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馬戲與現代的馬戲有著怎樣的變化呢?古代馬戲又有哪些內容

馬戲,雜技門類之一,原指人騎在馬上所作的表演,以馴馬、馬上技藝、大中型動物戲、高空節目為主,也包括部分雜技、戲法和滑稽等表演,而現代馬戲則專指馴馬和馬術。

馬戲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西漢桓寬在其《鹽鐵論》中就有“馬戲鬥虎”的記載。三國時馬戲表演也很普遍。《三國志·魏書·甄皇后傳》記載:“(後)年八歲,外有立騎馬戲者,家人諸姊皆上閣觀之,後獨不行。”唐代,馬戲表演已經達尋橦到很高水平,其中“透劍門伎”尤為精彩。“透劍門伎”就是馬越刀山:地上倒插刀劍,間隔分成幾級,有如房椽,寒光閃閃,使人望而卻步,表演者駕乘小馬,奔騰跳躍,飄忽而過,人馬無傷。到了宋代,馬戲技藝更為成熟,表演技巧,精湛高超。

古代的馬戲與現代的馬戲有著怎樣的變化呢?古代馬戲又有哪些內容


在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給皇帝表演馬戲時,就有引馬、立馬、騙馬、跳馬、倒立、拖馬、鐙裡藏身、趕馬等多種多樣的馬上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