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 —— 零售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數字化轉型 —— 零售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從電商、O2O 到互聯網+,以及最近非常火的無人零售,中國零售業的思考、變革和轉型從未停止。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突破、移動硬件不斷髮展,挑戰和機遇同時呈現在每一個零售人面前。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已經成為每一個零售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早在 2016 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佈了《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其中,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的基本原則。創新是實體零售轉型的直接動力,要搶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機遇,加強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務水平。」

商務部發布的《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16/2017年)》(以下簡稱《報告》),全面展示 2016 年我國零售業發展情況,分析行業發展環境,指出行業存在問題,預判未來發展趨勢。

《報告》表明,零售行業變革發展仍然面臨一系列挑戰,商業網點發展不均衡、結構性過剩、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依然存在,零售企業物流成本、租金成本、人工成本上漲壓力較大,數據驅動經營決策的發展格局尚未形成,零售市場公平秩序有待進一步優化,傳統零售商業模式創新轉型亟待加強。

傳統零售企業普遍面臨的困境

第一,消費者忠誠度下降,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的價值和差異化位於歷史低點,品牌切換和重新選擇變得非常容易;

第二,氾濫的渠道數據,但卻沒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使用,很難進行精細化管理和運營。

第三是經濟大環境帶來的問題,目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缺乏穩定預期。反映到對消費品的影響是上下游變得不穩定,比如包裝物的價格在過往有劇烈的波動,對於零售企業的成本控制、利潤、經營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的壓力;

第四是所有的消費品目前都面臨的一個窘境,就是創新維艱,超市裡看到的飲料每天都在變化,產品的開發週期變得越來越短,產品從上市到退市,生命週期越來越短。這種情況下對於產業的研發壓力非常大;

另外,傳統的零售企業有大量存量的系統,這些系統運行多年,沉澱了大量數據,不可能一夜之間變成互聯網架構。此外,靈活多變的業務,尤其是前端營銷的靈活性,對中後臺的健壯性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球知名諮詢機構 ——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華強森近期在一次演講中認為「數字經濟重塑世界經濟」。聚焦零售行業,數字化也將是零售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

很多企業的管理者也都知道,零售企業的出路之一是要實現數字化轉型、重構「人」「貨」「場」,吸引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但是,在數字化轉型中,組織如何變革?最新技術如何與業務相結合?數字化轉型要如何落地? 本文將從一個發生在青雲QingCloud 之上的真實案例幫你尋找答案。

華潤創業數字化轉型的思考與舉措

華潤創業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2 年,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綜合消費品及零售服務業務的旗艦香港公司。旗下有 7 個戰略業務單元,24 個一級利潤中心。主要定位於消費品和零售板塊,主營業務包括啤酒、食品、飲品三大版塊。

旗下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啤酒生產及營銷企業,雪花自 2008 年起成為全球銷量最大單一品牌;旗下華潤五豐有限公司是綜合食品企業集團,集食品研發、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運輸和國際貿易於一體;

旗下華潤怡寶飲料(中國)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飲料企業之一,1990 年率先推出純淨水,是國內最早專業化生產包裝飲用水的企業之一。華潤創業在華潤內部除了作為消費品和零售板塊之外,最重要的歷史定位是驅動華潤每一次的轉型和再造。

華潤創業在 IT 層面是一家傳統企業,同樣面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挑戰。

作為華潤創業信息化的負責人,華潤創業 CIO 郭華根據多年來企業內部對於數字化轉型的思考,為華潤創業制定了「五化三集中,一核四平臺」的數字化應用框架。

首先,確定核心價值觀,所有的建設活動都要以服務用戶為中心。其次,業務中後臺需要對前臺提供強大的支撐,很多管理資源需要集中,信息要集中、管控要集中、服務要集中,並且要求管理信息、管理流程實現資源集約化。

五化,供應協同化、生產智能化、渠道可視化、終端精益化、營銷數字化,則是在生產的業務價值鏈條上起到連接和支撐作用。

數字化轉型 —— 零售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做好這一切需要很多平臺支撐。比如 IT 基礎服務平臺(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雲平臺),數字化中臺(數據和應用服務平臺)。同時,零售企業需要建立兼顧「敏態」和「穩態」的雙模 IT 數字化支撐團隊。利用「敏態」來響應新業務的需求,尤其是支持前端營銷的靈活性。利用「穩態」對中後臺的健壯性提供支持。

具體到落地:

