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投奔刘备却不投奔曹操,真的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lin曼蕾

我们先分析一下当时诸葛亮投奔刘备的天下局势,这一点可以从诸葛亮的《隆中对》可见一二:

当时天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势力,一为北方的曹操势力,刚以弱胜强打败袁绍,实力大增。二为东吴孙权势力,经过孙坚孙策孙权和东吴各大家族的努力,实力也不可而语。第三类就为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之辈,不过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哒的命了。第四勉强算上刚从曹操势力逃脱的刘备,虽有能力,却是当时最没有实力的。

以诸葛亮的才华能力,自然想封侯拜相,不甘寂寞,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四批人有谁可以成为诸葛亮可以依附的目标。

首先我们排除第三类人,诸葛亮当时隐居隆中,临处荆州,对刘表刘璋之类的能力早已熟悉,知道他们不可能成为明主,自己也不可能借他们成功。

第二我们看看孙权,由于东吴本土各大家族的势力,诸葛亮作为一个外来户想要在其中显露头角可能性不高,可以参考一下同他齐名的凤雏庞统去东吴的待遇,还有诸葛亮当时联合东吴时舌战群儒可以侧面看出东吴智囊团对他的不屑。

第三说说曹操,由于曹操前期的屠城政策,特别是讨伐徐州陶谦报父仇时进行的报复行为,导致南方谋士、尤其是被他屠城政策实施过的地域的谋士对他抱有敌视的态度。而诸葛亮也算是间接的受其影响,从北方迁居南方,自然曹操这边也是不可能去投奔了。

那最后只剩下可怜的刘皇叔了,当时的刘备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算是股市最低股了,可当时诸葛亮也知道只有跟随刘备才最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了。所以算是和徐庶、水镜先生一起向刘备推荐了自己,也借用刘备三顾茅庐验证了一下自己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算是两方的双赢局面吧。


回廊壹寸相思地

为什么不投曹操?因为诸葛亮没有在曹营进入主流谋士群的可能。

第一,诸葛亮不可能出现在曹操的谋士阵营初创形成期。

曹操的事业在兖州初创之际,荀彧是一个典型案例,他一开始打算投奔冀州牧韩馥,但一到冀州,冀州却已换了主人,袁绍上台,当时荀彧的弟弟荀谌就在袁绍手下,辛评、郭图也是荀彧的同乡,可是荀彧却果断离开,为什么?因为袁绍旗下已经有田丰、沮授、审配这样的一级谋士,荀彧在河北,撑死做一个二级谋士——显然,荀彧不干。

于是荀彧就转身投奔曹操,曹操一见面就委任他做别部司马,为什么?一是因为荀彧确实有才,但另一个原因显然更重要,因为曹操阵营此时没有重要的谋主——荀彧来的正是时候。稍后到来的荀攸、郭嘉,也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原因也类似,既是有才也是因为曹操正缺人。

那么,诸葛亮此时为什么不投奔曹操?很简单,因为此时的诸葛才八九岁。

第二,诸葛亮也不可能出现在曹操用人第二期。

曹操用人高峰的第二期是在他做丞相前后,司马懿就是那个时期出来的人才。但这时候想要出头已经很难了,因为曹操帐下已经有太多人才,司马懿能出来,在于他能坚忍,但坚忍不是主要因素,更主要是他发现了曹丕,曹丕此时正在招揽人才的第一期。所以司马懿最终选择了曹丕作为自己效忠的对象,他在曹操那边,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曹丕这里却是。

那么,诸葛亮有没有仿效司马懿的可能?答案也是没有。因为他完全没有类似荀彧、司马懿的崛起条件,诸葛亮的家世背景,与荀家、司马家这些完全不同,荀家在东汉末年出过好几个大人物,荀彧的祖父、父亲、叔叔都是中原士大夫的名流,是曹操顶礼膜拜的人物。司马懿他爹,是当年推荐曹操做官的人物。而诸葛亮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他的老爹只做过泰山郡的郡丞,压根就不入中原士大夫名人圈,他的祖上,居然要一直推到西汉,才有一个诸葛丰。但无论是谁,都没有进入名人圈。所以,论人脉、讲背景,诸葛亮实在无法与荀、司马相比,他想进入曹魏文臣中心,难度太大。

