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作者 | 常山

特爾佳(002213.SZ)2008年2月1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主營產品只有傳統燃油汽車緩速器。

相對風雲君此前分析過的上市後立馬業績大變臉的公司不同,特爾佳的業績在上市後還是保持了三四年的爬坡攀升趨勢,這點是值得肯定的。

隨後,公司業績才患上“莫名其妙患上稀里嘩啦下滑綜合症”,2017年扣非淨利潤出現首虧,虧損37萬元。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從上圖清晰看出,特爾佳淨利潤及扣非淨利潤的峰值是在2010年出現,隨後雖然營業收入又增長了三年,但是淨利潤及扣非淨利潤卻是不斷下降,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與其他講故事、減持套現、掏空上市公司的玩法相比,特爾佳的故事有些不同:

首先上市公司從上市以來就做汽車緩速器,如今也一直在做緩速器,主業可謂始終如一;

其次,上市公司大股東套現手法稍微隱蔽些,比較顧及吃相——先辭職再套現;

再次,特爾佳的二級市場股價有明顯被操縱的痕跡,而恰巧,風雲君最擅長的就是通過公開市場信息找到些許蛛絲馬跡;

最後,新玩家接盤卻不曾想被原來老司機砸盤,上演了一出宮鬥劇。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一、行業突變導致業績下滑?

專門講故事的公司不能投資,可是如今專注主業的上市公司竟然也不能投資了,這讓一眾和風雲君一樣的小韭菜們怎麼活?

特爾佳,2002年成立之初確立以汽車緩速器為主營方向,2008年上市後更是把主要資源都放在汽車緩速器的研究上,可沒想到,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

你信嗎?)以及市場競爭激烈,導致上市公司在傳統燃油汽車的緩速器市場份額不斷縮小,主營業務收入和盈利連年下滑。

最近三年特爾佳的年報都會出現如下內容:

汽車緩速器作為一個輔助制動裝置,受國內政策影響的因素比較大。隨著新能源汽車上升為國家戰略,各級政府將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提供更加全面的政策支持,適用於傳統燃油汽車的電渦流緩速器市場受到持續衝擊。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此前國旅聯合把業績下滑帥鍋給國家加入WTO(國旅聯合:老戲骨的一生),而特爾佳則把業績下滑甩鍋給國家產業政策。

風雲君還能說啥呢?風雲君到今天還沒發財完全是因為西伯利亞太他麼冷了,導致一年四季每天早上風雲君都不想起床上班!

既然業績不行,作為上市公司的主要創始人就得立馬行動起來!

1、 急切減持套現

故事得從2011年那個比以往來得更晚些的春天說起。

三年的解禁期(2011年2月1日)剛過,作為上市公司創始人兼董事的凌兆蔚凌老闆連情人節都沒顧得上過,從2月11日就開始減持,這一減持那真是剎不住車,貫穿了凌老闆2011年全年工作:

僅1年時間凌老闆頂格減持1207萬股,累計套現1.56億元。

而特爾佳2011年全年的淨利潤只有3380萬元。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這位大舉減持套現的凌老闆正是特爾佳的第一大股東和創始人。

因凌老闆當時還是上市公司的董事,當年減持的1207萬元是其作為高管當期可減持的最大值。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闆,自打上市的那一天起,老闆們就都非常清醒地認識到,“名份誠可貴,套現價更高”:為了繼續完成減持大業,凌老闆非常果斷且堅決地於2011年12月9日辭職了。

辭職後減持就沒那麼多禁忌啦!哎呀呀,好羞羞,好多好多減持的新姿勢啊,目不暇接!

風雲君粗略計算,截止2017年3月31日,凌兆蔚老闆累計套現至少6億(保守測算),上市公司另外一位創始人張慧民累計套現4.8億元,兩位上市公司兩位創始人合計套現將近11億元。

而特爾佳自2008年到2017年累計淨利潤只有2.29億元,兩人在套現金額是上市公司創造利潤的近5倍。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老祖宗誠不我欺也,果然是幹實體不如賣股票賺得多啊!

2、 短命的股權激勵

業績頹勢顯現又加上當時市場處於熊市行情,凌老闆在大舉減持的同時,也想著提振股價——也許,只有在減持的窗口期,上市公司老闆們和散戶的利益才是一致的:老闆也擔心賣得太低啊!

