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前奏曲《牧神午后》介于现实和梦幻之间的朦胧、飘忽和神秘的境界

——德彪西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美学分析

向阳光

在剧场观看演出,人们通常是用掌声或沉默来表达自己的评判。可有一部作品,它在首演时,却体验到了“鸦雀无声”、“高声痛斥”、“掌声雷动”、“愤然离席”的全部炎凉,这部作品就是《牧神午后》(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1894年12月22日,德彪西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首次在巴黎上演。当长笛吹出开头的主题后,全场便鸦雀无声——直到全曲结束。可是乐曲刚一结束,人们便爆发出了难以形容的喧哗——掌声、欢呼声、抗议声此伏彼起。接连两天在达库尔大厅当众公演,这两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自此以后,人们开始尊德彪西为大师,他的《牧神午后前奏曲》还成为印象派音乐的经典之作。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牧神午后》是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在1876年写出的一首被称为“奇迹般晦涩难解”的田园诗,描写的是希腊神话中司管森林与田野的牧神的冥想。牧神由于喝酒过多昏昏欲睡,他在回想追求水仙女时的那番情景,终于在温暖的阳光下睡着了。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从这个标题可以知道,是德彪西受他的朋友斯蒂法努·马拉美的著名诗篇《牧神午后》启发而写的,完成于1894 年。这是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之作。该作品原准备写成《一个牧神午后的前奏、间奏和终场改编曲》,后修改、压缩为前奏曲形式。德彪西在首演的节目单上写道:“这首前奏曲的音乐是对斯蒂法努·马拉美美妙的诗篇的非常自由的图解。”

马拉美的原诗虽然晦涩难懂,但是可以任凭人们去自由想象:“牧神——一个憨直、好色、多情的神——拂晓时在森林里醒来,尽力回想他在昨天午后的经历。他分辨不清:究竟他真是幸运地接受了那洁白和金黄色的仙女——她们是那么温柔和放纵——的访问呢?还是他那想保留的记忆只是一个幻影?幻影是不会比他从自己的笛子里吹出来的一连串干燥的音符更真实的。但是肯定地,在那闪光的湖里的棕色苇丛中,当时和现在,都有着洁白的动物。她们是天鹅吗?不是!是潜在水里的仙女吗?或许是!这种美好的经历的印象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为了保留它,他情愿辞退他在森林里的神位……美好的时刻逐渐淡漠了;他永远不会知道,这究竟是亲身经历还是做梦。太阳是温暖的,草地是柔软的;他重又把身子卷成一团睡起觉来……以便他可以进入更有希望的睡梦之林,去寻求那可疑的、心醉神迷的情境。”马拉美听了前奏曲后,给予很高的评价,在给德彪西的信中写道:“你的《牧神午后》不仅与我的诗没有造成什么不和谐,相反,它以微妙、敏感、迷离的衬托提高了它。”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前奏曲《牧神午后》(Prelude to the Afternoon of a Faun),这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虽然这首短小的音诗以其异国情调的旋律和难以捉摸的和声使许多听众困惑不解,但是,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它获得了普遍的赞赏,始终是作者最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杰作之一。

该乐曲不单音响效果朦胧飘忽,曲式结构上也因乐句与乐句间的交炽融汇难以锐意区分。德彪西有强烈的反古典主义思维,他曾在一音乐会中听到奏鸣曲式发展部时因已知音乐的去向而毅然离开会场。全曲找不到古典手法中常用的整句或整段的重复及主题的发展和变奏,但我们着能感觉到主题的多个版本在没有清晰陈述下不知不觉间出现了。具最少争议性的分段法是以旋律性较强的五个位置作为参照点:第1、37、55、79及94小节,当中第37与55小节带出了两个较原主题有稍大起伏的旋律。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前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篇幅最短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但它蕴涵印象主义调色板上前所未有的丰富手法——旋律的线条,和声的进行,透明的配器,纤细的色调,所有这些全是新型的。乐曲的基调比较单一,着重表现这个怀有难忍的欲望的牧神的轮廓模糊不清和偏于静观的形象。它的色彩描绘十分精细,有丰富的明暗转换和色调变化。