同样,诸葛亮想投奔江东,取得类似地位也几乎没有可能。到孙权旗下,他拼不过周瑜张昭这些人(看看庞统的遭遇就知道了),甚至很可能屈身在鲁肃之下(看看他哥诸葛瑾就明白了),当然如果他愿意,也可以学陆逊,从基层一步步做起,也存在成为另一个陆逊的可能(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显然不如陆逊,我这里说的是历史上而非演义)。

所以,诸葛亮在当时,显然是想找到一个曹操、孙权之外的第三极,从历史看,他曾寄希望这个第三级会是刘表,但刘表阵营中的蔡氏、蒯氏又牢牢把握着类似曹营中荀氏的地位——这也就是诸葛亮栖身在荆州却不出来做官的理由,直到刘备来访:刘备旗下,此时虽有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但像样的谋士真的是一个也没有,换句话说,当年荀彧怎么找曹操,此时诸葛亮就怎么找刘备(在演义里是刘备找诸葛)。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种种迹象表明,诸葛亮投奔刘备却不投曹操,并不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


其实,“三顾茅庐”只不过是为了诸葛亮投奔刘备,司马徽、徐庶和诸葛亮施展的一计而己。

东汉未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到了建安三年(207年,诸葛亮27岁),天下共有六大势力:曹操、袁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等,这里除了刘备,其它都不是诸葛亮的选项:袁绍优柔寡断,疑心太重;刘表、刘璋胸无大志;孙权手下谋士众多,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可见这群谋士并不买帐,况且孙权视周瑜为东吴之“屏障”,庞统和诸葛亮齐名,尚且在东吴不被重用,诸葛亮投奔也会是庞统的结果,而且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也在东吴;曹操当时已拥有大半江山,手下顶尖谋士: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等不在诸葛亮之下。其实诸葛亮“卧龙”之名只限于南阳,就连当地人士都不信服,何况曹操帐下众谋士?司马懿何等才能,曹操在世时都不能得其志,而且曹操本身就是文武韬略冠绝当世,曹操又如何能信任新加入诸葛亮呢?


投奔刘备是诸葛亮唯一的去处,诸葛亮知道刘备身上有一种王者之气。曹操曾称赞“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郭嘉也曾对曹操说过:“刘备雄才,不可留之。”刘备集合了关羽、张飞、糜竺、简雍、孙乾等忠义之士,甚至刘备到最低湖时,也不曾负于他。这些诸葛亮在卧龙岗都有所耳闻,如果诸葛亮直接去投奔刘备,当时刘备也不知道什么卧龙的名声,也会出现庞统在东吴的局面,关羽、张飞都不会服气。于是就由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徐庶、石广元、崔州平等诸葛亮的好友,上演了流传千古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首先由徐庶以“单福”的名字到刘备军营,虽是军师,实则试探刘备的志向和人品。经过一番试探后,徐庶认为刘备是可以扶助的人,走时便举荐了诸葛亮。其实就是曹操不抓其母,徐庶的任务己经完成也得离开,他和石广元等目标就是曹营,后来去了都是小官。

这时司马徽出场,司马徽乃高士,诸葛亮和庞统是其学生,由他举荐效果会更好。不过司马徽不太同意诸葛亮去刘备处,但诸葛亮目标己定也没有办法。司马徽见到刘备时把诸葛亮和庞统说的神乎其神,“卧龙雏风得一人,可安天下”,正中刘备下怀。便有了“鱼”和“水”的比喻。这期间诸葛亮已制定策划完了《隆中对》方略,刘备来了好一策定刘备。

其实为什么要“三顾”?一是诸葛亮想看看刘备渴望求才的诚心;二是故意营造这么个氛围,让刘备重用诸葛亮,并把诸葛亮看做是刘备的仰仗。因为庞统在东吴的教训是必须吸取的。当刘备见到诸葛亮,其醒来念那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也颇耐人寻味。


适情雅趣

诸葛亮

(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水镜先生曾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而诸葛亮也确实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样作为一位求贤若渴的君主,曹操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诸葛亮的名声,那为什么诸葛亮最后投奔了刘备而不是选择曹操呢?

