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蕾力cp”涉嫌过度诱导,这个锅平台方要背

近期,有几篇聚焦“蕾力CP”的文章流传甚广,认为其存在错误诱导行为,并将矛头指向制作方湖南电视台。19日@爸爸去哪儿 出面回应,但舆论争议仍持续不断。清博舆情(web_idea)通过分析制作方的“错”与“锅”,指出令妈妈群体及广大网民对此惶恐难安的原因。

表 聚焦“父女CP”的几款爆文

对“蕾力CP”进行监测,发现网民的负面情绪高达73.25%,正面仅4.75%。

热门主题词显示,“蕾力CP”被认为是错误范例,节目对儿童“隐私”缺乏得当保护,存在一定社会“风险”。

制作方的“错”

《爸爸去哪儿》第四季自播出后,董力、阿拉蕾便长期霸占热门,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舆论质疑,越来越多的网民将这对“父女”解读出“CP”的意味,而“蕾力”相关的微博评论及搜索画风更完全跑偏。

其中湖南台被部分舆论称为“蕾力CP”的始作俑者,且与制作方的刻意引导不无关系。如为了节目效果,11月4日,@爸爸去哪儿 的官方微博发布宣传图片,称“高能预警,请注意,今晚蕾力父女又要虐狗啦!”

后电视台播出阿拉蕾自述要嫁给董力的片段,也是无形中引出“蕾力cp”的诱因。后期进行节目宣传时,芒果TV一主持人甚至诱导提问阿拉蕾:“你想当董力爸爸的女朋友对不对?”阿拉蕾回复“对!”

该采访视频后不断在网络传播并发酵,随后#阿拉蕾说要嫁给我#、#想当董爸爸女朋友#、#长大后我要嫁给你#等原本较热的话题再次甚嚣尘上,截至11月21日下午16时30分,#阿拉蕾说要嫁给我#的话题阅读数高达5651.6万,#想当董爸爸女朋友#话题阅读数也高达4924.3万。

此外,还有舆论表示,除了节目组渲染推广,董力本人也难辞其咎。说一次可能只是玩笑,但是实际上这名运动员在各种采访、商业活动公开场合也在反复提及“情侣”话题,说到“择偶标准”“喜欢女生类型”时,全都回答阿拉蕾。

而网络舆论对该节目最为诟病的一点是,部分镜头不打马赛克。如11月4日播出的节目中,阿拉蕾大半个肩膀裸露在镜头面前,长达20秒,且节目中还出现了董力向阿拉蕾索吻、帮其脱衣共睡一张床等镜头。

几大帮凶

媒体哗众取宠标题党

任何热点事件的曝光,都会引发无良媒体及营销号的追捧,尤其是部分自媒体,为了追求高阅读数,常常哗众取宠,且采取标题党的手段,恶意渲染。“蕾力父女”火爆几大社交媒体后,《看了董力阿拉蕾,真的是自己的媳妇自己养大啊》、《阿拉蕾动不动表白董力,父女Cp,虐狗虐的不行》、《阿拉蕾再度实力撩爸 要做董力女朋友》等文章“横空出世”。类似的文章均存在恶意诱导、渲染的性质,更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值得警惕。

儿童性安全教育及保护落后

涉事节目最初引出“蕾力cp”的概念,初衷应该只是为了节目效果,吸引粉丝的关注,但却未预料到后期,引发如此大的舆论波澜,网民看了该节目后,纷纷上升到性教育的高度。@女童保护 的官方账号甚至表示:“‘爸爸去哪儿’这样有全国影响力的亲子节目,可能对全社会尤其是孩子们造成广泛误导,对儿童防性侵教育而言更是打破了基本底线,充满了错误示范。”

@女童保护 的言论源于我国性教育的落后及相关法制制度的不完善及匮乏,学校不教,父母不知如何启齿,没有人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年幼的孩子们也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舆论担忧,如果再加上大环境的不良引导,真的让人忧虑,孩子们的未来怎么办?

负面亚文化衍生的不良导向

互联网的普及引入了大量动漫文化,催生了一批网络写手,ACGN(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作品在华语文化圈中具有强大影响力,这种纯娱乐商业化运作的网络文化产物以用户隐秘心理需求为导向,部分内容有违公序良俗,违背传统意义上的伦理价值观。

@中国青年网 文章《“蕾力CP”引争议 “问题在于节目导向和CP粉”》中指出,“关于‘蕾力CP’、‘蕾力夫妇’的‘恋爱’视频、同人文早已在网络上疯传,在“蕾力吧”和B站上都有相关内容,社会舆论污浊之气呈现蔓延之势。”

类似的亚文化信息若在网络时代随意自由生长,不仅存在一定风险,还可能反向主导大众文化,并对社会价值观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网络不良信息流窜

今年3月,@林妙可 发布图文微博称“替服务员抻面”,引发大量污秽评论,当晚@林妙可 再发微博希望新浪介入对不良信息进行管制,“对人身心、健康有害的言论就应该根除,不准他在网络生存,不准他污染网络空气。新浪你能做到的。”

▲ 图片来源《李开复讽林妙可独裁:“吃林妙可下面”属言论自由 要包容》

个体在进入网络公共空间参与议题讨论时,应该有基本道德底线,坚守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且考虑个人言论是否会构成污蔑、诽谤、曲解?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蕾力CP”的始作俑者和主要推动者更可能是部分喜好YY的网民,为了满足个人对“父女式”恋爱关系的憧憬,将董力阿拉蕾父女情深歪解为CP爱恋。平台渲染固然可恶,但商业化媒体以结果为导向,必定是以迎合受众喜好为主,如此大力的渲染强化“蕾力CP”的行为,也应被谴责。

部分网民素质欠缺、公德心不足、恶趣味满盈可能是网络不良信息流窜的主要原因,媒体平台和有关监管部门需要及时介入,对不良信息进行坚决根除,造成广泛负面影响的诽谤性言论需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即不仅从节目制作的源头上制止不良诱导信息的传播,从网民的角度而言,需注意公共场所言说的边界,以此来降低对当事人的身心伤害。

总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