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沒出五服的兄弟”!什麼是五服?怎麼看是幾服的關係?

“他是我沒出五服的兄弟”!什麼是五服?怎麼看是幾服的關係?

這幾句話肯定聽過吧:我和誰誰是三服的兄弟、她跟我出了五服了!到底什麼是五服?怎麼算是幾服的關係?

先說說什麼是五服。古代的人去世以後,親朋好友都要服孝,但是因為與死者的親疏不同,服孝的程度是不同的,就從穿的孝服加以區別。

“他是我沒出五服的兄弟”!什麼是五服?怎麼看是幾服的關係?

實際上在現在的生活中,也是有體現的:兒子穿重孝,還得披麻,兒媳也得穿重孝。然後孫子一輩,穿的孝就輕多了,也不必穿多久的孝,也不必只能穿素色的衣服等等。

古人認為,根據血脈的親疏劃分,穿不同的孝服,在五套孝服以內,還算做是“一家人”,穿第六套孝服的人,就已經比較疏遠了,親情也很輕了。

古人把前五套孝服分別叫做:

1、斬衰,斬衰是用很粗的生麻布做成,不縫邊,像斧斬一樣,故名斬衰。穿這種喪服服喪三年,用於臣、子、妻、妾為君、父、夫服喪。

2、齊衰,齊衰則是縫邊的生麻布做成。

3、大功,細的熟麻布做成,做工稍粗。

4、小功,也是用細的熟麻布做成,但是做工就比較精細。

5、緦麻,“五服”中最輕的一種,用較細熟麻布製成,做功也較“小功”為細。

“他是我沒出五服的兄弟”!什麼是五服?怎麼看是幾服的關係?

五服本來的意思指的是五種孝服,後來,也指代五輩人,情況如下:

“他是我沒出五服的兄弟”!什麼是五服?怎麼看是幾服的關係?

怎麼去分辨是幾服?首先,幾服的劃分是以父系的血脈劃分的,圖片在製作的時候,用了堂兄弟、堂堂兄弟、堂堂堂兄弟來表示關係的疏遠,比較清楚一些,當然太不專業了,見笑了!

和你處於五服關係的情況如下,很好理解。

“他是我沒出五服的兄弟”!什麼是五服?怎麼看是幾服的關係?

“他是我沒出五服的兄弟”!什麼是五服?怎麼看是幾服的關係?

五服以內,就是上下左右各推四代即可。

凡是血緣關係在這五代之內的都是親戚,即同出一個高祖的人都是親戚,從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為五服。五服之後則沒有了親緣關係,也可以通婚。

一般情況下,家裡有婚喪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內的人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