前奏曲《牧神午后》使用的乐队,木管乐器起的作用最大,其中以三支长笛更为突出,此外还有两支双簧管,一支英国管,两支单簧管和两支大管。铜管乐器只用四把法国号,打击乐几乎毫无立锥之地,再加上两架竖琴和全部弦乐器。这首作品虽然采用大乐队配器,但是却极少运用全奏的效果,更多的是使用单独分离开来的音响与音色效果。音响奇异、柔和,整个画面如蒙上一层薄纱。

前奏曲《牧神午后》的结构比较自由,带有狂想曲的意味。同时结合变奏的因素,音乐的进行并没有任何戏剧性的冲突或明显的高潮,也没有显著的对比性穿插。但大体保持了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该乐曲主要是描述夏日午后的森林中,牧神的突然出现使刚刚出浴的女神惊惶逃去。牧神捧着女神遗下的纱巾,绮思无限。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第一部分

乐曲的开始部分,由简单而无伴奏的长笛轻声独奏,在半音阶滑行,孤单而暧昧地游移的旋律,甜美而富于表情。其音符像是在上空飘扬般的此起彼伏,前半部分是带有变化音的级进音阶,后半部分则带有音程的跳进。这个主题在音色“原料”的选择上显得相当的纯净,在力度和音响上也是非常的微弱,这也就决定了全曲的基本色调,这也是乐曲的基本主题。它从一开始便制造出马拉美原诗迷离恍惚的气氛——半现实半梦幻的世界,整个乐曲几乎也全由这个主题的变化反复组成。

长笛从低音区开始吹奏,速度从容平稳,没有较大的旋律起伏,将“牧神初醒,带有一丝慵懒气息,回味着梦境中的情景”这一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林中仙女真的来过。

1= E ,9/8 拍子:

① ② ① ② ③

6 . 665443 3.455 | 6 . 665443 3.455 |673 1 3 5 . |556 4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这个半音阶经过音的旋律、特别是上例①与②处两端构成的三全音(过去被说成是“音乐的魔鬼”的增四度音程),使主题调性模糊、很不稳定。而结尾时上例③处,则较为明确地点出E 大调的分解主三和弦,却又被木管与弦乐先后演奏的“E”上三全音的#A 和bB 的两个七和弦扰乱了。这个模拟牧神芦笛的主题旋律,仿佛是画布上刻画得十分分明的线条,它显然是表现了诗人马拉美笔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调。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古罗马神话中半人半羊的牧神懒洋洋的神态。牧神亲自吹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天鹅绒般的圆号与木管那柔美和弦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竖琴刮奏声中,它传达出牧神午后冥想和欲望的神情,营造了一种飘渺梦幻的意境。长笛的独奏是牧神笛声的模仿,十分优美精致。接着长笛又重复一样的旋律,乐队的色彩纤丽而细腻,同时弦乐组分声部奏出微弱颤动的震音辅助。长笛演奏的旋律第三次出现时其他乐器也相继延伸开来,竖琴演奏流动的琶音、大提琴和中提琴形成交相呼应,赋予音乐的变化性,展现出一种午后阳光下的草地以及牧神浓浓的倦意。整个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气袭人,微风吹拂,牧神昏昏欲睡,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之中。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在末尾插入的木管乐器,竖琴彩虹一般的滑奏,法国号柔和的声音以及片刻神秘的休止,把我带入了阳光煦照下那充满浓郁芳香的林间草地,仿佛可以看到牧神正躺在那里仰望着蔚蓝的天空一样。当和弦式音型稍为增长之后,急剧跃入的不稳定和声,则用来作为这第一段的结束。这段音乐虽使用E大调的调号,但它的调性超出于大小调的范围之外,明显属于扩充的调式,而它的节拍则往复于9/8,6/8,12/8,3/4和4/4之间。

第二部分

作品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两段:第一乐段,1= E ,3/4 拍子,有梦幻般的热情:

