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球迷市场开发太糟糕?周边产品多了卖不出去也是有苦难言

经常关注中国CBA联赛的球迷可能会有一种感觉:NBA球队的周边产品开发琳琅满目,能让球队获得很大一笔收入。NBA官方会将球队的周边产品收入汇集起来,均分给30支球队,用特别赚钱的湖人队或者尼克斯队的收入补贴那些球市稍微小一些的球队。但在CBA,球队的周边产品开发就很糟糕,早些年安踏赞助球衣的时候,市面根本没有市售的CBA球衣,直到现在李宁接手才开始培养CBA的球衣文化,但其他的周边产品还是乏善可陈,各支球队也不能保证在球馆有规模比较大的球迷商店。

CBA球迷市场开发太糟糕?周边产品多了卖不出去也是有苦难言

难道CBA的管理层都不懂怎么挣钱吗?学了NBA的全明星周末,学了NBA的4节48分钟比赛,为什么不把挣钱的部分学过来?不少球迷都想买球队的周边产品。实际上,CBA球队的管理层不是傻子,他们也是有苦难言。

球队的周边产品开发要根据球迷的消费程度来提升。举个例子,笔者在2008年左右就觉得,要是CBA的球衣能提供自主印号和名字就好了,估计会多卖不少球衣,但是到现在李宁真出了这种服务又不想买了。首先要是有收藏的目的,那么肯定买球星的号码和名字,不会去印自己的。其次,李宁的空白球衣差不多在160到210块钱之间,球迷版球衣的版型很宽大,不好看,额外印号码和名字要多交60块钱左右,占整体球衣价格的比例太大,也很打击购买欲望。

CBA球迷市场开发太糟糕?周边产品多了卖不出去也是有苦难言

CBA的球迷对于在球队身上花钱的接受度还不够高,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家看电视,而不是买票去现场。CBA球队的历史太短也不足以培养死忠的、三代以上的球迷,简单来说就是球迷文化底蕴不足,对球队的粘性和传承度不够。球队周边商品的扩充除了实用功能,更重要的是象征功能,Logo摆出来就要“大家都知道”,到现在CBA的Logo做不到这一步。

CBA球迷市场开发太糟糕?周边产品多了卖不出去也是有苦难言

在卖不出去的情况下,多出一种周边产品就要多一条生产线或者多一个委托厂商,订货量不够大的话成本也会提升,无利可图还费心思的事情,球队是不会做的。

CBA球迷市场开发太糟糕?周边产品多了卖不出去也是有苦难言

目前来说没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唯有等时间流逝,50年之后的广东队应该会有更强的品牌价值,那时候应该还会有三代以上的球迷,有了家族传承的加成,周边产品应该会好卖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