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旋律美妙辉煌多彩 钢琴织体光耀多姿

——肖邦钢琴曲《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创作背景及美学分析

向阳光

肖邦创作的圆舞曲,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篇幅不大的钢琴音诗,它们有着各式各样的抒情形象和歌唱性旋律,织体比较简单,如《a 小调圆舞曲》(作品34 号)、《f 小调圆舞曲》(作品69 号)等;另一类是光辉灿烂的、技巧性强的音乐会乐曲,它们有着华丽多彩的旋律和光耀多姿的钢琴织体,如《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品18 号)。这首乐曲是肖邦在世时发表的第一首圆舞曲,它那昂扬、奋发的情绪,把听众带进节日舞会的欢乐气氛之中。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品18 号)这首乐曲是肖邦于1831年在维也纳创作完成的,是肖邦献给罗拉·波斯沃德小姐(Laura Horsford)的一首圆舞曲,是肖邦最著名的圆舞曲之一。首次出版是在1834年,由此也成为肖邦最早出版的圆舞曲作品。这一时期正是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从文学领域逐渐过渡到音乐领域的时期,使艺术家开始突破传统、古典等种种权威对于自身个性的束缚,而越来越倾向于追求个性的解放和主观情感的抒发与表达,从而使作品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思想与伟大的精神气魄。钢琴曲作品《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正是在此背景下创作的。该曲旋律轻快欢乐,深受广大听众喜爱。《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之名,给予一般音乐爱好者很亲切的印象。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正如曲名所示,这首曲子是肖邦所有圆舞曲中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也是一首高技巧、辉煌而热烈的为数不多的能够实际用于音乐会的圆舞曲。所以舒曼才会说:“身心都在跳动的圆舞曲”、“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以及“把舞者卷入波心,越来越深”等之类的话语。作者运用不同的主题,表达出了庄严、轻快、灵巧、华丽、抒情等情绪,是圆舞曲的代表性作品,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演奏的经典作品。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二、美学分析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的构成极为简洁,由于是实际舞会用的圆舞曲,全曲在明朗的低音部圆舞曲节奏上,歌唱出华美的主旋律。这首乐曲的结构是带有组曲性的复三部曲式。其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 三声中部 再现部

(引子)‖:A B:‖ C D C E F E G(引子) A B A(结尾)

曲式的第一部分是并列的单二部曲式;三声中部包括两个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和一个乐段;再现部是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引子为降E大调,3/4 拍子。乐曲一开始由4小节用属音“5”的同音反复构成,速度极快,节奏性很强,宛如号角齐鸣,带有辉煌的色彩。紧接着出现圆舞曲的主题明快、热情奔放,充满了生命活力: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5 - 55 |5 - 55 |5 55 5 |55 5 55 |

第一部分

A 段的旋律是由一个长一小节、富有表现力的动机发展而成(见下例①处)。这个动机节奏活跃,曲调以属音为支点连续向上衍展,接着以波音型连续下行模进:

①5 71 2 |

5 12 3 |5 23 4 |5 - 55 |5 65 4 |4 54 3 |3 43 2 |2 32 1 |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B段转到下属调(降A 大调)。这里,急促的顿音、同音反复与上下琶音的相间进行,使旋律灵活轻巧,华丽多彩,同时表现出仙境般的飘逸感觉:

55 55 55 |65 31 55 |66 66 66 |51 35 15 |66 66 66 |676 51 3 |

6 54 7 |2 15 3 |

以上两个乐段,左手均采用具有圆舞曲特点的节奏型加以伴奏,更突出了圆舞曲的律动。

三声中部:

C段以× - × |× ×× × |节奏型贯穿乐段,力度较强,每句最后三个音均落在短促、跳跃的属音上:

4 - 1 |2 55 5 |6 - 4 |5 55 5 |

4 - 1 |2 55 5 |4 3 2 |1 55 5 |

D段,乐曲的力度突然加强,重音出人意料地落在弱拍上,这种来自波兰民间舞蹈的节奏非常强烈。伴奏织体也改变了,柱式的、不协和的和声与强烈的节奏型相结合,造成一种坚毅、粗犷的气氛,与C 段形成对比。