於是,2011年7月26日公司發佈涉及986萬股的股權激勵草案,行權價格是當時股價14.25元的5折,即7.13元/股,行權條件見下方截圖: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要不怎麼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呢!

方案剛公佈還不到3個月,特爾佳股價已經從14.5元跌到了9塊錢,這9塊錢和7.13相比顯然高不了多少,而且股價還沒有止住的意思。而另一方面,估計高管們也不敢拍胸脯保證當年及此後兩年能否達到行權條件。

對股價沒底,對上市公司的業績更沒底啊。

於是,上市公司又發佈一則公告稱,二級市場的股票價格已低於公司首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行權價格,無法對公司激勵對象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已失去意義。

股權激勵終止。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二、股價離奇上漲

看著主營業務的持續下滑,大股東和高管們坐不住了,必須行動起來!

別想太多哦,肯定不是如何改善上市公司業績啦!

是減持套現!

吸取此前一路減持、股價一路下跌的經驗教訓,這次,上市公司大股東們的新策略是“穩住”股價,減持完成後才“恩准”大跌。

1、 大宗交易驅動股價上漲?

兩位創始人兼大股東的減持均是通過大宗交易完成的。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外界傳言,特爾佳的兩位創始人張慧民、凌兆蔚不合,但是,從兩位老闆的減持時機來看,他們的默契度那是非常之高嘛,而且基本上都在高位完成了減持套現。

在2017年5月份減持新規發佈之前,大宗交易減持一直被上市公司股東奉為減持神器。既能快速完成套現,又得保證在減持未完成前,股價不能一下子跌太多(估計主要是想照顧下廣大小散們的情緒),而接盤機構也能借機再收割一把韭菜。

合法、合規,完美!Perfect!

凌兆蔚、張慧民大漲交易減持情況見下表: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關於大宗交易方面的知識,風雲君曾在2017年3月份寫過多篇相關文章。( )

需要說明的是,2015年3-6月張慧民的大宗交易減持接盤方為二級市場玩家,2016年9月份張慧民大宗交易減持的接盤方為下文提到的創通嘉裡,即特爾佳目前的第一大股東,而凌兆蔚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大宗交易減持接盤方均是職業接盤大宗交易的機構。

也就是說,兩位大股東雖都是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但,接盤方並非一家。

由此,也就出現了在二級市場上大機構間的角力,也就出現了特爾佳股價的大幅波動。

儘管機構間出現角力,但,在凌老闆和張老闆兩位大股東們未完成減持前,股價還是保持了高度的覺悟,基本維持了震盪上行的走勢,符合買賣雙方的利益訴求: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其一,兩位老闆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均發生在2017年5月的減持新規之前,也就是說,大宗交易接盤方前一天接盤(多為折價接盤)後,次日就可以在二級市場甩貨、兌現利潤,那麼,維持股價的上行態勢保證接盤方能夠快速倒出籌碼就顯得非常重要;

其二,當股價處於上升趨勢,大股東一般不會因為減持而面臨較大的輿論壓力——只要股價在上升趨勢中,韭菜們是不會罵大股東的,這也是上市公司大股東們常用的減持策略;

其三,2016年7月後特爾佳第一大股東出現了變更,由此引發市場對特爾佳重組預期,股價走勢也因此相對堅挺。

從市盈率的角度也能看出這就是一次典型的資金驅動。

2、 千倍市盈率

2015年7月到2017年2月特爾佳的股價震盪上行,區間最大震幅超過240%。來看下它的市盈率與股價變動情況: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右側數值為動態市盈率倍數,從上圖可清晰看出,特爾佳的市盈率水平非常高,一度超過1600倍的市盈率水平,期間也出現市盈率為負的情況,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淨利潤虧損。

一家市盈率水平數百倍、上千倍、甚至是虧損的公司,顯然不是價值投資優質標的,而“恰好”在股價大幅上漲的過程中伴隨上市公司兩大創始人凌老闆和張老闆的大規模減持,股價被有意炒作的跡象非常明顯。

股價無業績支撐,僅僅是靠資金做起來,大起之後必然大落。

距離2017年2月9日凌老闆完成約606萬股減持後僅23天的3月2日,特爾佳的股價創新高29.07元后就神奇般地開始了下跌,似乎也說明了股價的上漲趨勢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截止5月11日收盤價為12.23元,區間跌幅將近60%。