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一.延续香火

这是个很通俗的概念,要知道,在古代,传宗接代是很重要的,而诸葛家正好有三兄弟,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延分仕吴蜀魏三国。这就是所谓的蜀汉得其龙,东吴得其虎,曹魏得其狗,“狗”并非贬义,而是指有功劳的战将。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一人位居高位,即可养活整个家族,即使一人遭难,也不至于被灭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家族利益。

除此之外,也与当时的规矩有关东汉的成规是征辟本州本郡的大族做掾属。这种地方政权和地方世家大族的合作秩序,在东汉末年的纷乱后遭到扰坏。但在前期,像诸葛家族,荀氏家族还是按照此方法来选择仕途的。


二.争取发展空间

事实上,诸葛亮和庞统“卧龙”、“凤雏”的称呼也是仅限于南阳、是在襄阳名士圈子(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徐庶等人)中的雅号。而在其他地方的名气并不大。而刘备恰好投奔刘表,寄居荆州,听说了鼎鼎大名的卧龙先生,于是求贤若何的刘备三顾草庐,这才请他出山,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偶然因素。


换个角度想,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假如诸葛亮亲自去投奔的话反而不一定会得到重视,而曹操也不可能亲自奔赴千里之外去寻找诸葛亮。诸葛亮在曹魏阵营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上升空间。


因此,诸葛选择了求贤若渴,势力单薄的刘备,辅助他完成蜀汉大业,而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并没有错,刘备十分信任诸葛亮,甚至在死后将家国大事悉数托付于他,诸葛亮鞠躬尽瘁,最终成为一代名相。


一起探索不为人知的历史知识


老程论三国

人为知己者死,鸟为知己者亡”,这是一般人的认识,更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为人底线和愿望。要是咱也有诸葛亮那样的待遇,皇叔往我家门口一站,我一定感激涕零地牵着皇叔的衣角子回新野了。但是,毕竟咱是个普通人啊,人诸葛亮那可是不世出的人物,他才不会跟我一样眼窝子如此浅,刘备要是只会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不会出山的。

一、不仅是刘备选择诸葛亮,诸葛亮也选择了刘备。

刘备来之前,诸葛亮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他早就对天下形势有了非常明晰的判断,对自己投靠哪一方有了清醒的认识。曹操那里当然是实力最强,但那里谋士如云,诸葛亮去了不一定能很快出人头地,更不可能独掌大权,对有大抱负的人来说,不能去。孙权那里情况也差不多,再说东吴的江东势力与孙家故旧部曲力量十分强大,因此不易站住脚。大家试想一下,诸葛亮去了东吴,周瑜会怎么做?何况哥哥已经在那里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也不去。剩下的人,咱就不多说了,都入不了孔明哥的法眼,只有刘备这里最好,此人有皇叔身份,占据人和优势,身边人才奇缺,正适合大显身手,独树一帜。因此,诸葛亮早晚是要投刘备的。

二、刘备来隆中乡下,诸葛亮是做了很多功课的。

诸葛亮要投刘备,但要投的有质量,如果屁颠颠地去主动投,一般会被忽略和轻视的,要让他主动找上门才好。因此,诸葛亮也做了很多功课。最主要的,当然是做舆论了,他广泛发动亲朋好友,(好像他老婆是刘表媳妇的侄女,在荆州很有些人脉),大力宣扬自己的本事。比如那位水镜先生,就对刘备讲:“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正在苦恼的刘备听说有这样的奇才,能不上赶着来找吗?在刘备前两次来的时候,诸葛亮也未必没在家,但在来回路上让刘备多次听到自己的传奇事迹,加剧了刘备的迫切心理,造成奇货可居的表象,可谓是高明的心理战。

