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西藏的佛文化 到底经历了什么演变?

说到西藏,佛教文化的盛行,使西藏变得神圣。每年去西藏朝拜的人数不胜数,在他们心里,西藏是圣洁的净土,是他们心中的信仰,来到这里就是虔诚的来接受洗礼的。那么西藏的佛文化到底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呢?今天小新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经历了两个时期的西藏佛教文化。


西藏佛教发展的前弘期

西藏佛教的起点,当属七世纪中叶的松赞干布时期,那时的松赞干布要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中国汉传佛教和尼泊尔系佛教也因此得以传入西藏。

净土西藏的佛文化 到底经历了什么演变?

西藏的布达拉宫就是当时松赞干布为了迎娶两位公主才在拉萨建立的,并且为两位妃子建立了大昭寺和小昭寺,文成公主带来的觉阿释迦像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也安置于大昭寺中,供人民修福礼拜。

提到文成公主,那么当时松赞干布派遣吐蕃大相禄东赞拜见唐太宗,请求迎娶文成公主的《步辇图》就一定不能错过,这幅画会在“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上展出,非常具有历史考古价值。

净土西藏的佛文化 到底经历了什么演变?

这个时期的西藏佛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并且为后来具有西藏特色的藏传密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赤松德赞时期,印度的寂护和莲花生上师受邀入藏传佛,寂护带来了中观宗论书,宣扬中观佛教。莲华生带来的则是陀罗尼与真言经轨,弘传密教。赤松德赞修建了藏区的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桑耶寺。并让僧人参政,印度中观宗从此成为了西藏佛教的主流,这个时候的佛教已经有一定的规模。

赤祖德赞时期,又推行了“七护供僧”制度,即七户平民供养一个僧人,并由僧人裁决朝政。一切行政制度亦以经律为准则,对于侮慢三宝者处以重刑。

净土西藏的佛文化 到底经历了什么演变?

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三位推行佛教的藏王被尊称为“三法王”,他们在位时期的佛教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公元9世纪,朗达玛开始镇压印度佛教,不仅禁止译经,焚毁多数佛典,还破坏寺院,逼僧侣还俗。“朗达玛灭法”运动,形成了“百年黑暗时期”,此时的僧徒多数避难国外,佛教衰落,至此为止,前弘期佛教正式结束。

净土西藏的佛文化 到底经历了什么演变?

前弘期的佛教是以王侯贵族为中心,在他们的保护下才得以发展,但是,始终没有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之中,所以也被称为‘王朝佛教’。

西藏佛教发展的后弘期

公元10-11世纪,佛教复兴运动在西藏西部产生萌芽,并且分为上下路弘法。

上路弘法以印度阿底峡大师传入卫藏为标志,阿底峡大师的著作《菩提道灯论》系统化了佛教理论,规范了佛教修行。下路弘法则是从安多藏区传入卫藏。

到了公元11-14世纪,教派开始逐渐形成,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宁玛派、噶当派等都相继出现。

净土西藏的佛文化 到底经历了什么演变?

说了这么多西藏佛教文化的发展史,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西藏佛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大小寺庙的修建,也成为了西藏的特色,去西藏朝佛的人络绎不绝。这次“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上会展出公元8世纪克什米尔风格的释迦牟尼像、铜鎏金时轮金刚像、嵌宝石金索拉等216件文物,该展览将持续到7月22日,对西藏佛文化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不防亲自去感受一下。

净土西藏的佛文化 到底经历了什么演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