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

中华民族,向来都是以孝顺父母为最重要的道德标准。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一种责任,赡养父母是我们的义务。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反之,不孝敬父母的人,我们都会唾弃,一个拥有亲情的人是幸福的,一个模式亲情的人是可悲可恨的。我们不管是求职也好,交际也好,都会以这个人孝不孝顺父母作为我们选择的重要标准。

百善孝为先,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品德形成的前提,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在人的一生当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为了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赡养父母都做不到,谁又会相信他,与他打交道呢?

百善孝为先,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

常言道“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很多儿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敬,凡事都像着父母。然而,结婚了,面对自己的公公婆婆,则来了个大拐弯,不仅不愿意和他们一起住,一起吃,还会怨恨他们。从不给公婆买东西,即使买,也会没声好气的甩给他们,就像他们上辈子欠了她的一样。公婆有一些做得不和自己心意,便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公婆好心好意做的一点事情,不但得不到善意接受,甚至还会遭来埋怨。对于公婆经常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所以,关于婆媳关系的话题便铺天盖地,吐槽婆媳关系的人大有人在。而自己的孩子大多都会看在眼里,这样的事情,有没有想过自己老的时候?

百善孝为先,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

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能孝敬父母的时间是一天一天地递减,如果不及时行孝,会徒留众生的遗憾。孝敬父母不仅要保证他们的物质生活无忧,还要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现在很多老人,虽然子孙满堂,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儿女因为工作等缘故几乎都不在父母身边,平时也很少见面,在感情上很渴望能与儿女团聚。日子虽然过得殷实,但很多留守老人都觉得不幸福,常感到孤独寂寞。因此,更要称他们还健在时,多陪陪在他们身边,多孝顺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唠叨。

百善孝为先,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

父母与儿女之间注定成为不了朋友,但可以像朋友那样去交往。在他们的观念上与我们年轻人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歧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因为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希望自己之女更好。再者,我们要多提倡长辈与晚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尊重,在观念上要相互磨合转换。传统的观念中也会有一些优秀的思想,值得我们年轻人去深思借鉴。

百善孝为先,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

老人越老越像小孩,俗语说的“老小孩”。他们的心与儿童的心是一样的脆弱,老人的自尊心随着年龄增长,会变得很强,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自己就要被年纪淘汰,怕被抛弃,怕自己在儿女面前一无是处。所以,不要去顶撞老人,他们年轻的时候被人顶撞几句是不会放在心里的。而到老了,进入了弱势全体,他们生存的第一价值是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不要为了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更不要对老人发脾气,增加老人的心理负担,要多理解,多宽容,多退让。还有一条,就是要让老人觉得自己依然还是子女的依靠,即使你懂得一件事怎么做,但还是会请教老人,老人老了就会有被需要的心理。

孝敬老人,就让老人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作为子女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代替老人的想法。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善待父母,不仅是为了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