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玩手機,最傷的不是眼睛,這些問題家長要重視

早上帶娃去打疫苗,看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們在排隊的時候,剛好有一個小男孩打完出來,哭的撕心裂肺的,家長急忙安撫他,他媽媽讓他爸爸快放動畫片。小男孩拿著手機哭聲一下子就停了,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看。

學齡前兒童玩手機,最傷的不是眼睛,這些問題家長要重視

現在的爸爸媽媽完全把手機當成帶娃神器了,孩子不吃飯給手機玩,孩子哭鬧給手機玩,孩子不睡覺給手機玩,導致很多學齡前兒童還沒開始上學就早早地帶上了眼鏡。學齡前兒童玩手機,最傷的不是眼睛,這些問題家長要重視。

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學齡前兒童玩手機,最傷的不是眼睛,這些問題家長要重視

英國倫敦大學研究者們曾經在網上對全球715位3歲以下孩子的家長進行了孩子觸屏電子設備使用情況及睡眠狀況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越久,晚上的睡眠時間就就越短,白天睡得就更久,入睡也需要的更長的時間。

學齡前兒童玩手機,最傷的不是眼睛,這些問題家長要重視

學齡前兒童大腦的發育,包括智力、認知功能等,在晚上睡覺時發育最為活躍,如果長期睡眠受影響,孩子就會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注意力難以集中種種表現。而且孩子生長髮育所需的生長激素約有70%都是夜間深度睡眠時分泌的,睡眠時間減少,生長激素分泌量就會跟著下降,長期以往,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

學齡前兒童玩手機,最傷的不是眼睛,這些問題家長要重視

肖肖是個6歲的孩子,他每天都要定時跟小夥伴約著打遊戲,每次一開始玩就熱鬧得不得了。可是平時肖肖總是一副寡言少語的樣子,碰到人了也不會叫。經常不屑於跟同齡小朋友玩,覺得他們都是小屁孩,所以肖肖在小區裡都沒有什麼朋友。

學齡前兒童玩手機,最傷的不是眼睛,這些問題家長要重視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習慣通過文字或者其它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想說的東西,面對著一方小屏幕,可以暢所欲言,但是真正到了面對面要和別人溝通的時候,卻發現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他們的社交範圍也很窄,不願意出門結交朋友,只想把自己鎖在小小的屏幕中,這樣的孩子長大了,社交能力也會很差。

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學齡前兒童玩手機,最傷的不是眼睛,這些問題家長要重視

孩子還不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而網上的信息層次不齊,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曾經看過報道說,一個小夥子因為相信自己死了也能滿血復活,於是跑去自殺。孩子天真善良,更容易去模仿一些危險行為,他們不知道這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只是貪圖好玩。過度模仿就會做錯事兒,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爸爸媽媽還是要小心的。

學齡前兒童玩手機,最傷的不是眼睛,這些問題家長要重視

學齡前兒童玩手機,最傷的不是眼睛,這些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

注: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