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甘谷方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语言的精髓。古老的传统文化,基本上都是从古人口头祖祖辈辈传承而来,却少有人记录,使其落在纸上成为文字。

最美的语言在民间,最深的智慧在乡间。甘谷方言 ,属中原官话秦陇片,实非甘谷一方之言,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北部,包括天水市甘谷县全境,武山县、秦安县部分地区,定西市通渭县的部分地区。甘谷方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探究甘谷方言,实际上就是探究甘谷人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传统。从而用家乡方言讲述家乡故事(比如姜维和浆水由来的典故),展现“华夏第一县”的文化自信。

五年前的腊月,我脖子上挂个相机,到村里排练秧歌的摊子上随拍。村戏的秧歌词儿,几乎都是手抄本。有一小姑娘,在排练中遇到一颗生字,遂掌着秧歌本子,到头人(为庙会负责村戏的人)跟前问询。头人对着我,扬了扬下巴:“那有个戴眼镜的大学生,你去问他。”于是,小姑娘把秧歌本子举到我眼前,我瞄了一眼“歘”字后,频频研着额头,口里胡打呜䏀,最终丢下一句:“我也认不得!”引得村民哄堂失笑。

再后来,我为撰写《饥饿记忆|我的母亲口述》一文,用手机录下了母亲讲述饥饿史的古言语音。当回到涿州,在案桌摊开稿纸,准备把语音转换成文字时,才猛然发觉,要把方言土语转换成文字,太不容易。

鉴于以上种种,我开始关注土语。关注久了,遂萌生一小念,就是根据自己乡土文学的阅读积累,整理收集50条好玩的方言土语,自娱,也娱他人。不料想一时兴起,没刹住笔,一口气写下200余条。最终,筛选留下了120条,以飨读者。

笔者在选词时,也单是以人们口头常说而不常写的土语字词为主,旨在把口语文字化。收集整理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典籍文献,尽可能做到词有所出,语能达意。对于部分一词多写的字词,进行了精筛细选,力求使文字相对准确。比如“溏土”一词,作品书籍中就有塘土、塘土、和趟土等多种写法。但收录“溏土”写法,笔者认为贴切生动,意蕴更浓。又如“泶(xue)顺”,也有词典文献中写为“邪顺”。尽管《广韵》中如是注释:“邪,不正也。”然而,无论从写法上,还是发音上,似乎都有点牵强,不及“泶顺”的意境幽长,故在收集中进行了必要的取舍。另外,对于文献中解释欠说服力的字词,也未加收藏。比如书籍中有:“挝(kuo),用细的竹木条打人;摅(lv),用绳子、皮条等打人。”如是等等,不一而语。由于笔者是枚理科男,才学疏浅,不尽人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老乡游子们批评指正。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山村,终究会沦为废墟;故乡,也终将会成为一个符号。方言土语,也注定被后人淡忘。整理方言土语,仅为家乡父老乡亲和身处异乡的游子们,提供一点饭后茶余的话题,而已而已。

1. 耩子(gang zi)—— 西部农村一种耕地的工具。

2. 碌碡(lu chu)—— 一种用以碾压的畜力农具。

3. 馇面——是指豌豆面或扁豆面,如馇面饊饭;另外,给猪喂食也叫“馇食”,马克《夫妻识字》:“刘二,我问你,你把咱猪食馇上了没有?”

4. 打醮(jiao)—— 求福禳灾的一种法事活动。《红楼梦》第29回:“一时凤姐儿来了,因说起初一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遂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

5. 嘈(cao)人—— 指胃部难受,不舒服。《西游记》第27回:“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

6. 发引—— 俗称出殡,即将灵棺从家里抬到坟地里去埋葬。《红楼梦》第12回:“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铁槛寺后。”

7. 匾子(pia zi)——《关中方言大辞典》:“一种熬茶的器具,形状圆筒形,上小下大,底子约碗口粗。” 《广雅》:“匾榼谓之椑。”《汉语大词典》:“椑,古代一种扁圆形的盛酒器。”

8. 溏土——是指地面上的虚土。雪漠《一个人的西部》:“沿路有很多土房子,有很多扬着溏土的小路。”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磨掉多少代生灵路上才能起一层薄薄的溏土,人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

9. 仰尘——指天棚,天花板。《醒世姻缘传》:“他催着晁夫人把那里间重糊了仰尘。”

10. 墼(ji)子——把湿土放在模子里制成的长方形土块,用于盖房子盘炕等。

11. 孤拐

——常指脚踝骨,脚腕两旁凸起的地方。严歌苓《灯光里的三个女人》:“棒子够不着,先从孤拐打起,打到膝盖骨。”

12. 瘊子——疣的一种,皮肤病。

13. 黡(yan)子——是指黑色的痣。例:明瘊子暗黡子,脖项里还有个黑痦子。

14. 觳觫(ku chu)——恐惧颤抖貌,指心上惶恐不安。例:一个人走夜路,老是头皮发麻,心上觳儿觫儿的。

15. 囊膪(chuai)——猪乳部又肥又松的肉。例:娃娃噙住奶头膪膪儿不松口。又如:黑娃耳朵背后长了个肉膪膪。

16. 轇轕(jiao ge)——也作“轇葛”,杂乱,交错,纠葛。例:许多烂事情轇轕在一起,难说清谁对谁错。《集韵》:“轇轕,杂乱。”

17. 受愔(yin)——快活、舒服。愔,形容安静和悦。例:太阳底下眯住眼睛掏耳朵受愔得很呀!

18. 憷迷——萎靡,倒霉。

19. 膀肩——“肩”和“膀”很接近,故“膀肩”代表差不多,表示程度适当、适合。例:这两个娃娃个子一样高,年龄也膀肩。

20. 褦襶(nai dai)——行动迟缓又拖泥带水;穿着不整齐。

21. 蛐蟮——蚯蚓。

22. 洑水——在水里游,也作“浮水”。郭小川《一个和八千》:“而我这两年在河上学会了洑水,只要有两只手,我什么都不怕。”

23. 摽(biao)劲——双方暗中使劲,相互竞争。

24. 淘神——劳神,让人费心。例:让你打一瓶酱油咋这么淘神!

25. 牚(cheng)子——桌椅等腿间的横木。

26. 囟(xin)门——婴儿头顶骨尚未合缝的地方。

27. 倭(wo)耶——也作“倭也”。《广韵》:“倭,顺貌。” 即是平顺的样子;《说文》:“倭,顺儿。”例:娃娃念书的事情都顺当,办的倭耶很。

28. 崾岘——山梁有豁口的险要地段。

29.窠(kuo)子——私娼的俗称。例:你这个嫁汉窠子,黑娃给你一把大豌豆,你就巴望不得跟着人去。《金瓶梅词话》第2回:“南街子又占着窠子,卓二姐,名卓丢儿,包了些时,又娶来家居住。”

30. 添箱——女方的亲戚送给新娘的嫁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