随后是C 段的再现。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E段的旋律平稳,节奏性较强,大量的休止符,使活泼的旋律带有灵巧细腻的特点。主题第二次出现时,提高八度演奏,音色更加明亮:

5 0 5 |5 04 5 |6 0 1 | 4 - - |

3 02 2 |3 02 2 |3 02 2 | 7 01 1 |

运用大跳的音程和导音式的半音上行等表现手法,旋律舒展畅达,表现了华丽明朗的色彩。

F段转到关系小调(降b 小调),这是全曲唯一的小调式。带有倚音的下行半音阶进行,构成华彩乐段,趣味横生,别具一格,是全曲对比性最强的乐段:

4 2 3 |4 2 3 |1 7 7 |6 5 5 |4 4 3 |2 2 7 |1 5 6 |

接着是E 段的再现。

G段为bG 大调。这一段共有十五小节,半音进行的音调,甜美舒畅,委婉、温柔、抒情,在富有弹性的伴奏衬托下,显得更加突出:

56 54 55 |7 - 6 |23 21 22 |3 13 44 |

54 53 21 |7 - 6 |232 12 43 |14 57 13 |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这个乐段,近似一个过渡间奏,为后面的再现部作准备。

再现部:

这段音乐是第一部分的再现,由引子—A—B—A—结尾组成。

结尾采用A、B、F乐段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在这里,作者进一步发挥了钢琴华丽的演奏技巧,从而把热情欢快的情绪推向高潮。最后重现各主题片段后,音乐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收束。

《降E 大调华丽大圆舞曲》既有不同主题、多样织体的对比,又有旋律、风格的集中、统一,收到了完整的、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郎朗与肖邦像合影

三、艺术特色

1、曲式结构

肖邦钢琴曲《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并没有采用传统的ABC式的三段体曲式结构,而是采用引子、呈示部、三声中部、再现部和尾声的五段体曲式结构,呈现出更加复杂、更具多样性的曲式结构样式:《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的“引子”部分主要是第1-4小节,采用的是降E大调和3/4拍子,并通过同音反复的方式,展示出明快、自然,节奏性强,犹如舞会开始前齐鸣的号角一般的音质效果,由弱渐强,由远及近,从而逐渐营造出华丽、辉煌的音乐氛围。随之而来的“呈示部”主要包括第5-69小节,是并列的单二部曲式,主题转变为降D大调,依然延续舒畅自然的旋律节奏,使这一部分的钢琴曲显现出热情奔放、欢快愉悦的情感氛围,从而奠定了《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奔放的情感基调。第三部分的“三声中部”:第70-192小节,是两个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和一个乐段(引子),其主题仍然保持在降D大调,然而随着休止符的应用,展现出一种细腻灵巧、活泼欢快的旋律特征。而第四部分的“再现部”:第193-241小节,采用的是完全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曲调转变为G大调,通过两处休止符的应用,使欢快、愉悦的音乐戛然而止,而结尾部分开放性的结构直接叠入尾奏,浑然一体。随之而来的最后的“尾声”部分:第242-311小节,运用与维也纳圆舞曲相同的方式,将作品前面部分出现的一些诸如A、B、F段中的旋律糅合在一起,使全曲散发出欢快热烈的情感思想,并在此氛围中收束整个作品。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2、创作手法

肖邦运用了大量的同音反复的创作方式,也即是连续敲击同一个琴键,从而产生相同的音乐,由此呈现出独特的音质效果和情感表达思想。在《b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品中采用同音反复的创作手法,来表达一种无法摆脱、执著追求的情感思想。这既展现了音乐结构的处理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要影响意义,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浪漫主义流派的音乐创作理念与审美追求等等。