看吧,和曾經的電科院一模一樣,大股東們減持完畢後,股價也跟著應聲下跌,而且是嘩啦啦大幅下跌。

行業不景氣、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大幅下滑,大股東大幅頻繁減持套現,隨後股價一瀉千里,這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坑,把一眾不明真相的韭菜們全給坑殺埋了,當然,也有人能從籌碼反覆對倒中賺取鉅額利潤。

所以,查查為特爾佳接盤的那幾個大宗,想必應該會有不小的收穫。

3、 大幅減少的股東人數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從上圖,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特爾佳的股東人數從2015年1季度開始不斷減少,籌碼不斷集中,2016年3季度-2017年2季度區間股東人數只有六七千人。

股東人數的減少與股價上漲基本保持同步,說明有資金在二級市場收集籌碼,考慮到特爾佳趨於惡化的經營情況,顯然這種收集籌碼是為了後期派發,特爾佳股價在這一時期的上漲是典型的脫離基本面的資金炒作。

我們再來考慮一個問題,特爾佳的兩位大股東凌老闆和張老闆也在一路減持,除了下文提到的創通嘉裡在幫忙鎖定籌碼,似乎也還有其他人參與其中。

4、 老司機的蛛絲馬跡

繼續看特爾佳前十大流通股股東。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特爾佳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的第五、六位,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交銀盛通精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A類1期,和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時節好雨20號集合資金信託(以下簡稱“時節好雨20號”),系資本市場的老牌玩家浙江思考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考投資”)旗下產品。

它還有個曾用名瑞安思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曾因為百萬月薪而一度名震江湖。

該公司的掌門人系嶽志斌。

思考投資於2015年4月24日在新三板掛牌,也因此才有了更多關於這家老牌投資機構的信息。

2016年半年報顯示,嶽志斌嶽掌門從所管產品盈利計提獲得高達2150萬元的報酬,該投資報酬金額也一度秒殺國內眾多公、私募投資機構。

嶽掌門賺的錢不太可能是上市公司派發的股息紅利,那麼這2000多萬的薪酬就應該是低買高賣賺的差價。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2只產品集中出現在特爾佳,這隻市盈率高達幾百倍的股票上,嶽掌門是看好緩速器這個行業還是看好特爾佳這家公司還是看好兩位鐵了心要減持的創始人?

特爾佳2015年報中再次披露,嶽掌門所管的另外一隻產品再次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列表,即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中融-工銀量化恆盛精選D類十一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恆盛精選十一期”)。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股價從9塊漲到21塊的2015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嶽掌門管理的至少2只產品參與了其中。

繼續往下看。

俗話說,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風雲君每次從紅燈區路過,兜裡的錢總是發出嗚嗚的低鳴聲,像是在尋找回家的路。

2018年1月11日,證監會發布處罰決定書,對思考投資、張壽清及嶽志斌等在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間通過大宗交易及二級市場交易方式買賣“慧球科技”

超比例持股未報告及在限制轉讓期內買賣證券進行處罰(股價操縱證據不足),而涉案的產品中就包括先後出現在特爾佳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列表中的時節好雨20號恆盛精選十一期

嶽掌門管理的至少2只產品在2015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投資”了特爾佳,股價在沒有基本面支持的情況下從9塊漲到21塊,區間漲幅超過70%。

而這一時期特爾佳的走勢跟慧球科技(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走勢頗為相似。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值得注意的是,嶽掌門管理的多隻產品先後出現在特爾佳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列表中,頗為奇怪。

一般情況下,如果看好某隻股票,買入並持有後發生增減持比較正常,但是同一個管理人旗下的產品發生調整,原有產品退出、其他產品新進,則頗令人疑惑。

所管理的產品閃現在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列表中,似乎更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對倒。

當然,即便是對倒,基於公開市場信息,我們也只能判斷嶽掌門參與了特爾佳股價從9塊漲到21塊這個階段。

三、神秘玩家入場

上文說到,在2016年9月通過大宗交易接盤張慧民老闆的是創通嘉裡,幫忙鎖倉的也正是這位神秘玩家。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隨後,2016年9月中上旬,創通嘉裡又以大宗交易和集合競價的方式增持了上市公司1500萬股,如此創通嘉裡共計持有特爾佳3000餘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4.56%),超過持股數2648.51萬股的凌兆蔚老闆,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注意哦,創通嘉裡在2016年6月3日註冊,8月29日獲得核准,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創通嘉裡除了接盤特爾佳原大股東股份外,旗下並無其他資產,顯然這是一家為“接盤”專門設立的公司。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於2016年6月3日認繳出資額為7.5億元的創通嘉裡實際控制人為1988年生人的連宗敏。

也就是說有新玩家進場趟特爾佳這攤水,雖然成為了第一大股東,但是,在2016年12月13 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創通嘉裡提名的兩位董事卻遭到其他股東的狙擊,雙雙落選。

花了大幾億還不能買個官噹噹?

