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也有石窟?太原龙山石窟有尊卧像,据说是祖师爷王重阳!


太原龙山为吕梁山支脉,前连悬瓮山,西接天龙山,位于太原市西南二十余公里处。这是地面上被平地所围绕的具有较大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而凸起的地貌区。

龙山主峰极顶,有元初大道人宋德芳主持重建的昊天观,观址东侧,有石窟八洞,龙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道教石窟群。龙山道教石窟,主要开凿于元太宗六年,大道人宋德芳主持营造。

龙山石窟外部。

山石窟规模虽不大,但雕凿技术奇特,面型方圆。衣饰沉厚,线条简练,风格粗犷,生活气息浓郁。我国石窟造像多为佛教题材,此窟甚异,内容全为道府诸神和立门列祖,截至目前所知,尚属海内孤例,亦可称之为元代道教雕像的代表作。

第三窟为卧如龛,高215厘米,深342厘米,窟内左右雕碣龛各一,正面雕一长方形高台,台上侧身卧像一尊,头东足西,左手拂腮而卧。这里相传是“披云子卧化地”,老者也由此被认为是宋德芳卧像。不过也有认为是祖师爷王重阳。

此窟为虚皇龛,窟平面圆形。上图中的侍此身披道袍,姿态谦逊,毕恭毕敬。

上图是第六窟,被称为披云子自赞龛,源于窟中题记:“披云自赞”。塑造了宋德芳与门人李志全、秦志安讲经论道的场景,靠西壁面开圆拱门,一妇人手持书卷,欲踏进门来。此为元代“妇人启门”雕像。

上图为六窟顶部,可以看到部分彩绘与雕刻已经剥落,但仍可见绘工的精湛技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