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云南元谋一熊孩子多次入室盗窃?

卜2013211

近日,云南省元谋县的民警破获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嫌疑人自2018年4月开始,嫌疑人李某某先后两次进入居民家中实施偷窃,给周边的居民造成了恐慌。经过一系列侦查,警方于5月23日将潜入老乡家中偷窃的嫌疑人李某某抓获,并当场缴获偷窃所得手机一部。可令人唏嘘的是,这名犯罪嫌疑人却是一名未成年人。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由于嫌疑人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其犯罪可不承担刑事责任。民警对其进行教育后,将其交回给监护人进行教育。

一个还未成年的少年,便出现了偷盗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唏嘘!在这里,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未成年人犯罪不是不可挽回的,警方与家长都应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无论是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角度上来讲,还是从法律的意义上说,偷窃行为都会被严厉指责。作为还未进入社会的未成年人,教育可以引导他们走向正途。社会需要接纳有瑕疵的人,用宽容的心态接纳他们、改造他们,他们依然能够走向正途。

其次,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观念建设。街道和社区可以设立专门的教育专栏,定期对社区内的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更是应该在教授文化课的同时,对孩子进行人格、人生的教育。家庭教育更是重要,好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时报传媒

未成年人多次入室盗窃?这听起来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云南省元谋县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近日,云南省元谋县公安局老城派出所果断出击,快查快处一起进入农户家中实施盗窃的案件,违法行为人最终被绳之以法。该案的查处,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犯罪,消除了社会影响。但是令人唏嘘的是,作案嫌疑人是一名未成年人。(李某某)

据悉,当时该犯罪嫌疑人被当场破获时,其正在盗窃手机。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对今年自四月份以来,先后两次窜至农户家中盗窃的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该犯罪嫌疑人以给予释放,已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未成年人违法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以及判断还不够成熟,有时候就会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对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很多,其中家庭的教育尤为重要,家长正确的引导以及正确的价值观都对其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部分家庭父母均外出打工,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就会缺失,所以也会有不好的结果。希望家长们能够对子女(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教育能够花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能够走上正确的道路。


正经点资讯

第一次看到有关元谋的新闻,原来学过“元谋人”,记忆留在几十万年前,那时候的古猿人。

多次入室盗窃,说明是个惯犯,那就不是“熊孩子”了。笔者理解的“熊孩子”,除了调皮,还有可爱的一面。此孩子个子不小,超出了我所理解的“熊孩子”的范围。



0 1、为什么现在的“熊孩子”越来越多了?

1、熊孩子的产生,最主要的根源在于家庭。现在孩子少,自幼被溺爱,被娇惯,很容易养成自私、任性、怕苦、做事没毅力等习惯。很多家长爱孩子,就是一味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反而忽视了最关键的为人处世的习惯和行为养成上面。孩子在精神上处于”散养”状态,很容易出现野性的一面,成为“熊”孩子。

2、家长是熊孩子的坚强后盾。现在家长的观念都有了变化,“任何时候不能吃亏”,“不要怕,凡事有爸爸妈妈”,有了这样的观念,孩子必然熊。孩子公共场所大喊大叫,跑跑赶赶,别人不能说,说了熊妈妈会呛人;孩子被老师批评,有些熊家长找老师麻烦,老师刚收手机,第二天家长去要;孩子把别人弄受伤了,千方百计总想把责任往学校老师身上推;孩子违法了,总想着帮孩子推脱责任。有这样的护犊子父母,孩子不熊才怪。所以有人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熊爸爸”熊妈妈。

3、学校和社会对熊孩惩处乏力,也是导致熊孩越来越多的重要因素。学校没有开除权,没有惩戒权,熊孩子就可以为所欲为。熊孩犯法,一句“未成年”就足以免去一切刑责,这可以让熊孩无法无天。“防火防盗防熊孩”,网上流传有一句话很有讽刺味道:“我叫熊孩弄死你”,言外之意,熊孩子弄死你就象捏死一只蚂蚁,可以不担责任。

由上可见,产生熊孩的因素复杂,目前是有利于“熊孩”生长的土壤。



02,面对越来越多的熊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

1、作为家长,要转变观念,从以往保障生活上转到重视孩子心理精神层面的教育上来,转到重视孩子品行素养上来。“养不教,父之过”,家庭必须要重“教”。

2、应该赋予学校更多的惩戒权利,应该划定学生违纪红线,一旦触犯,要让学生接受应有的惩罚。

3、应该降低犯罪入狱年龄,随着现在青少年发育年龄提前,随着孩子社会经验越来越足,随着青少年违法犯罪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必要修改相关法律条款,适当降低惩处年限。同时对于不及龄的违法犯罪熊孩,也应该接受相应的其他手段的惩处。



“玉不琢不成器”,犯错就应该接受相应惩罚,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培养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的途径之一。那种一味纵容的大环境,不出熊孩才怪呢。你说呢?


文轩阁

无论是什么人,都要为自已的错误负责,不应以未成年为借口,姑息养奸只会害了他们,也害了别人。道德,法制教育应从学龄儿童开始,让他们从小养成懂法守法的好习惯,认识犯罪的严重后果,堵绝侥幸心理,才能认他们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