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匯汽車、龐大集團、亞夏汽車等國內知名汽車經銷商集團均做出“意外舉動”,引發行業關注。其中,龐大集團擬向廣匯汽車轉讓5家奔馳品牌4S店的100%股權,老牌汽車經銷商亞夏汽車不得不“賣殼”中公教育。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龍頭企業佈局加速,經營不善的企業生存狀況堪憂,汽車經銷商集團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專家表示,未來行業集中度將繼續加強,出現“強者愈強”的局面,留給單體經銷商的生存空間和機會越來越少。
汽車經銷商集團的困境掙扎
5月19日 ,根據各經銷商2017年度營業收入和銷量(含二手車)進行排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18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
位於榜單前十位的分別是廣匯汽車、中升集團、利星行汽車、龐大汽貿集團、上海永達控股、恆信汽車集團、國機汽車、大昌行集團、浙江物產元通汽車集團、江蘇萬幫金之星車業投資集團,收入均在百億元以上。
與去年相比,排名前五的集團並未發生變動。但前三名企業的2017年營業收入差距拉大,第一名的廣匯汽車營收比第二名的中升集團要多出近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上榜的汽車經銷商集團都擁有巨大的體量和較高的營收增速,卻並非所有的經營狀況都值得樂觀。例如,廣匯汽車在2017年的營收為1607億元,是排在第100名的東風鴻泰的57倍,二者差距巨大。
業內普遍認為,汽車經銷商已呈現出兩極化趨勢。
隨著車市低迷,越來越多的汽車經銷商開始尋求轉型和新的盈利模式,汽車經銷商集團之間的併購風潮由此興起。榜單排名前十的廣匯汽車、中升控股、龐大集團等大型經銷商均在加快兼併重組的進程。車經銷商加入到併購或者重組的行列,小型經銷商則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據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秘書長朱孔源預計,未來全國或將有30%的經銷商倒閉。
“國內現在在冊的經銷商中,有不少經銷商的效率都非常低下,整個行業的集中度並不高,因此未來經銷商的淘汰肯定會加速。”電商平臺車風網CEO王作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
廣匯汽車:負債“買買買”成行業龍頭
據“2018年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顯示,廣匯汽車2017年營業收入為1607億元,銷量首次突破100萬輛,排名第一。這也是廣匯汽車繼2016年、2017年奪魁後再度蟬聯冠軍。
自2011年以來,廣匯汽車一直是中國汽車經銷商百強排行榜的常客。有分析稱,通過不斷併購和相應戰略,使得廣匯汽車快速佔領新市場,鞏固龍頭地位。
不過,輝煌背後其實暗藏隱憂。大舉併購、快速擴張也給廣匯汽車帶來了不小的債務壓力。公司近幾年負債率排名行業前列,現金流狀況不佳。
上市後開啟併購之路
自2015年上市後,廣匯汽車就開啟了瘋狂的“買買買”之路。相關資料顯示,僅上市後半年,公司就已收購45家4S店。而據其2017年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廣匯汽車旗下共800家網點,其中包含737家4S店,較2016年末增加78家。其中,超豪華、豪華品牌4S店達到195家,位居寶馬、奧迪、沃爾沃、捷豹路虎、瑪莎拉蒂等豪華及超豪華品牌的第一銷售陣營。
近期,廣匯汽車再次開啟收購模式,將多家奔馳品牌4S店收入囊中。5月14日晚,廣匯汽車發佈公告稱,公司與龐大集團簽署收購協議,約定擬作價12.53億元收購標的公司共全資擁有的5家奔馳4S店。廣匯汽車在公告中稱,通過本次交易提升豪華品牌佔比,將分享一線豪華品牌熱銷所帶來的紅利,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將隨之提升,乘用車經銷商龍頭地位更加穩固。
有證券分析師對閱車君表示,“如果不是通過併購,廣匯汽車很難用這麼短時間就成為行業第一”。在車市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併購是贏得競爭最有效的方式,而豪華品牌是最好的選擇。未來,廣匯汽車併購可能還會持續,其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資本隱憂顯現
然而,大舉收購所帶來的隱憂也在逐漸顯現。2017年,廣匯汽車雖然營收和淨利潤都有明顯增長,但與以往相比,增速有所放緩。
另外,開啟收購的這幾年,廣匯汽車的資產負債率呈較高狀態。2016年,廣匯汽車的負債總額為832.0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4.32%;2015年負債總額為539.09億元,負債率達71.11% ,均高於60%-70%的合理範圍。儘管2017年資產負債率比上年略有下降,但比起其他競爭對手,仍不佔優勢。
同時,廣匯汽車的現金流也並不穩定。2015年,廣匯汽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 55.64億元,同比增長366.91%。2016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3.08億元,同比減少40.55%。到了2017年,廣匯汽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49.9億元,同比增長50.76%。
對於資金情況的不明朗,廣匯汽車方面稱是由於經營規模擴大,財務費用過高,勞務支付和項目支出擴大等因素所致。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廣匯汽車“速成”式擴張帶來的盈利隱患亟待解決,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能否長久保持優勢是對廣匯汽車綜合實力的真正考驗。
龐大集團:賣店求生存
龐大集團2017年營業收入704億元的成績,位列排行榜第四,儘管在整體營收上有不錯的成績,但實際上,這幾年龐大集團的路走得異常坎坷。
最近一段時間,涉嫌信息披露違規遭證監會頂格處罰、2017年年報遭上交所問詢、為回籠資金拋售旗下高利潤4S店等一連串事件的發生,使得龐大集團一再成為行業焦點。
信息披露違規被罰60萬元
5月16日晚間,龐大集團涉嫌信批違法一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了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告知書顯示,根據證監會調查,龐大集團實控人龐慶華、公司涉嫌未如實披露權益變動情況,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未披露自身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調查等違法事實。證監會依法決定,對龐大集團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同時,對其董事長龐慶華處以90萬元的罰款,對相關當事人副總經理武成處、董事會秘書劉中英分別處以30萬元、15萬元的罰款。
