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口語的融合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口語的融合

安康話語系統共時現象的另一個表現特點是空間性的共時,即不同語源的詞彙在今安康話中的並存,從語言角度提醒我們注意安康文化“海納百川”的恢宏氣度。移民特性和五方雜居的歷史,使安康文化圈具備了求同存異熔萬物於一爐的包容性特徵。在安康話語系統中,儘管可以粗略地劃分出兩大方音系統,但是“五方雜音”及各類來源的詞彙都同時活躍在安康話語系統中。拿基本詞彙中穩定性最好的親屬稱謂來說吧,在安康話中“父親”就有“爸、父、牙、大、爹”等各種說法,充分體現出安康文化圈的多姿多彩、古色古香而又承認異種說法存在權的旺盛活力。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口語的融合

安康話語系統中還有一個現象極值得研究,這就是保留或者說是殘留著壯侗語系的痕跡。壯侗語系的構詞法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把修飾性的詞素放在被修飾的詞素之後。安康方言一些雙音詞的構詞方式具有此特點而明顯有別於其它地域方言,如“客人”,安康話語系統中老派說法普遍稱之為“人客”;“公雞、母雞”在安康話語系統中的西南官話區域內的一些地方如紫陽南區方音系統就稱之為“雞公、雞母”,在這一區域,

“貓”的性別稱呼也人性化了,被稱為“男貓、女貓”。當然,粵方言也保留有壯侗語系這一特徵,以致在沒有更多的語言史及民族學和更詳盡的移民史資料前,我們尚很難判斷壯侗語系這一特徵在安康話語系統中的殘留的歷史層次,究競是上古時期巴之屬的百濮民族的語言遺存,還是廣東移民來安後帶來的粵方言痕跡。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口語的融合

安康話語系統中還有個比較有趣的例子,仍然是親屬稱謂的,反映出安康文化圈通達權變的移民文化特徵。關於小孩子的稱呼在安康話中有多種說法,“男孩”叫“兒娃子”,以“兒”後綴“娃子”來形形容其小,在其它方言中較少見,安康話中卻可用“娃兒”來形容物事之小,例如“板凳娃兒”,義為小板発,“桌子娃兒、椅子娃兒、房子娃兒”之類亦是。更奇的是要再形容其小至極還可以在前面加“蕞”(讀若“碎”,典型的西北方言特徵),如“蕞椅子娃兒…多,,。之類。不僅如此,對“小孩”,安康還有“巴郎子”的說法,今新疆話中有此說法,但我們認為這也許是一個更古老的說法,即“巴獲子”——巴之屬穰族的後代;而“崽娃子”的說法,更體現出安康文化圈的包容性,儘管這個說法現在引伸出帶點笑罵的貶義。但在最初創造這個詞時實在是一種親膩的稱呼。“崽”是南方方言對“兒子”的稱呼,現代方言中湖南及江西南昌依然這樣稱呼,“楚子”則是西北方言的典型稱呼。“娃”的本義是美,《方言》“娃、窕、豔,美也。吳楚之間曰娃”。試想當年,那些來自五方的各省移民初會在安康時,討好對方的最佳方式自然是誇讚對方有個好兒子,既要讓對方高興,又要讓人家能得“崽”、“娃”、“子”這三個不同地域的對後代的稱呼就融合在一起了,更巧的是“娃”剛好還具有美的含義,用這個新詞來稱呼小孩實在是太好了。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口語的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