一是,基礎設施平臺的建設,即私有云和混合雲平臺的建設,構建華潤創業統一的基礎架構平臺,提升保障能力;同時,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對基礎設施管理和運營進行轉型升級。一方面,依託 QingCloud 雲平臺技術搭建的「華創聯合雲」以服務化方式向華創及各下屬 BU 提供,另一方面,以雲計算建設為契機,實現大量存量的系統架構升級和遷移。目前,「華創聯合雲」的私有云平臺上已經有十幾個系統,如 ERP、BI、BDP、數字化門店等,並且持續在進行大量的架構升級及遷移工作。

數字化轉型 —— 零售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建立自己的數字化中臺,因為在業務層面,作為零售商要考慮建立自己的門店中心、訂單中心、物流中心等業務服務能力組件,這些需要完全是基於互聯網架構建設的,並且可以進行水平擴展。對於華潤創業來講,數字化中臺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歷史使命,即希望中臺做到應用的分發和接入,以及數據的聚合,像 Data hub 一樣起到連接的作用,這是基於華潤創業對傳統企業數字化中臺的基本定位和理解。

結合 QingCloud 雲平臺能力以及華潤創業的業務訴求,QingCloud 幫助華潤創業從底層基礎架構資源,到業務應用使用的 PaaS 技術組件均以雲服務方式快速交付,按照雲架構進行落地,並且利用 QingCloud AppCener 進行 IT 業務能力的沉澱及輸出。

華潤創業數字化轉型階段性成果

華潤創業採用青雲QingCloud 軟件定義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構建的「華創聯和雲」,能力覆蓋了完整的 IaaS 層組件、數據服務為主的 PaaS 層組件,以及構建統一的應用管理中心,充分釋放基礎架構的資源效能,提升了效率。華創聯和雲項目還榮獲了「華潤集團信息化最佳實踐項目獎」。

在管理層面,「華創聯和雲」的建成,也為華潤創業混合雲戰略的推進奠定了基礎,促進了集團「高質量遷移和物理集中」決策的實踐化落地,為集團和華潤創業積累了雲計算平臺的運營經驗和管理經驗。

在經濟層面,「華創聯和雲」提升了原有資源交付效率,資源從申請到交付耗時降低了 70% 以上,平臺服務可用性達 99.95% 以上。通過資源池共享,促進資源使用率提升 50% 以上,集團整體計算資源投資節約達百萬以上。

未來,華潤創業會利用雲、網、端,網絡價值的聯通,來解決「人、貨、場」的打通。在 IT 應用領域,利用信息化能力推出應用商店和數據集市,實現開放和連接。並將雲、網、端等基礎設施社會化,建立開放平臺和外部對接。

數字化轉型 —— 零售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最後,分享幾點華潤創業 CIO 郭華通過華潤創業的實踐總結出的一些零售行業數字化轉型經驗和感悟:

1對於大體量、大規模的傳統企業的數字化戰略首選是業務戰略,技術轉型推動要有明確的商業動機,否則很難找到好的切入點;

2技術本身並沒有改變零售和消費品的本質,但是互聯網和數字化深刻地改變了其交易結構。以前是線性的價值鏈條,現在變成網狀無所不在的連接方式。這時候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需要一個再平衡的過程。

3快速消費品的性質是高頻的、大量的,在當前虛擬環境越來越強勢的社會語境裡,它自帶社交屬性。消費品的產品必須以用戶為核心,產品和體驗應該是一體的。

4、產品、渠道和終端的連接會釋放巨大的網絡價值。傳統企業線下的渠道網絡的價值是遠遠被低估的,它不僅可以擴大,當它擁有巨大的連能力時,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是品牌和規模依然是行業的致勝之道。

5、對於數字化的實踐而言,在做一切未來的事情之前,首先要做好平臺的保障。這就是提到的雲平臺、數字化中臺和其他保障性平臺要解決的問題。第二,場景是最好的戰場。最後一點:業務是最好的老師。

未來,在 IoT 時代,每一臺咖啡機、零售販賣機都可以是一個智能終端。在生產場所和場景中將大量的物進行互聯,可以產生巨大的網絡價值,對整個零售行業進行產業上的賦能。同時,通過合作伙伴間的充分合作,推動整個行業數字化轉型。零售企業在轉型階段,肯定會面臨很多問題,但是我們也看到這個行業充滿機遇。零售行業從業者需要擁抱變化,迎接變革,共同努力。


本文為青雲QingCloud「行業背後的雲力量」系列文章之零售篇,後續將持續為大家分享:

銀行業、證券行業、保險行業、酒店行業、醫療行業等行業的深度分析、獨特視角,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