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波先生书艺记

柏波先生书艺记

柏波

1933年出生于四川书香世家。

工诗文、音乐、戏剧。善鉴赏,亦爱绘画,尤工书法。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草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书学会理事。

柏波先生书艺记

杜甫诗 179×32cm

柏波先生书艺记

文/周永健

玉藴于山,虽掩之土石而美质不易;兰匿于涧,虽杂之水草而其馨悠然,是谓居境不择,德馨自足者,此君子所以为君子也。古云:“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今世风大易,足人味者一见,更遑论君哉!然山野僻乡可寄奇士,市井浮尘能安贤能,虽求之已罕,间或得闻,寂寞之道纳寂莫之人者,许由风骨,未絶其绪也。

柏波先生,蜀中之久隐者也。其先,时势所迫,乃不欲隐而之隐,遂有心志之苦,筋骨之苦。后欣世转,乃不甘隐而之隐,盖机缘未足,恃才尚俟慧鉴。惟诗书与伴,假一嗜而乐天者,积岁六十看五矣!其书不邀世赏,会心多在友朋,故得誉仅在一隅。询其应世之能,交相利贻人以学以艺者,效力桑梓则多矣!今遂、蓬书风之炽,推其功巨焉。余审斯世得名多类萍附,相其愈急,离之愈远;又如拔苗助盛,一瞬可长转为终身之短。是知司马之辱,更助史才;诸葛之隐,厚培雄略,遂不假长叹惜其不欲隐而之隐,亦不言蹉跎怜其不甘隐而之隐。若论显隐两端,所主在人,非其人也,隐之亦劣,显之亦败,此江郎所以才尽,赵括所以毁兵也。前事在目,斯为良鉴。

柏波先生书艺记

李白诗 130×32cm×7

余素昧柏波先生,丙子秋孟,因艺事设缘晤先生于赤城,柏波先生以草书佳作数十帧见示,觉笔力硬杰,才思诡异,因有姜老必辣之感。尔后相与论艺,契合者众;先生发语快捷如风,放言十数,入微者二三,皆得精警之旨,识见逾于常人。数日聚处,观其应事待人,虽谦恭其外,复倨傲其内,见浮贵如眼中金屑,审名流如水中游藻,疏简不系,并道不争,乃息势身影,争之未让者,尽发于书矣!

柏波先生书艺记

不倦逢醪联 132×33cm×2

柏波先生工行草,山野奇气化诸笔墨,势挟长风总入朴健。应机设局,体无常态;执碑望帖,文质相间。老树枯藤,欣带春露;蛇惊鹤舞,快意秋山。依稀顽童天质,仿佛有融真率。大江东去,已认人物风流,柳岸新緑,无需残月晓风。具举形意、气格所自,则山阴故垒更睹阳羡书生,明人奇诡,清人浑朴尽是笼中物也。

柏波先生书艺记

王世贞诗 132×66cm

余尝卜柏波先生所得,书以娱神,故得佳会;定慧一体,尚余玄机。世间聪辨先生具矣,真心活性先生出矣,至若皮相山灵,殊非通解;纸墨烟云,限在生灭。物我不滞,主于心态;显隐不惊,全于定力。噫!技进乎道者,虚位俟柏波先生之至也。

柏波先生书艺记

杜甫诗 132×32cm

昔张宗子言:“人无癖不可与交,盖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言固宜也,然执癖易成痴迷,执疵反趋邪乱,执着常碍大慧,执欲多伤天机,盖世间物态过之则病,此前语或应余忘年而与柏波先生交也,此后语或为箴言以侯柏波先生与余共参也。因记如斯,未知柏波先生许其然焉?其不然耶?

柏波先生书艺记

李乃实诗 179×32cm

柏波先生书艺记

王安石诗 179×32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