居正所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从此明朝朝政焕然一新,明王朝成功延续了寿命,这是严嵩、徐阶、高拱所不能比的。但是因为张居正碰见了万历这个庸俗的皇帝,到时张居正变法夭折,而张居正也差点被掘墓鞭尸。


书香茗

厉害这个词这么定义呢?不好说,尤其是对这四位,个个都不简单。正常来说首推张居正,毕竟他是有明一代,唯一称的上有宰相实权,并且通过切实的改革,给大明朝续了几十年命的政治家。但另一方面来说,他与王安石不太一样(高拱应该更像王安石),善使权谋,两面性很强。大家考虑下小皇帝万历为什么会在他死后那么恨他,真的只是小皇帝狭隘的报复吗?未必吧。你们这样想想当年的片段,故事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貌似正人君子般的老师从小教小皇帝的都是“中庸”、“仁政”、“王道”什么的,那是如父如师的光辉形象啊。可当小孩长大后,看到老师的现实作为却与教的完全不是一码事,这样能内心平衡吗?所以出现叛逆爆发就可以了解了。回来说高拱,他也是标准的锐意进取的改革家形象,对于隆庆皇帝也是如父如师的人物,不过明显权谋与情商不高,没了隆庆的撑腰,分分钟就能倒台。徐阶人称“甘草宰相”,真的没必要对他有太高的评价。严嵩是他整倒的?高估了,八十多岁的严嵩实在不堪嘉靖皇帝用了,才自己倒台的,或者说是嘉靖自己换掉个老糊涂首辅罢了。青词写的不比任何人少,给严嵩当了几十年的孙子,还能把孙女给严家做小妾,这得多能忍啊!上位之后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政绩,玩的还是党同伐异那一套。更别说几个儿孙在老家松江府作威作福,广吞田产,与贪官何异,说伪君子也不过份。至于严嵩,不翻案了,奸臣就是奸臣。严嵩是五十多岁才发迹的,干到八十多,这个高龄不多见,也算为嘉靖朝燃烧了自己的整个后半辈。众所周知,嘉靖皇帝是个聪明、固执、善权术的神经质类型的人,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这样的人难伺候是出名的,严嵩愣是干了二十多年的首辅,难呀!严嵩还是干点事的,比如任用胡宗宪主持抗倭,这个功绩是不容埋没的。孰是孰非留于后人评说吧!


Aman詹兴奎

答案很明显,张居正最厉害!

严嵩,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把持朝政十几年,不能不说能力不强,但是他的能力没有用在为国为民上,而是用在了玩弄权术,把持朝政,使大明的朝政混乱。百姓苦不堪言,《明史》中明确的把严嵩定在奸臣中,而且起明朝三百年中最大的奸臣。


严嵩剧照


徐阶剧照

高拱,隆庆皇帝年间的内阁首辅。高拱有能力,但是气量特别小。执政期间虽然有心想把国家治理好,但是总是治标不治本,国家的财政赤字还是非常大。但是高拱这个人心眼小,因为对徐阶有所不满,而疯狂的报复徐阶,因为气量小,一手造成隆庆五年的“宰相打架事件”。这在《明史》里都有明确的记载。所以高拱这个人性格缺陷还是很明显的。


高拱剧照

张居正,万历元年到十年的内阁首辅。这位被后人称为“宰相之杰”的张居正处处显示着不同寻常的处世和执政能力。明朝嘉靖年间到隆庆六年,内阁发生的几次内斗,张居正都从中顺利脱身,并成为最后赢家。《明史》中明确记载张居正和“严嵩 徐阶 高拱”的私人关系都非常好,

这足以看出张居正的处世能力;隆庆年间,时任内阁阁员的张居正利用蒙古“三娘子事件”准确把握,为大明王朝带了数十年的边境和平;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改革,改革的成果无疑是巨大的。后人评价说明朝276年的历史,尾巴上76年全赖张居正一人之力。可见张居正的执政能力非常强。


张居正剧照

如果要给这几位内阁首辅排个先后顺序,我的答案是张居正、徐阶、高拱、严嵩。严嵩为奸臣,只能排最后。

注:“三娘子事件”三娘子当时俺答的孙子把那汉吉的媳妇,但是因为俺答看上了三娘子,就把自己的孙媳妇抢了过去封为自己的妃子,把那汉吉一气之下投降了大明。
三娘子剧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