©

653 2 2563 |2716 5325 653 |355 577 7567 |

这个主题由双簧管演奏,音色明亮且短暂,然后加快吹奏速度且节奏规整紧凑。接着小提琴高四度重复乐句,使音乐色彩更加明亮,牧神在梦境里的热情被夏日的阳光驱散。竖琴刮奏带出了圆号缠绵悱恻的“对话”,接着相继出现了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四种乐器的独奏,让音乐表现得更为细腻,展现出一种柔情之美,将一场“爱情的白日梦”展现得惟妙惟肖,奏出了爱情的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触摸。紧接着,音乐的力度逐渐强化,各个乐器衔接更加协调,织体更加细腻,共同描绘出了千变万化的音乐色彩。经过多次动机的交织展开,派生出更热情的曲调(试比较下例®@与上例©),1=bD,3/4 拍子:

® @

5 - 3 |2 . 1 13 |6 6 5 3 |2 2 1 7 |5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第二乐段,由木管组奏出旋律,展现出的音乐是整个作品中最为优美的,弦乐演奏的旋律力度很弱,在切分节奏的演奏时也很轻,表现出整个旋律的移动性,两架竖琴的琶音也融合其中,接着由弦乐齐奏,在木管三连音和两架竖琴琶音的伴奏下,你会感到牧神在梦幻中,甚至洋洋自得起来了。尤其在圆号引导下,加之单簧管与双簧管先后伴以副旋律,出现的小提琴独奏更为动人。随着音乐的发展力度逐渐增强,最终使乐曲的热情达到了一个顶端。但是,当乐曲的主要主题在竖琴琶音与弦乐弱奏长音和弦背景上两次出现,并间隔以圆号、木管的

颤音和下行顿音演奏时,却又是牧神怀疑、焦躁不安的神情了。

第三部分

作品的第三部分可谓是第一部分音乐的简单再现,在轻微的弦乐颤音伴奏下,依旧是由长笛吹奏,此刻加进了小提琴与大提琴独奏的上下游动的半音旋律。随后,德彪西引入略有对比的因素改变音乐的消极静观的情绪。这里有近于舞蹈性的节奏,多种动机同时或连续交织,情绪稍有变化,甚至有点紧张。但是很快乐曲的基本主题又回复原来的形貌和速度,高音小钹清脆的碰击声开始进入,弦乐组分奏,弦乐配器细分为十个声部,再加上此段一个活跃的动机又同基本主题进行对位的结合,这些都丰富了第三部分的音乐,显出比以前更精致,更“倦慵”的神态。牧神重又返回懒洋洋的境地,体现出慵懒之意。但这时乐曲的调性已发生改变,作为背景的音响表现得更加细腻,整个音乐的发展是以线性为主题不间断向前,就像是流淌的小溪一般,没有任何扩展。而且,为了将牧神午后慵懒的状态表现得更加传神和细致,这部分的音乐主题节奏有一定的拓展,音乐织体也更加丰富。

最后,竖琴的下行音调,圆号的平行大三度的半音起伏的进行,鲜明地表现了懒散、寂寞的牧神,做了一场虚幻的白日梦。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尾声

最后一部分就是整部作品的尾声,长笛仍然是主要的演奏乐器,同时弦乐组用极为细致和十分轻柔的震音衬托长笛的演奏,增添一种“震颤”之感。但这种欢愉是十分短暂的,接着再加弱音器的法国号和小提琴上又出现基本主题的片段。它依稀可辨地仿佛从远处轻声传来,又在那炎热的天空中像梦幻一般逐渐消失。音乐又展现出慵懒的情绪,就好像“欢愉”没有来过一样。最后音乐在寂静里结束,回到了炎炎夏日和煦的阳光、芬芳的草木、森林的安静,牧神又进入了梦乡。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德彪西在创作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时,他充分挖掘出了管弦乐队丰富细腻的色彩和音响,表现出了介于现实和梦幻之间的一种朦胧、飘忽和神秘的境界。作品蕴含了丰富的印象派创作手法,色彩描写十分精细,色调变化多端。在这部作品中,德彪西加入了很多新元素,开拓了管弦乐音乐的发展道路。既延续了浪漫主义后期部分音乐元素,也有印象派音乐的独特镶嵌,是极具开创性的作品。作品中德彪西独特的创作手法以及艺术风格更是平添了一丝风华,为后人的音乐创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前奏曲《牧神午后》不单奠定了德彪西在音乐界的不朽地位,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而且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是最常演奏的德彪西作品之一,本人也十分欣赏这首乐曲,难怪拉威尔说,倘若在他临死之前有可能最后再听一次音乐的话,他要听《牧神午后》。

