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發生暈針暈血了怎麼辦?

臨床案例

患者發生暈針暈血了怎麼辦?

什麼是暈血暈針呢?

暈針、暈血,即患者對出血、接受穿刺注射或受到損傷感到極度恐懼,出現全身不適症狀,嚴重者甚至發生暈厥。

暈血、暈針的原因有哪些?

1、心理因素:精神心理因素是患者發生緊張恐懼、疼痛過度敏感等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暈針、暈血的主要原因為患者過度恐懼與緊張造成的。由於心理恐懼、情緒緊張,使迷走神經興奮及亢進,內臟器官血管擴張,引起心率緩慢、心肌收縮無力,致使大腦供血不足,導致血管性暈厥。

2、機體狀態:一般情況下靜脈採血都是在上午空腹進行,在陌生的環境中經過排隊、掛號後,患者或體檢者大多已經飢餓、體力不支,血糖下降,這樣就使得機體處於應急狀態,引起短暫的血管擴張,外周阻力降低,腦血流量減少,出現頭暈、眼前發黑、全身冷汗等暈針、暈血的現象。

3、年齡:相對於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更易發生暈針、暈血。中青年群體的心理反應性較敏感,對疼痛的感覺也更加敏銳,從而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導致痛閾降低。

4、體位因素:靜脈採血患者一般為坐位,使下肢肌肉及靜脈張力低,血液蓄積於下肢,迴心血量減少,導致心輸出量減少,收縮壓下降,影響腦部供血,引起腦組織缺氧,發生暈針、暈血。

患者發生暈針暈血了怎麼辦?

暈血、暈針的主要臨床表現

前兆症狀:頭暈眼花、心慌噁心、四肢無力、出虛汗等,如果有這些感覺,就要意識有暈血、暈針的可能。

發作的時的症狀:瞬間昏倒,可短時間內出現不省人事、臉色蒼白、四肢冰冷、血壓降低、心率減慢、脈搏細弱等情況,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出現抽搐、大小便失禁。

一般情況下,暈針或暈血會持續 3~5 分鐘,之後慢慢恢復意識,四肢變暖,臉色紅潤,心率、血壓恢復正常,只是仍會感覺全身沒勁兒。

暈針、暈血的預防

1、營造和諧舒適的就診環境,保持室內整潔,空氣流通。

5、打針或抽血之前,可以選擇半躺或直接躺下,這樣有利於全身肌肉的放鬆,也可以在發生暈針或暈血時及時躺下。

6、打完針或抽完血以後不要立馬起身,以免暈倒摔傷,靜坐或躺著休息一會兒,可以喝點溫開水或糖水。

7、有暈血、暈針史的隨身帶溫水或糖水,有先兆或者不舒服的時隨時飲用。體檢部門常規備糖塊及溫水。

患者發生暈針暈血了怎麼辦?

發生暈針、暈血怎麼辦?

2、患者一旦發生暈厥應立即將患者採取平臥、頭偏一側,將頭部位置放低,以增加腦部血流灌注;給予氧吸入,增加腦部的供血、供氧;

3、暈厥後,鬆解衣釦、腰帶以利於保持呼吸通暢,同時要保證室內通風,必要時注意保暖;進行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迅速建立靜脈通路。

參考文獻

1、李豔紅.靜脈採血對象暈針、暈血的原因與護理干預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雜誌. 2017 年第 4 卷第 87 期

2、徐婷婷. 靜脈採血對象暈針、暈血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 醫療裝備.2017年4月第30卷第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