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裡一件不起眼的藏品,揭開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的歷史

南京博物院裡一件不起眼的藏品,揭開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的歷史

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佔地13萬餘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南博為“一院六館”格局,即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

南京博物院裡一件不起眼的藏品,揭開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的歷史

在四十多萬件藏品裡,這個《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算是國寶了,前一陣也上了央視的國家寶藏節目,這南朝磚畫由200多塊古墓磚組成,是我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模印磚畫,竹林七賢和榮啟期在樹蔭下席地而坐,各自呈現出最能體現個性的姿態。

南京博物院裡一件不起眼的藏品,揭開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的歷史

館裡國寶不說了,就看看這一件不怎麼起眼的民國作品吧,是國粹京劇與象牙雕刻工藝完美結合,人物表情細膩,場景內物品製作工藝堪稱一絕,雖為靜物,卻生動再現了舞臺上的緊張氣氛,一長鬍子的官員坐在椅子上,而對面站著一個手拿寶劍的年輕女子,兩人後面有五塊象牙板屏風,上有該戲的戲考劇本和劇情簡介,這作品名字叫刺虎,可除了一男一女,哪裡有老虎呢?

南京博物院裡一件不起眼的藏品,揭開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的歷史

其實這是個真實事件,是講述明亡之際,李自成軍隊攻陷北京後,到處搜刮錢財霸佔美女,手下將領都忙著搶宮女嬪妃,李自成帶頭強佔了崇禎的嬪妃竇美儀,另外又把一個宮女費珍娥給了大將羅虎,但費珍娥是個烈性的女子,在新婚夜假意殷勤,用酒將羅虎灌醉後刺死,自己在告白蒼天表明心跡之後,也自刎而死!

南京博物院裡一件不起眼的藏品,揭開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的歷史

羅虎坐在圈椅之上,一手托腮,神情嬉笑,正是喝醉的狀態,歷史上他可是闖王麾下第一猛將,長七尺五寸,容貌魁傑,善騎馬舞槊,經常一殺數十人,被稱萬人敵,而且愛讀兵法,擅長用騎兵和炮兵協同作戰,帶著的是李自成軍中最精銳部隊,可嘆的是大部分將領都在搶錢搶女人,唯獨羅虎、李巖所部軍紀嚴整,士卒不敢輕取民間一物,又於士大夫無所拷掠,諸將深忌之。

南京博物院裡一件不起眼的藏品,揭開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的歷史

那時的李自成剛愎自用,縱容劉宗敏之流,沒善待吳三桂在京家人,所以吳降而復叛,李自成本想讓羅虎率軍渡海斷其糧道,所以賞了費珍娥給他,可嘆這員不好色的猛將死的冤枉啊!他活著或許沒有清軍入關了!看額頭緊皺,滿臉戒備的費貞娥一手持劍,小心翼翼的靠近羅虎,戲曲中的情節差不多,只是說她穿著公主的衣服,自稱是崇禎皇帝的女兒,以便接近刺殺李自成。

南京博物院裡一件不起眼的藏品,揭開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的歷史

看這件工藝品的細節,無論酒壺、酒杯、書本、桌椅等都精細異常,實在是一件民國牙雕傑作,只可惜它的題材有點尷尬,幸好在能客觀評價歷史的今天,終於又重見天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