叔可忍,嬸忍不了!

風雲君都看不下去了,你們還讓不讓有錢人活了!不就是想撈點錢嘛,瞧你們那較真的樣兒!

於是,從2017年開始,創通嘉裡通過廈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智盈9號單一資金信託(以下簡稱“智盈9號”)連續買入特爾佳股票,累計增持達1015萬股,由此,創通嘉裡及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超過20%,成為特爾佳絕對的第一大股東。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基於公開信息保守估計,由連宗敏所控制的創通嘉裡及一致行動人累計砸下至少9億。特爾佳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比例合計接近50%。

在2017年6月26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創通嘉裡的實際控制人連宗敏以及利益相關人連松育以絕對的投票數成為特爾佳非獨立董事,在隨後的董事會選舉中連松育獲選為特爾佳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同時兼任特爾佳總經理。

由此,坐實創通嘉裡“控制”上市公司特爾佳。

而此時股價已經從29塊高點跌了近25%,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控制上市公司,如果不幹點事,明顯對不起第一大股東、董事長這些稱呼。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四、新人老套路,風聲與水起

接手特爾佳董事長的連松育連老闆顯然知道特爾佳是個爛攤子。

為了能把爛攤子繼續撐下去,連老闆上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賣資產。

2017年7月12日,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第四屆董事會決定將全資子公司西安特爾佳制動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爾佳制動”)與陝西省西鹹新區灃東新城土地儲備中心(以下簡稱“土地儲備中心”)簽署了土地收儲協議,轉讓協議標的地塊預計有7748萬元進賬,交易產生的利潤占上市公司2016年計淨利潤的50%以上。

看吧,賣資產和併購永遠是創造利潤的最快方式。

都上市了,還做什麼實業?實業幾毛錢一斤?!

不管如何,2017年的業績是不愁了,賣地的大幾千萬揣在手裡總得乾點事吧。

接下來連老闆進行了新的人事調整。

當年9月1日,上市公司發佈公告,聘任蔡偉斌為上市公司副總經理,這位蔡副總的前一份工作是深圳市弘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一家搞汽車緩速器的製造企業聘任基金公司的副總裁,難道上市公司要投資炒股?

炒股畢竟還是有風險的,上市公司把賣地拿到的錢拿去買了理財產品,吃點利息、補貼日常開支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連松育董事長的帶領下,上市公司賣了地、回收了資金,又完成了人事調整,卻不曾想距離9月1日弘陶基金管理副總裁蔡總的入職剛過去4個月時間,特爾佳的股價卻像吃了瀉藥一樣跌了45%。

特爾佳的這輪股價大跌,坊間傳言為原老司機故意砸盤,給創通嘉裡這位神秘新玩家的下馬威。

相較第一大股東創通嘉裡21塊多的成本,這賬面的浮虧不是一般人能看得下去的。

於是,連董事長也不是吃素的,面對強敵環伺,決定來玩個大的——資產重組,提振提振軟趴趴的股價。

2018年春節前的2月1日,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擬籌劃重大事項,涉及收購汽車銷售行業資產於2月2日起停牌。

然而,停牌2個月後的3月29日晚間,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重大資產重組涉及的標的是上海億嘉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雙方進行多次溝通後仍無法就交易的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決定終止籌劃該次重大資產重組。

特爾佳於次日復牌。

按理說是利空襲來股價要跌,沒想到特爾佳復牌後卻連續兩日漲停,第三日衝漲停後快速回落。

五、結尾

上市公司半年報預告顯示,預計2018年1月至6月淨利潤為-111.61至-41.85萬元。

以緩速器為主營業務的特爾佳短期內扭轉頹勢可能性不大,只得寄希望於第一大股東創通嘉裡帶領上市公司突圍。

至於未來如何?

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特爾佳:創始人辭職套現賣殼,新玩家宮鬥賣資產,資金客操縱割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