3、旋律特征

在创作《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的过程中,肖邦应用了大量的装饰、变奏和自由速度的旋律手法。他通过装饰型的诸多变体来改变钢琴音乐旋律,通过变奏的方式使歌唱性的钢琴音乐旋律变得器乐化,通过自由速度的演进使钢琴音乐平和稳定、流畅自然,由此给人以独特的音乐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具体来说,肖邦的音乐旋律往往是装饰“加花”的,或者是以比较简单的和弦为基础,随后加入和弦外音来达到装饰变化的效果;或者是进一步发展半音音阶技法,由此达到钢琴曲作品旋律变化的效果;或者是运用钢琴的经过句来代替部分的旋律,由此形成肖邦所经常使用的华彩乐句。这些华彩乐句看似与主题不相关,甚至离题很远,实则却保持紧密的内在联系。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4、处理方式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肖邦在节奏上采用了《玛祖卡舞曲》特有的延迟重音的节奏处理方式:肖邦《玛祖卡舞曲》中的重音位置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既可以设置在长音符、附点节奏,同时也可以设在装饰音的位置;既可以落在各个小节的第一拍上面,同时也可以落在各个小节的第二拍上面,甚至也可以落在各个小节的第三拍上面等。这种节奏模式独出心裁的具有浓厚“波兰式”风格特征的圆舞曲作品,使那些习惯于聆听“蓬嚓嚓”式的传统华尔兹舞曲的维也纳民众眼前一亮,给其带来独特的音乐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

5、节奏类型

肖邦的《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应用了欧洲民间音乐无处不在的古老的舞蹈节奏型。这种古老甚至原始的舞蹈节奏音型可以追溯至巴洛克、洛可可时代。另外,肖邦的钢琴曲《b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第5至12小节也使用到了古老的舞蹈节奏型,从而给人以节奏鲜明而又意蕴浓厚的审美体验。这是肖邦的钢琴曲作品《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所表现出的又一重要特征。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四、钢琴演绎

1、演奏技巧

要想提高《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的演奏水平,我们必须加强对该曲中部分旋律演奏技巧的处理。能够娴熟地、得心应手地弹好这首钢琴曲,须加强指法练习:一是要保证各个手指的灵活性与手指之间的协调性;二则要保证指法的准确性等,从而按照琴谱要求顺利地弹奏出每一个音符。肖邦在《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品中加入了诸多装饰音和双音,展现出平滑柔顺的音质效果。此外,钢琴曲作品《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中也应用了难度较大的倚音。

2、演奏艺术

该乐曲主要是在低音部律动性极强的圆舞曲节奏上,奏出华美的旋律,散发出华丽、辉煌的音质效果:“引子”部分要能够明快、自然,节奏性强,犹如舞会开始前齐鸣的号角声:由弱渐强,由远及近,从而逐渐营造出华丽、辉煌的音乐氛围。“呈示部”要能够表现出热情奔放、欢快愉悦的情感思想。“三声中部”要表现出一种细腻灵巧、活泼欢快的情感意蕴。“尾声”部分则要散发出欢快热烈的情感思想,并在此氛围中收束整个作品。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得主:李云迪

总体来说,《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是肖邦在特殊的文化背景、时代环境和个人生活背景中所创作出的一首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我们在训练和表演《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品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其演奏技巧的处理;另一方面则要注重其情感的处理,展现该作品应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为肖邦的一首代表性作品,本文在简述《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创作背景与美学分析的基础上,从曲式结构、创作手法、旋律特征、处理方式与节奏类型等角度对钢琴曲《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进行了系统剖析,并结合自己的训练与表演经验,总结了《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既十分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同时又强调民族情感的表达,《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正是由肖邦所创作的一首带有编号的圆舞曲,凭借着华丽与辉煌的音乐风格特征成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在分析《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的风格特征,不论是深入了解浪漫主义钢琴作品的审美特征,还是系统认识肖邦的钢琴创作特点均具有重要意义。

向阳光简介

舒曼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湖南临湘人,大学文化,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会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湖南省音乐评论家协会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全国艺术水平考级优秀指导老师。《音乐教育与创作》专栏作家,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文艺作品、音教论文800余首(篇) 。《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古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等40余首诗词、15条语录荣获全球华人联合会(HRA)、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金奖、特等奖;《美丽临湘·组诗》(26首)荣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最佳奖;《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作品荣入《全球优秀华人诗歌颂典》《古今中外名家语录精编》等6部诗歌铭言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了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二、三等奖; 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 4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5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等8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等10余部。

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入选《湖南文艺六十年·音乐卷》《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音乐家名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