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农民王宗禄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确定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在1082人的名单中,山东共有44人入选。新泰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杆跷》第五代传承人王宗禄上榜。截至目前,新泰市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地级代表性传承人24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2人。

王宗禄出生于1934年8月,是新泰市羊流镇大洼村农民。他八岁学艺,十一岁上杆表演,作为大洼村民间故事队艺术指导,他聪明好学,吃苦耐劳,虽然只读过三年私塾,但他精心研究、善于钻研。几十年来,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培养和造就了百余名独杆跷传人,使一个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发展成著名的中华绝技。

王宗禄说:“当年那时候我抱着小孩儿一样跳,现在老了不行了,78岁那年我还玩了一回。”

独杆跷第六代传人和法明说:“王大爷在教我们独杆跷的时候非常严格,每个要领都认真的去指导,每年我们去表演的时候他都随队出发,随时指导我们在表演中出现的错误,成为独杆跷的第六代传人我很荣幸也很自豪。”

独杆跷又叫“独脚跷”,发源于清光绪23年(1897年)左右,由大洼村王氏在双脚踩高跷的基础上独创的,至第三代传人王兆杰时已日臻成熟,建国后已传至第六代。其艺术造型奇特,独树一帜,形象生动逼真,动作活泼诙谐,具有显明的地方特色。2008年“独杆跷”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宗禄说:“这个独杆跷我从小就爱玩,现在吧,我老了,下边这些青年人很好的学习这个独杆跷,咱一定要把它传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