三、刘备要不来,还真不一定去

以上工作做好了,但还有一个重要到因素,那就是刘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到底会不会来三次,这里面是有冒险的。如果刘备当时已经心灰意冷,或者认为别人只不过是夸大其词,那就可能不来。这样的话,诸葛亮也就不会去找刘备了,因为没意思。还有一种就是客观原因,比如来了两次没见着,但第三次还没来刘备就赶上了战事只能出走,或者是怕蔡瑁等人下黑手不敢出门,要是那样的话,我估计诸葛亮是要找上门去的,当然这样就少了“三顾茅庐”的佳话了,中国历史就少了精彩的一笔。

不过幸好遗憾没有发生,精彩被永久定格!刘备三顾茅庐,是诸葛出山的必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根本原因是:互相需要!

照俺这样说,人性色彩被淹没,人和人之间只有利用,难道历史就这样残酷?唉.........但愿不如此!


历史磨坊

一、受地域限制

1.如果总结一下,就会发现:不管是谋士还是武将,第一次投靠势力基本都有个就近原则,或者主动投奔,或者聘请。很少有抛家舍业去投奔敌对(远处)势力。比如赵云最早投奔的就是袁绍。比如荀彧、郭嘉等颖川才俊投奔是曹操,自己的家乡是在其势力之下。考察考察能保,投奔后又能受重视,自然会长久的干下去。

2.当然也有遭到嫌弃的主公。比如刘璋,有大好的资源不能利用,还让张鲁给克制。像法正,张松,孟达这样有抱负的,要选择一个能施展自己才能的明主。再比如冀州的荀谌、辛评弃韩馥迎袁绍。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本地主公暗弱。都是迎接新主而非主动投奔。就荆州主事的刘表来说,可能不是明主,但如果在世,曹操不可能轻易灭掉。

二、文人相轻

1.以袁绍为例,袁绍谋士众多,多是意见不统一,袁绍本人好谋无断断送了自己的好局。但也能从中看出谋士间不是自己圈子的是相互排挤的。

2.这方面曹操做的比较好,谋士之间看着也比较和谐。那是曹操能快速做出有利的判断。其次这帮谋士都是一个圈子的,曹操再消灭掉袁绍后,再没得到过很牛的谋士。

3.文人之间是相互排挤的,初期虽然相互推荐,那是在建立自己的小圈子。一旦圈子建立起来,后来者如果没有大功劳,很难上位。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估计一开始是很难说上话。

三、掌握原始股

刘备武将阵容是非常豪华的。相当于手上有三张橙色的卡,差的就是地盘和能出谋划策的人谋士。刘备投靠刘表后,他的威望在荆州还是不错的,很可能再次上演三让徐州的桥段。在此事发生之前能协助刘备无疑能迅速确定自己第一谋士的地位,得到荆州的刘备是有能力和曹操抗衡的。只不过最后没能按剧本走,多少有些尴尬。

四、正统思想

1.有不少文人还是抱着正统思想的,刘备是献帝亲口认亲的皇叔,代表正统,曹操是公认的汉贼。

2.整个北方都是曹操打下来的,但是他想称王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反对。曹操的谋士荀彧就持反对意见,最后落个自杀的下场。吃持正统思想的人还是不少的。

3.诸葛亮属于这样的人,从思想上不会去保曹操。

五、再说说为什么三顾

1.诸葛亮需要一个考察期,打听打听刘备是不是可保,毕竟刘备现在还寄人篱下,必须评估一下保刘备的风险有多大。就像相亲,人是看着顺眼了,也得向周围邻居打听打听家里的情况。