德彪西的世界充满了朦胧的月光、水中的倒影、无言的激情、发人深思的象征、含而不露的思想以及欲语还休的言词,他的印象派音乐正如同一时代的印象派绘画那样,用鲜艳的色彩玩着光与影的游戏。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本文提及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印象派音乐”的经典之作。在此,我顺便诠释一下:为何德彪西的名字总与“印象派”一词放在一起呢?这是因为德彪西在世的年代(1862-1918)正是法国与德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冲突最深的时期,而且法国人因民族的自尊,普遍有抗衡德奥文化扩大其在欧洲影响圈子的趋势。画家莫奈(ClaudeMonet)于1867年在巴黎展出的名画‘日出印象’引发出一系列被命名为‘印象派’的创作潮流。印象派画家丢弃浪漫主义所追求的浮夸,不再以绘画人物作为中心思想,而是对光线、原始色调、大自然事物及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作平实的描绘。与此同时在文字艺术界中也出现了一批‘象征主义’诗人(Symbolist),他们以自由诗节格式抽象地将各样事物或事件所代表的意思以提示的形式表达出来,他们也注重文字的声音或从文字中诱发对声音的联想,并渴求语言能拥有本来只属于音乐的抽象而不直接的特质。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德彪西并不是以马氏的诗作为歌词配上声乐的演唱,而是用音乐自由地解说其美丽的诗意。这不是说乐曲就是这份‘美’的总结,而是音乐把一幕接一幕的图画及牧神的梦幻带到听众的思维中。马拉美在听完乐曲的首演后赞赏地写道:“你对《牧神午后》的音乐图解除了用技巧、微恙和丰饶延伸诗意到更具怀恋之情和更美的光线中外,没有任何与原诗不协和之处。”

德彪西对音色选择和横向的配搭也受到印象派绘画风格中色彩随光谱慢慢转移的手法所影响:常把旋律线条或伴奏织体从一种乐器声音慢慢过渡到另一种相类似的乐器音色中。此曲以丰富的木管乐线条为主,辅以两架竖琴精致的音色和弦乐居次要地位的衬托。最令人难忘的是乐曲起首长笛独奏的主题,它除了有诗中字词的联系外(词中曾提及长笛和管子,而全诗首句为“那些仙女呀,真想她们能永远这样”),乐句在音域、调性和节奏上都别具新意。音乐学家(PaulGriffiths)曾断言这乐句是20世纪新音乐纪元的起点。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德彪西所处的年代也是根深蒂固的“大小二调”调式基础开始被动摇的时期,而德彪西也是刻意打破这种较为德国化格律的先锋。音乐对他来说没有大调与小调之分,因为和声的选配全凭美的感觉而不是为了用和声的功能来确立调性,而调号或调性的出现也只是一种给予别人特殊暗示的手段。自由应用平行和弦进行和全音音阶的广泛应用也成了德彪西印象手法的标记。全音音阶把一个八度音程平均分为六节,当中因没有半音的出现而避色倾向任何一调,而且三全音音程也轻易地藏身其中使调性更觉模糊。起首两小节的旋律正是巧妙地用半音填满了升C与G这个三全音音程的空间。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追求丰富的音响色彩,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向阳光简介

《牧神午后前奏曲》:意境朦胧飘逸,效果神秘新奇

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会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湖南省音乐评论家协会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全国艺术水平考级优秀指导老师。《音乐教育与创作》专栏作家,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文艺作品、音教论文800余首(篇) 。《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古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等40余首诗词、15条语录荣获全球华人联合会(HRA)、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金奖、特等奖;《美丽临湘·组诗》(26首)荣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最佳奖;《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作品荣入《全球优秀华人诗歌颂典》《古今中外名家语录精编》等6部诗歌铭言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了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二、三等奖; 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 4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3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等多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等10余部。艺术成就简介及代表作入选《湖南文艺六十年(1953-2013)·音乐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