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邊、蒼山腳!一個埋藏的文明,一段沉睡的記憶

一說起祖國西南 ,想必都能想起麗江大理。這一個逝去的古國就發源在雲南大理 洱海附近的一個縣城—巍山。俗話說因為有水才能有生命,洱海養育了這個文明古國。南詔國大概存在了接近三百年。當時的南詔國還是和他老大唐朝一樣是君主制,但他卻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初期的君主國家。和那會的唐朝君主制較為差距明顯,也就決定了它的疆域不能有多大,祖國西南的雲南全部、貴州、西藏、緬甸、越南部分地區。也就是當時唐朝的附屬國之一

南詔國剛開始其實就是六個大部落中的一個較為小的部落,位於眾多部落南邊。於是就有了南詔國之稱。但是南詔國的建立卻也離不開唐太宗的支持 ,在唐朝的幫助下有了這個原來的小部落開始了自己的擴張之旅,也建立了洱海邊的第一個國度。洱海邊、蒼山腳!一個埋藏的文明,一段沉睡的記憶

  • 大家可能覺得在南詔國的信仰可能就是女媧等道教、信奉神佛啊!畢竟在《仙劍》中南詔國就是女媧一族的後人,但是事實上是卻是佛教的聖地之一 。和西藏一樣信仰的都是佛教密宗!以至於現在的大理雞足山還是國內眾多信徒的聖地。在南詔國的歷史上最多的就是就是戰爭,畢竟奴隸社會缺少經濟,而且貴族的利益決定了國家的方向。由剛開始的和部落裡鬥.到和吐蕃等國家鬥,導致自身的國力損失較大,到最後的被唐朝除掉。

  • 但是當時的南詔國戰鬥力挺強的。背靠蒼山和洱海也屬於天時地利。並沒有被當時對他虎視眈眈的吐蕃國以及獅子國所打敗。並在天寶戰爭中擊敗唐朝,最終並幫助在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穩定了自己的局面。並沒有被滅國

    對於唐朝南詔就是一個又愛又恨的臣子。

  1. 在唐朝的幫助和影響下,南詔國形成了一個自己的名族—白族。這是一個相對來說和漢族的基礎上承載了南詔文明的名族。所以導致白族的文字有一定程度上漢字得痕跡。同時對於當時西南一片的文化 ,社會文明的進步給了一個安穩的環境,同時對於邊陲重鎮來說 對於其他國家傳播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有一定的意義

    但是任何國家的發展總有到後期的一天,到後期的南詔卻開始了膨脹。對於唐朝沒有那麼忠心了 。在它最後一個王(舜化貞)手裡,內憂外患下。最終另外一個——鄭買嗣的崛起。徹底滅亡了這個接近三百年的古老國家——南詔。但是一個國家的崛起必將是其他國家的倒下。這也許就是一個歷史的選擇。洱海邊、蒼山腳!一個埋藏的文明,一段沉睡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