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记录绵阳传统手艺人的传奇人生

“薪火相传”,记录绵阳传统手艺人的传奇人生

传统制笔人的执着:留住笔尖上的手艺

一支笔,一双手,一场200多年的坚守,让制作毛笔这一工艺得以传承。挥洒泼墨间,一笔一划中,笔好才能写、画如行云流水。作为绵阳“炳林笔庄”手工制笔的唯一传承人,从爷爷手里接过这块招牌至今罗松制作毛笔快二十多年,而罗家制笔也延续了整整六代。

在绵阳清真寺旁,有个”炳林笔庄”的小店,二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笔墨纸砚。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面的笔却大有文章。不同于机器化制作的毛笔,店里的为每一支笔都是罗松亲手制作,这也是绵阳惟一一家手工制笔店。

200多年后的今天罗松依旧坚持这份事业,2011年成功的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薪火相传”,记录绵阳传统手艺人的传奇人生

传统手工刻章:继承传统手艺

随着科技的进步刻章的这份手艺似乎已经被机械被取代了,程序一输入就会打出你想要的图案。但是就是在这样快节奏下,绵阳依旧保留着这样一家传统手工刻章的人。

陈才让师傅今年55岁,他出身于刻章世家的一个家庭,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的了,“从我爷爷那辈就开始刻章,爷爷传给我爸爸,我爸爸在传给我,我在传给我儿子,已经有四代人了。”

可谓是薪火相传,代代传承,将一个好的技术传承下去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

“薪火相传”,记录绵阳传统手艺人的传奇人生

一片树叶:演绎不同的艺术

一根树叶、一根草,在别人眼里好像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但是在老人的眼里,它开始大有用处,这正是用来草编的原材料。

“薪火相传”,记录绵阳传统手艺人的传奇人生

草编,是民间广为流行的手工艺,编制手法多样,产品形态也极为丰富,赵群珍的涪城鲜草编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6月被公布为涪城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根根树叶,草叶在赵老的手里被编制的栩栩如生,多年来赵老用新鲜的综树叶编制成我们生活中的小昆虫、蚂蚱、小动物等,这些都是赵老的作品。

“薪火相传”,记录绵阳传统手艺人的传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