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家乡的老屋承载了自己儿时的美好记忆

你还记得儿时的那些老屋吗?

老屋不仅是历史的实物记忆

也是地方文脉的重要载体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符家营村隶属石屏县异龙镇陶村村委会

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原为符氏居住地,故名“符家营”

后杨姓始祖入赘符氏,生息繁衍,杨氏逐渐壮大

现全村90%为杨姓村民,是一个杨氏家族聚居的自然村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看惯了大都市中钢筋水泥的千篇一律后

每一个访客都会对这里完整的传统村落啧啧赞叹:嘿,这才是记录历史最好的符号啊!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符家营民居 鎏金浮雕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符家营民居 鎏金浮雕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符家营民居 山水诗歌

随着社会变迁

人们逐渐迁出老屋向城市发展

私人产权的老屋不仅成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的难点

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

这份乡愁也在渐渐消失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是不是很悲伤?

拯救老屋行动开始了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近日

“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开工仪式在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举行

该项目的实施为老屋的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1

拯救老屋行动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石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是云南省少有的几个被称为“文献名邦”的县区之一

青山碧水间座落有中国传统村落34个

文物建筑资源丰富,有“滇南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称

2017年,石屏县成功入围“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

成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选定的整县推进试点县

计划投入资金2000万元,资助开展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拯救老屋行动”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拯救老屋行动”不仅是在拯救传统建筑,更是在拯救文化自觉、乡村文明。

“拯救老屋行动”项目拟在两个年度内全面完成。

目前,该行动已在全县铺开,相关产权人正在积极申报。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隔扇

民居

2

仪式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童子上梁

启动仪式结束后,在首幢开工的符家营村127号杨邑膏民居内,按照当地风俗举行了开工前的上梁仪式,祈求房屋永固、生活美满。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祭品

上梁仪式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上梁上梁,儿孙满堂!

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大吉大利大发财,儿孙满堂福满堂!

大吉大利大发财,杨氏门宗红红火火发起来!”

在村里老人的祈福声和阵阵爆竹声中,两位童子用绳子拉起正梁。上梁仪式结束后,大家分食太平糕,喻意消灾除疾,生活太平。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3

127号杨邑膏民居的故事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127号木雕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127号镂空花窗

这间老屋历经百余年风雨,至今保存相对完好。

在这里,二十多世儿孙出生成长,其乐融融。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见证着家族的历史,是后人出发的起点和永远的乡愁。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127号民居产权人代表杨崇信

4

符家营村的故事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符家营民居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符家营民居大门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水缸

石刻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符家营民居石雕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杨氏家族遵循“重教守礼、耕读齐家”的治家理念,亦耕亦读,文风盛行。明清两代,点过两个翰林(杨鹤荣、杨桂森)先后17人中举,18人入选国子监(太学或国学)学习,20人分别出任明清两朝不同时期的知州、知府等职务。

宗祠

杨氏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斗拱

杨氏宗祠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符家营村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村口古树

符家营村依山傍水,景色秀美。西有汩汩流淌的龙潭南靠林木葱茏的莲花池山,北临波光粼粼的百亩良田,东望巍巍屹立的乾阳山。村内古树成荫,有百年榕树、椿树8株,杨氏宗祠内植五百年罗汉松一株,堪称一绝。全村房屋东西成一线,南北成一片,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古朴秀美。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符家营杨氏宗祠

村中的多座“豪宅”和宗祠建筑让人惊叹不已,这些古屋的建筑特点代表了中国南方稳重严谨的传统民居结构,内部装饰细节繁琐,雕梁画栋、镂空花窗和漆金彩绘,无不彰显匠人的高超技艺与老屋主人的诗书气韵。

麒麟浮雕

雕刻精美的

「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板扎」一组美图放出,大家纷纷惊叹石屏的民居太美了!

漫步其中,每一次回眸都能发现不一样的惊喜。在这里,一幢幢老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一部具象的历史卷轴。看得到过去,才能有对未来的远见。

PS:2013年11月,符家营村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