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艺术创造的“灌水”现象?

艺屿EYESVOT



我看前面“鸿鹄迎罡”友友已对这个问题作了比较专业详尽的回答,这里再赘述几句。

“灌水”似乎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词”,用在绘画上的意思好像是以一个画家为主的画作由他人“补画”“添画”完成,在圈里也叫“合作”绘画。是绘画界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其实,绘画中的“灌水”现象古已有之。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大量出现。最有名的要算是意大利的威尼斯“三杰”贝里尼、乔尔乔内和提香了。贝里尼是乔尔乔内和提香的绘画老师,乔尔乔内和提香即为同学。据说他们师生三人和同学二人合作创作了不少画。最著名的就是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



《沉睡的维纳斯》是乔尔乔内在1510年创作的,这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可惜这幅画他没有全部完成就去世了。提香后来添加了画面上的天空和绿地等背景材料,成就了这幅经典传世杰作。这幅画现在被许多国家列为人体绘画艺术教学范本。提香和乔尔乔内的合作也成为世界绘画史上的佳话。

有意思的是,提香添补了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以后,意犹未尽,灵感大发,接着又画了一幅《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乍一看,两幅画几乎一模一样。细一看才会发现,这两幅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背景完全换了,静态变成了动态,而且这个维纳斯是“醒着”的。

大型国画组画《江山如此多娇》是为人民大会堂特别创作的。这组国画画幅硕大,雄伟壮阔,气势恢宏,艺术地展现了祖国锦锈山河。但由于创作难度和强度比较大,当时又有时间上的要求,如果要一个人来完成显然有些力不从心。《江山如此多娇》就是由多名画家合作以著名画家关山月和傅抱石为主完成的。


但是,也要看到,近些年来在绘画界的“灌水”,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有些老师和导师让学生完成画作的大部分,自己只是做些修补和润色,而画作落款只是老师或导师的大名印宝。这是变了味的“灌水”,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不宜提倡。

提香《圣母升天记》


谁怜一灯影

灌水也是一种艺术,人体绘画称之为艺术,哪么灌水也是一种艺术,抽烟喝酒,整形化妆都是艺术。因为现在对于艺术过于流俗化了。



艺术创作的灌水现象属于正常,没有什么奇怪的。一项科研课题也是多人合作完成的。比如一件商品也是不同工序合作完成的。绘画也是如此。


好的艺术作品得有懂的人才能到真正体现它的内涵。比如我们熟悉的《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能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深。

比如《田园合奏》就是合作完成的作品。相对于画人体画这门艺术来说,灌水还算是高逼格的,见怪不怪,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



崇儒

艺术创作进行“灌水”这个现象很普遍,尤其在绘画领域,灌水现象更是被大家默认,可以说是这个行业公开的秘密。

艺术创作上的相互帮助不叫灌水,美其名曰“合作”。

要么是由学生画出主体画面,老师填补一些背景图案,要么是老师给出创作思路和构图形式,由学生按照步骤来完成。

乔尔乔内《田园合奏

要么是师徒之间,或者学生之间各画一半,合力完成作品。

在一些大型绘画创作中,比如说,要画一幅几米、甚至10多米的长卷,如果一个人画的话,根本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独立完成,往往要找一些帮手来同时画。

提香《达娜厄沐浴黄金雨》

这种创作模式并不代表一无是处,反而能体现出很多长处,比如,能体现团结互爱、齐心协力的精神。

如果是学生帮老师画,老师在旁边指导着画,不但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还能快速有效地掌握老师的绘画技巧和风格。

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

历史上这样合作画画的例子很多,欧洲油画中,最著名的例子要数贝利尼跟他的两个学生乔尔乔内与提香之间的合作。

贝利尼经常给两个学生布置创作任务,同时也鼓励他们之间相互帮忙画画。像乔尔乔内最重要的代表作《沉睡的维纳斯》,实质上是乔尔乔内画完了人体和主要图案,人体后边的背景是提香画出来的。

关山月 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娇》

国画中,合作画画的事更多,像一些巨幅山水画或人物群像图,大多数都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合力创作,大家分工明确。像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由关山月和傅抱石合作完成。

画山石的画山石,画树木花草的画树木花草,还有给作品里画上人物、船只和亭子做点缀的,也由分工的人来画。画完后款识栏落上几个人的名字。

陈治、武欣合作作品《儿女情长》

全国美展上能见到不少合作作品获奖的情况,如2014年第12届全国美展上,画家陈治和武欣合作创作的大幅工笔作品《儿女情长》,一举夺得金奖。

像这种合作画画,如果合伙人水平都高,并且艺术理念相近,就完全能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把各自优势都展现出来,如果里边有水平稍差,或者合作画画时没发挥出自己应有水平的人,那么,就破坏了画面的整体艺术性,价低了作品艺术价值。


鸿鹄迎罡

谢谢你的提问。欧洲的油画有自己的特色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基本上一直帮助或者协助老师完成创作,这基本就是一种常态。


油画的工序比较复杂。尤其是大幅作品,简直就是一个工程。其中绘画之前的打底就需要耗费一定的体力和时间。如果这些工作老师亲手来做,就会影响老师的创作时间和精力的。

老师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创作内容,如果内容处理不好,那么作品的质量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完成一件作品,学生也很期待老师能够拿出惊人之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打底之后是上稿,这个工作也需要学生做一些非主要部分的描稿。老师主要画重要部位,比如人物的头部,肢体等等,学生画一些背景衣服等等。


上稿之后是赭色素描绘画。这一阶段进入上色,学生同样帮助老师画。

最后是全色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赭色稿着色,甚至完成作品,最后由老师修改调整。

其实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完成作品,不只是欧洲画家有这种情况,中国画家也同意有类似的情行。例如张大千弟子甚多,有些画也是弟子完成,张大千修改之后,记在张大千名下的。比如,张大千著名的敦煌壁画临摹,其实他的弟子做了大量辅助工作。


那么,不是纯粹的由大师一笔一画画出来的作品,是不是就不代表大师的作品呢?

这个我们要做具体分析。

首先,独立绘画创作,不是弟子一个人能够胜任的。

作品包含了诸多因素,例如色彩,风格,人物性格的刻画等等,大师与弟子的区别是巨大的。


在弟子学习阶段,一般都是按照大师的主体思想风格完成作品的,所以,作品贵大师,这是合理。

例如,拉斐尔出师以后,与老师的作品就不一样了。


而且,拉斐尔做学生的时候已经比老师还要画得好呢!

跟大师学习,就是要在大师的指点下体会和研究绘画的奥妙在哪里。

参与老师的创作,是真正与大师近距离的学习。


千千千里马


玛丽艺术好音乐

如何看待艺术创造的“灌水”现象?

艺术是一种精神视觉,是凭人的意境、思想灵魂、内心真实感来欣赏的,

艺术创造中的“灌水”现象,用现代词语很肯定的说就是“作弊”现象,“作弊”的意思我相信大家都懂吧,

举例说明;在考试的时侯抄袭别人的答案,或者把答卷叫人代写,这种行为统称为“作弊”,也叫“灌水”,

再举例说明;创作一首歌曲,有作词人、作曲人;创作一部电影,有导演、主演,这情有可原,可以理解;若创作一幅画,由二三个人完成,那试问一下,这幅画属于谁的杰作?或者还叫杰作吗?

艺术创造的“灌水”行为,是对艺术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艺术职业的不尊重,艺术作品有收藏价值与商业价值,若这一件艺术作品不属于艺术家本人亲笔完成的杰作,那对那些艺术爱好者及收藏者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谓“行有行规,艺有艺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