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識別拆遷方的這7個手段,避免徵地拆遷過程中的損失!

一直以來,很多老百姓對於拆遷辦(徵收辦)處理拆遷的內容、方式、方法都不是很贊同。基於各種壓力,大多數百姓與拆遷方簽訂對百姓不合理的補償協議、補償安置協議。那麼,拆遷辦通常會用哪些手段呢?在此,中師徵地拆遷律師團為您總結如下:

手段一:籤同意按xx方案的標準進行補償的承諾書

徵遷開始後,還沒見過補償安置方案,就有村委會的人拿著一張紙上門了,名目大多是徵詢意見書等,內容是同意或者不同意徵地或拆遷的選項,同意的後面寫著這樣的一句話,“本人願意按照xx方案的標準計算補償。”方案是什麼還不知道,就讓你同意按照方案進行補償,這顯然是在耍心機,目的是為了壓低被拆遷人的補償。

一定要識別拆遷方的這7個手段,避免徵地拆遷過程中的損失!

手段二:一直和你協商談判,卻久談不決,延誤最佳維權時機

拆遷方願意花時間就拆遷補償和你協商談判可以說是一件好事,但當有些被拆遷人的房子已經被強拆,拆遷方還願意長時間地和你協商談判卻總也沒有實質進展,之後還是和你談個沒完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很多和你談判的拆遷人員其實並沒有提高補償的權限,甚至於他們自己就不是合法的主體,拆了房還“苦口婆心”勸你的,很可能只是在拖延你的時間,耽誤你維權的時機!

手段三:畫大餅聲稱多給補償或獎勵

有些拆遷方在給被拆遷人做動員的時候,最喜歡用的招數就是各個擊破,聲稱“考慮到你家的特殊情況,可以破例給你多提高一些補償和獎勵,但你別出去聲張,搞得我們不好做!”要麼就是給被拆遷人“畫大餅”,關於安置房和補償款說得天花亂墜,最後還是落不到要籤的協議上。“大餅”畫得很大很好看,但吃不到嘴裡去,目的只是讓你籤協議了事。

一定要識別拆遷方的這7個手段,避免徵地拆遷過程中的損失!

手段四:表面讓你找上面反映情況,實則誘導你信訪,錯過維權期限

有一些拆遷工作人員經常在被拆遷人面前表現無奈,“我自己只是個小人物,只是在奉命行事,我個人說了也不算,不要為難我”,先將個人不易娓娓道來,緊接著給你指條“明路”——要不你找上面反映反映?一句話把被拆遷人支到信訪的路上去了,不明就裡的被拆遷人費時費力費錢地走在信訪路上,一不留神或被行政拘留或錯過了法律維權期限,最後只能委曲求全,妥協簽字拿錢。

手段五:發動你身邊的親朋好友,用“輿論”的壓力逼迫你

個人的力量似涓涓細流,但發動起群眾的力量那將是驚濤駭浪,有些拆遷方深諳這其中的道理,於是你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親戚朋友往往就都成了他們的幫手,這些親友迫於領導或上級壓力,出於無奈只能來規勸你。於是,周邊眾多的親友開始集體“教育”你,在親友圈裡形成小範圍的親情和輿論壓力。

一定要識別拆遷方的這7個手段,避免徵地拆遷過程中的損失!

手段六:掐斷生活、生產來源逼迫簽字

對公民個人,採取斷水斷電斷網斷氣等手段,手段簡單粗暴、目的直截了當,就是通過不斷施壓,設置生活障礙,讓你知難而退,妥協、在不平等補償書上簽字。對企業商鋪,採取此方法,企業被迫停產停業,難以長久維持基本的生產運營,不能增創收入,還要倒貼錢,大多企業也會在絕境中選擇壓低價格,早早了結。

手段七:誇大拆遷房屋的違法性壓低報價

誇大違法性,通常出現在個人拆遷房屋沒有審批手續、企業建房沒有獲得審批等情況,多在老舊城區或者“招商引資”等地帶,拆遷方這麼做目的是想擊潰拆遷戶的心理,打擊爭取合理補償的積極性。

違法性認定需要結合房屋的歷史因素、法律規定來衡量,而不能採取一刀切的方式,畢竟法律也有不健全的一面,任何法律都有一個基本底線,即遵從歷史原因,這樣才符合法治精神。

在徵地拆遷工作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經濟利益,更是伴隨著不少陷阱,被拆遷人一定要擦亮雙眼,識別拆遷方的各種手段,認真走好拆遷維權的每一步!






一定要識別拆遷方的這7個手段,避免徵地拆遷過程中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