2.看看刘备是不是真的重视自己,毕竟上杆子的不是好买卖,增加难度能体现价值。

3.通过三顾,刘备也不吃亏,不但留下一段千古佳话,更落个敬贤的美名。

我是虹猫大侠,喜欢的条友要加关注呦~


虹猫大侠

有一部分吧,盛情难却。

当时刘备已经是天下有名的枭雄,诸葛亮只是隆中一个名声不显的文弱书生。

就像著名企业家猛烈追求校花,虽然不是最有钱的,校花要拒绝也是需要很强的定力。

更重要的原因是诸葛亮也有出山的心思,每次朋友聊天都自比管仲,说明诸葛亮不是真的想一辈子躬耕于南阳。汉末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诸葛亮只是在等候明主,他对于领导人肯定是有自己的标准,一旦选定也会忠心不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时天下的局势已经明朗,北方曹操一家独大,南方有刘表和孙权,西南有刘璋,西北有张鲁马超韩遂。

后面四位基本可以排除,汉末的乡土观念非常严重,士人都是按籍贯划分派系,出仕都是就近原则。

同样的曹操也不是首选,曹操手下早期人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颖川的士族,如二荀。或者是寒族子弟,如郭嘉。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纳天下英才为己用,也超不出北方的范围,大多数是北方士族与寒族。诸葛亮虽然本身是徐州人,但幼年就跟随叔叔投奔刘表,属于荆州派系。

当时荆州的人才可以选择的出路不多,只有刘表、孙权。

孙权可以首先排除,他哥哥已经去了,鸡蛋不能同时放在一个篮子里,汉末很多大家族都是将门中弟子分散投资。

刘表与诸葛亮家的关系最为亲近,诸葛亮与襄阳名士交好,姐姐又嫁给荆州的望族,与蔡家和蒯家都有姻亲关系。然而这些关系是他的助力,也会成为他的羁绊,如果刘备一直不来,最终诸葛亮还是会为刘表所用。

然而刘备来了之后,诸葛亮就有了更好的选择,刘备是天下枭雄,虎落平阳而暂时依附刘表,帐下猛将如云,却一直缺少优秀的谋臣,当时荆州的士族也大多不是很看好刘备,诸葛亮投奔他也算是雪中送碳。

事实也证明,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一反前半生的倒霉样,天下三分而有其一,诸葛亮也在刘备提供的舞台上成就了千古名相的传说。


桂西散人

三顾茅庐未必就是诸葛亮出山必要条件!

诸葛亮作为一个济世救民,胸揣“三分天下”学说的高人,想必对曹刘孙,都作过合作的沙盘推演!这非常符合诸葛亮谨慎的心理个性!刘曹孙三个人能力不用置疑,究竟选谁,一看人品、二看诚意、三看投缘!由于刘备捷足先登,而且“三看”得分皆高!加之刘备求才若渴,笼络人心手段玲珑,年轻的诸葛亮,也就不再推迟辞,走马上任,开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鞠躬尽瘁之路!

对于诸葛亮这样的高人手来说,明知与刘备合作的优势!一是进入角色快!刘备队伍成分简单,只要搞定老大,基本可是保证团队执行力。而且这支队伍屡战屡败,只要略施小计,打个胜仗,赢得队伍信任,没有问题!二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刘备拥有过的真正军师是徐庶,但徐庶被曹操诓走,是徐庶推荐诸葛亮!诸葛亮来了,成为刘备营中唯一军师,可以尽性发挥才干!这也是诸葛亮看好的地方!后来了个庞统,刘备便有了三心二意!三是刘备此人穷苦出身,真正关心百姓,这让诸葛亮甚为欣慰,至少没有助纣为虐之虞!即事业的方向没有问题!

当然,诸葛亮更知刘备的队伍的缺点!文化水平低,江湖习气浓,团队文化粗糙,无政府习气浓厚!更为主要的是兵少将寡,没有根据地,说完蛋也许就是明天一早的事!这些困难,由于诸葛亮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加之刘关张赵早期年轻气盛,齐心协力,很快扭转局面!但是有一点诸葛亮没有想到,西蜀集团高层“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暴露太快!关张走的太快,刘备莽撞豪赌太快,这铸成诸葛亮“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遗憾!

