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孩子睡前做了这三件事,孩子不仅长高长好还更聪明

朋友小莉曾向我吐槽她陪4岁女儿睡觉问题。她说:每天晚上都要从9点开始陪娃睡觉,往往陪到11点了还不睡,陪得她头都痛了,孩子却依旧生龙活虎或者各种闹腾。每天的结局都是她一定要把孩子吼哭,孩子哭累了才睡着了。

小莉自己当然也知道这个方法是不对的,可是她不知道她还能怎么办?

你在孩子睡前做了这三件事,孩子不仅长高长好还更聪明

一、每天优质的睡眠对于孩子来讲,都有哪些好处呢?

长高:促进身体发育。

身高除了有我们遗传基因外,还和睡眠、饮食、运动、情绪等因素息息相关。人体大部分的生长激素分泌都是在晚上睡眠时间里完成的。而良好的睡眠是分泌生长激素的前提条件,也是对身高其它影响因素有着深远的影响。

长好:恢复精神活力

孩子似乎一整天都是精力无限的样子。但是,我们需要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能动能静,才是最好的精力管理。充足的休息时间促进身体发育的同时,提高了孩子的免疫力,也保证了新一天的活力。

长聪明:促进大脑开发

睡眠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夜晚拥有充足的睡眠的孩子白天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专注,也更有意志力,他可以更开放地接受新的信息并进行更深度的思考。

你在孩子睡前做了这三件事,孩子不仅长高长好还更聪明

二、优质睡眠如此重要。那么,到底是哪3件事情,有利于让孩子拥有更优质的睡眠呢?

1、睡前控制进食量

很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觉得睡前孩子一定要吃得饱饱的,孩子才能长胖。殊不知,这样的长胖需要付出代价。肚子吃太饱,孩子入睡就相对比较难。很多人吃完夜宵就有这样的经历。对于孩子来讲,肠胃有东西更不容易产生要睡觉的感觉,同时他可能因为需要喝水等等原因而延长入睡时间。入睡后肚子太饱也会加重孩子睡眠中的肠胃负担。因为原本睡眠时间是全身器官内脏休整的时间,如果肚子太饱,肠胃就得继续工作。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把晚餐吃饱,餐后可以适量吃点水果,睡前2小时尽量都不吃任何零食,包括牛奶!

你在孩子睡前做了这三件事,孩子不仅长高长好还更聪明

2、建立规律的睡前程序。

建立规律的睡前程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以及自主入睡的良好习惯。

一般晚上的时光这样度过:

  • 6:00-7:00:完成晚餐。

  • 7:00-8:30:亲子陪伴时间:玩玩具、画画、跳舞、看电视(限时20分钟左右)整理玩具或其它物品等等。

  • 8:30-9:00:刷牙洗脸洗澡。

  • 9:00-9:30:上床,睡前故事,入眠。

每个家庭都可以有自己家庭的时间安排。但是这里要提醒的是,对于学龄前儿童,越早睡越好。

晚上设两个闹钟,一个洗漱闹钟,一个上床闹钟。这个闹钟既在提醒爸爸妈妈,也在提醒孩子。因为,孩子能否尊重这个闹钟的提醒,就要看爸爸妈妈是否尊重这个闹钟的提醒,能否做到闹钟一响就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做这个时间段应该做的事情。

你在孩子睡前做了这三件事,孩子不仅长高长好还更聪明

3、陪伴孩子安心甜蜜入睡的秘诀:全身心的陪伴。

回到开篇时小莉的问题,后来她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她去上了一些家长课程后,一个她很爱戴的老师问她:“你陪孩子的时候,你脑中的想法是什么?”

小莉不假思索地回答:“让孩子快点睡呀。”

老师微笑地看着她:“这就是问题所在。”

小莉回家后想了很久才想明白老师的意思:陪伴孩子就是为了陪伴孩子。多少人一边陪着孩子,一边拿着手机刷各种信息。看似陪在孩子身边,专注力却完全放在手机上。

你在孩子睡前做了这三件事,孩子不仅长高长好还更聪明

我们看得到孩子脸上的表情吗?感受得到他内心的情绪和感受吗?

很多孩子迟迟不愿意睡去,只是因为他想多一点爸爸妈妈的陪伴。而他却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真心地陪伴,于是,爱的容器永远装不满,孩子能做的,就是延长入睡时间,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

小莉说,她那天想通了之后,晚上就把手机放在客厅,一到时间就开开心心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躺在身边,等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孩子自己就睡着了。

当然有的孩子刚开始不适应,甚至哭闹,我们要狠下心,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这个点是我们约定的上床时间,要睡觉了。多重复几次,孩子也就习惯了,记住,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都是我们允许的,如果我们态度够坚定,孩子自然也会遵守规则。

你在孩子睡前做了这三件事,孩子不仅长高长好还更聪明

这篇文章以及小莉的故事对你有所启发吗?你和你孩子曾发生过哪些好玩或纠结的睡眠故事呢。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为了帮助更多的爸爸妈妈解决育儿问题,成立了父母互帮互助群,大家在里面交流育儿经验,如果想入群,可以联系lypzhj小助理,耐心等待,她会拉你入群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