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忠|世界屋脊生长的美味——藏猪

本期专家

王凤忠|世界屋脊生长的美味——藏猪

王凤忠

博士生导师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主任。

王凤忠|世界屋脊生长的美味——藏猪

藏猪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猪种,是我国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也是我国国家级重点保护品种中唯一的高原型猪种。藏猪长期生活于无污染、纯天然的高寒山区,具有适应高海拔恶劣气候环境、抗病、耐粗饲等特点。

野猪出没?可能是藏猪!

走进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山上时常会出现一群群猪的影子,它们的体型、头、毛色等与当地野猪很相近,部分成年公猪较长的獠牙酷似野猪。它们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原型猪种、我国唯一的放牧型猪种——藏猪。成年藏猪大都自然生长两年以上,即使成年,藏猪平均体重也不会超过50公斤。在工布江达县,随处可见满山遍野跑的藏猪,个头虽小,它们却都已经成年了。

王凤忠|世界屋脊生长的美味——藏猪

世界屋脊生长的美味

藏猪的放养栖息地要求有较为丰富的地表水,较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孕育出丰富的饲料资源。藏猪肌肉纤维特细,含脂肪多,肉质细嫩,皮薄、胴体瘦肉比例高,香味浓,360日龄育肥猪背最长肌含水分71.4%、蛋白质18.9%、脂肪8.3%;肌纤维直径58.6微米;每克干肉发热量6376卡,板油碘价值55.5,是营养价值极高的绿色食品,受到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藏猪好吃肉难寻

随着西藏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内地省份众多消费者开始认识藏猪肉。但由于藏猪生长周期长,西藏当地的产量有限,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市场供应能力。

(1) 猪种的标准化问题

由于藏猪生长周期长,西藏当地的产量有限,藏猪虽具有种质资源,但若保护不力,便没办法做出高端产品。作为我国唯一的放牧型猪种,藏猪的规模化养殖是一大问题。

(2) 走出去问题

目前国内市场藏猪产品以冷冻肉为主,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单一的产品形式极大限制了藏猪品牌推广及企业的发展。藏猪产业作为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农牧业特色产业,要整合力量、重点突破、迈开步子,加快推进藏猪产业升级发展。

王凤忠|世界屋脊生长的美味——藏猪

冷鲜肉亚冻结贮藏保鲜技术
留住藏猪美味

众多省区商业人士陆续从西藏引种到内地养殖,由于环境、饲料和饲养方式的变化,其独特的肉质特性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西藏本土藏猪肉原有的风味也随之消失。西藏本土发展藏猪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团队对藏猪猪肉品质特性、挥发性风味物质、滋味物质等进行了分析,并研发了冷鲜肉亚冻结贮藏保鲜技术。

原料肉亚冻结贮藏最适温度带是-6℃~-12℃,贮藏期最短可达84天,最长可达168天。亚冻结贮藏过程中,原料肉肉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程度显著低于4℃和冰温贮藏肉样,有效减缓贮藏过程中蛋白质的氧化变性。

定量卤制,藏猪产品问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团队研制了中式肉制品定量卤制技术。定量卤制工艺根据酱卤肉制品的风味、口感、色泽等品质要求,在真空滚揉机内通过物料与复合液态调味料(卤制液)的精确配比,实现物料定量风味调制,通过干燥、蒸煮、烘烤,实现无“老汤”定量卤制。

通过定量卤制专用调味料调制,在确保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能调味、调色、抗氧化、防腐于一体,实现酱卤肉制品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

目前,科学家已自主开发出7款藏猪产品,分别为酱卤藏猪肘、酱卤藏猪肉、酱卤藏猪脸、酱卤藏猪肝、酱卤藏猪耳、藏猪肉培根及藏猪肉酥。

王凤忠|世界屋脊生长的美味——藏猪

专家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