而根據龐大集團發佈的公告,公司及相關當事人已決定放棄陳述、申辯和聽證的權利,接受中國證監會擬作出的行政處罰。閱車君瞭解到,目前已經有相關法律援助維權平臺在開展關於龐大集團的索賠案件的徵集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至今,龐大集團已經出現6次信息為規模行業領先的上市公司屢次犯下信息披露違規的錯誤,或歸因於“缺錢”。此次龐大集團受罰,將對公司造成進一步的財務損失。
大規模擴張未助利潤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龐大集團主營汽車銷售服務,於2011年上市。上市後幾年,龐大集團開始進行大規模擴張,經銷店數量猛增。在2011年至2013年,龐大集團發起9起併購,一年時間全國經銷商門店增加了503家。
但大規模擴張並沒有帶來良好的盈利能力。歷年財報顯示,龐大集團一直在虧損泥潭中掙扎,主營業務持續趨弱。
閱車君查詢發現,在上市後第二年,龐大集團淨利潤鉅虧8.25億元。此後在2013年至2017年四年間,儘管總營收有所增長,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對應的淨利潤仍嚴重虧損。財報顯示,2013年至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39.85億、603.15億、563.75億、660.09億、704.85億,同比增長10.71%、-5.74%、-6.53%、17.09%、6.78%;淨利潤分別為2.11億、1.42億、2.36億、3.82億、2.12億,同比增長125.55%、-32.86%、66.6% 、61.9% 、-44.45% ;扣除非淨利潤分別為-0.44億、-2.73億、-3063.61萬、1.95億、-2.09億。
也就是說,自2011年上市至2017年,龐大集團僅2016年扣非淨利潤為正。
而今年一季度,龐大集團業績繼續下滑。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1.23億,同比下滑滑60.82%。
值得一提的是,因上市後不斷擴大規模,龐大集團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2011年至2017年,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1.33% 、85.89% 、86.01% 、81.90% 、80.28% 、81.52% 、78.93% ,平均超80% ,遠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
拋售資產緩解壓力
在近日2018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與創新論壇上,龐大集團董秘劉中英表示,目前賣新車的利潤不足以支撐經銷商的發展。對汽車經銷商來說,利潤主要是來自於服務,包括汽車金融、保險、會員等。無奈之下,為緩解資金壓力,除了不斷融資外,龐大集團只好收縮規模,減少經銷店數量。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龐大集團分別減少78家、125家、68家門店。
5月14日,龐大集團再次拋出資產出售公告,擬向廣匯汽車轉讓下屬五家子公司赤峰奔馳、德州奔馳、唐山奔馳、邯鄲奔馳及濟南奔馳的100%股權。本次交易轉讓價款擬定為12.53億元,全部以現金方式支付。本次交易預計給本公司帶來的收益為6.16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上述五家4S店總資產達12.42億元,淨資產達5.89億元,佔龐大集團總資產和淨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1% 和4.4% 。營業總收入為24.3億元,約佔報告期內龐大集團營業總收入的3.4%。
亞夏汽車:業績不佳被迫“賣殼”轉型
除了併購,隨著銷售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部分汽車經銷商甚至被迫轉型以自救。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成立於1999年的老牌汽車經銷商亞夏汽車最近不得不作出一個決定,“賣殼”要轉型為從事非學歷職業就業培訓服務。
作價185億元置入中公教育
5月5日,亞夏汽車披露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公司擬將除保留資產外的全部資產與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與11名交易對方持有的中公教育100%股權中的等值部分進行資產置換,置出資產作價13.51億元,擬置入資產作價185億元。中公教育作價185億元重組上市,亞夏汽車實控人改變。
亞夏汽車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前,公司主營業務為品牌汽車經銷、維修、裝潢、美容、汽車租賃等。本次交易完成後,中公教育將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公司將轉型為從事非學歷職業就業培訓服務。
“在業績不佳的情況下,‘賣殼’相當於把資產變現,進而有效保障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拿到錢後可以做其他投資。”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對閱車君表示。
近年利潤下滑明顯
據瞭解,亞夏汽車於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安徽省最大的汽車經銷服務商,目前擁有33家4S店,包括奧迪、別克、廣本、東本、豐田、日產、現代等轎車品牌。但上市公司身份並未給亞夏汽車帶來顯著的業績提升,近年來其業績持續下滑,危機顯現。今年第一季度,亞夏汽車實現營收14.38億元,同比增長3.45%,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為1026.36萬元,同比下滑58.51%。亞夏汽車2017年財報也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66.64億元,同比增長1.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345.35萬元,同比增長11.51%。其中,2017年下半年淨利潤僅為3086.1萬元,同比下滑明顯。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亞夏汽車表示是受“國家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導致市場購車需求放緩”的影響。不過,在業內看來,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公司在品牌結構和售後收入上出現了缺陷,與國家優惠政策的取消並無直接關係。
面對巨大的業績壓力,亞夏汽車曾多次嘗試轉型,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直到走向“賣殼”。亞夏汽車方面也曾公開表示,“上市公司業務規模在行業中排名不夠突出,競爭力有限,未來盈利成長性不容樂觀。”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去年發佈的“2017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亞夏汽車位列第42位,與排名前列的廣匯汽車、龐大集團等在營業收入、銷量上都差距懸殊。
到了今年,榜單上已無亞夏汽車的身影。
·END·
閱讀更多 新京報汽車週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