总的来讲,诸葛亮选择刘备是经过慎重思考,三顾茅庐只是“药引子”,戏剧化色彩浓些,掩盖了真实内心的理性判断!可以假设,曹操与孙权,也许四顾茅庐,未必有刘备三顾的效果!原因就在于“英雄所见略同”,用今天的话讲“志同道合”!

诸葛亮的选择,也让我想起林彪!他所在的黄埔四期同学,在国民党军队混得最好的是张灵甫,即独立师事长,副军级,而林彪在共产党军队却早早成长,二十几岁就是军团长,最终成为战神!个人的发展,一定要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具有发展纵深的团队!大企业未必就有利于人才发展!古有“一入侯门深似海”说法,现在职场也有“在大公司不能待五年以上”的看法!可见,诸葛亮如此,林彪如此,今天的支持打拼的朋友们,也会如此!


云子落

讲到三国,诸葛亮的话题就是不能断的,要是没有诸葛亮,刘备一早可能就被曹贼给灭了,这当然只是在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历史是否这样,我就不探讨了。可以说有了诸葛亮才有后来的三国鼎立。

那为什么诸葛亮会死心塌地为刘备卖命呢?这就讲到了古诗的伦理纲常,简单点也可以讲古惑仔的义气,大哥永远是大哥。刘备惟贤惟德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才有了后来的隆中对。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刘备惟贤惟德,仁服于人,所以诸葛亮才愿意追随他,还有一帮人才。其实在三国里,谁不是一个帮,谁都会有死心塌地的追随者。

为什么诸葛亮不投奔曹操呢?那就是诸葛亮与曹操之间有不共戴天之仇,就是曹操派人杀了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对曹操的仇早已深埋在诸葛亮的心中,诸葛亮一直等待着一个机会,在南阳之中,刚好刘皇叔来了,刘皇叔是汉室的正统,而曹操是曹贼。古时候的人思维很死板的,很久很久前传下的伦理纲常不能改变,就像被传销了一样。

诸葛亮有报仇的心,匡扶汉室的志,刘备的深情三顾。是我我也会跟随刘备。


来福童子

诸葛亮在隆中时,饱读史书、博学多闻,修炼的满腹经论,拥有了经天纬地的才华。有如此能力在小山村是无法施展报负的,必须要让世间明主知道,这个自我推荐的广告就形成了。毕竟是英雄投明主、明主找英雄。诸葛亮在隆中时,常自比为管仲、乐毅,以隐喻自己的才能。诸葛亮出山,完全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吗?有原因,但不全是。



首先,是老师的希望。他的老师司马徽看着这些人间精英们无所作为,心里更着急。老师既为他们将来的选择急,也担心“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在遇到跃檀溪后的刘备时,便及时地作出了推荐,在见刘备归营后没有反应时,又亲自上门推销自己弟子,可见心情之迫切,生怕让曹操、孙权抢了去。



其次是要投正统。诸葛亮是在那个封建时代的学者,崇尚名正言顺的汉家天下为正统。刘备是汉室中山靖王之后,在乱世中是代表汉室正统一方。更有刘备以仁义为旗号的政治主张,均对上了这些儒家才子们的胃口。



再就是投弱不投强。曹操己平定山东、河北及辽东等北方大部地区,兵强马盛,人才济济;孙权据长江之险,国富民强,文臣武将,聚集如云,况且自家大哥诸葛瑾还在东吴当谋臣。这两处均已形成气候,此时投强有沾光之嫌,易不受重视;刘备处在寄人篱下的状态,此时投奔,必然备受重视而言听计从,便于一展抱负。



因此,在老师盼、自己挑、刘备屈身请的形势下,诸葛亮就体面的出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