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名著修行自己

阅读经典名著修行自己

阅读经典名著修行自己

文:郑贝莉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法国伟大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一位德国音乐家从出生到辞世的整个人生,并介绍了当时欧洲的社会风貌。我被书中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但对有些内容还是不太理解。为了读透这本书,我打算再用两个月的时间重读,慢慢地体会书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记得在图书馆初次遇到又老又旧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时,我没有阅读的冲动,随手拿起,又随手放下,逛了几排书架,还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其实,在我心底还是惦记着《约翰-克利斯朵夫》。当时对它的第一感觉是太深奥,我应该读不懂,但是,心底又在不断地说服自己要有勇气去阅读经典名著。最后,毅然决然,不再多想,走过去拿起《约翰-克利斯朵夫》就回家了。

一直记得在读书时期一位老师曾说过的话:我们要多读书,读一本没用的书总不会有坏处,而能读到一本有用的书对我们来说受益匪浅。在以前,我不能明确地判断出哪些是无用的书籍哪些是有用的书籍。记得一位美国作家说过,她小时候看书规定自己不准挑选书籍,无论什么类型的书都看,从图书馆A类书籍一直往下看,看到Z类书籍,这样才能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我曾效仿她的这种阅读书籍的方式,但是借来的书籍对自己来说还是枯燥无味居多,即使凭借意志力逐句逐字地阅读,啃完了还是感觉似懂非懂,感觉没什么收获。

阅读经典名著修行自己

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和世界名著为什么能流传千古而不衰?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名著之所以能称为经典,自有它的价值所在,它们经历了几百年的洗礼,是一代代人从所有书籍里提炼出来的精华。而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没有必要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去阅读杂书,想通之后我决定往后主要阅读经典名著。这几年,我读过我国名著《红楼梦》《水浒传》和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飘》《安娜·卡列妮娜》《佳丽妹妹》《复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茶花女》等等,这些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闲暇之时我会细细回味。

曾经我不喜欢的世界名著,我会强迫自己逐句逐字地阅读,读完了,我虽然似懂非懂的样子,但我会收获成就感,然后我又会强迫自己去阅读另一本世界名著,我让自己总在世界名著里转悠。渐渐地,我被同化了,我把阅读世界名著当成一种习惯了,养成习惯之后,不知不觉中我喜欢上了阅读世界名著,一日不读便感觉浑身不自在。这个时候如果再拿起一本杂书,我会感觉无聊透顶。

阅读经典名著修行自己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随着我阅读世界名著的增多,我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不再爱看肥皂剧了,每天爱看窦文涛主持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圆桌派》。每天清晨为了听朗诵而早起十分钟,即使有事忙到深夜我也要坚持运动40分钟、阅读书籍30分钟。即使身处吵闹的环境里,我内心依然能平静似水,依然可以集中注意力阅读书籍。同时,我的感情变得越来越丰富了。在仰望蓝天白云时,我会感觉舒畅而愉悦;看一片黄叶从树上慢慢飘落下来时,我会伤感得落泪;还有,为行人的一个善举而感动不已,为某人的凝眸一视而心跳不止......我把自己的心打开,尽力去感受这个美好而丰富的世界。

静默独处时,我并不觉得孤单,我会阅读书籍、思考。有的时候我会思考我们为了什么活着?我们该如何活好这一生?出生,吃喝拉撒,上学,工作赚钱,买房买车,结婚,生儿育女,每个人都按这个程序下来,最终都会闭上眼睛为这一生画上句号。人的一生就只是这样过吗?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只是在走这样的程序,我希望我的一生能过得有意义一些。为此,我不停地读书。读一本世界名著,我的灵魂就旅行一次,读多本世界名著,我的灵魂就可以进行一次环球旅行。在灵魂的旅途上,我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体会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经历前人所经历过的思想。这,使我柴米油盐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滋润了。

阅读经典名著修行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为了死亡而活着,是为了让人生这个过程变得有意义一些而努力活着。

人的一生,就是一次修行自己的旅程,而阅读经典名著能给予我们修行自己的原动力。

让我们每个人都放下手中的手机,放下浮躁,拿起经典名著,阅读经典名著,予内心一片清净吧。

阅读经典名著修行自己

郑贝莉,广东连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