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风格是否受过梁羽生的影响?

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风格是否受过梁羽生的影响?

尔其动也,风雨如晦,雷电共作;尔其静也,体像皓镜,星开碧落。

浮沧海兮气浑,映青山兮色乱;为万物之群首,作众材之壮观。

这首赋,明显是没完的,魔女姐姐说可能是还珠的手笔,问了三二哥他说应该不是。查了一下,这首赋还在黄鹰的《水晶人》里出现过,所以可能是古龙的手笔,也可能是黄鹰的手笔,最大的可能则是二人共同创作的。

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风格是否受过梁羽生的影响?

但古龙在“铁血大旗·武林外史”这个创作时间段里,作品中一度出现诗词歌赋,这应该是一个引起古龙风格转变的研究者们足够重视的问题。例如《大旗》的“碧落赋”,《武林外史》中王怜花的集句等等,这些都说明古龙其实是有旧文学功底的,但可能并不如何高深。在《大旗》的序言里,古龙对自己为何决心要修改的解释是“在香港,有一位我一直非常仰慕推崇的名家……”这当然说的是金庸。而古龙当时既然读过金庸的作品,那他就没理由未读过梁羽生的作品,须知当时梁羽生的风头曾一度盖过金庸,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二人还是不分高下,“大陆市面上流传的各种武侠小说,不论作者何人,统统被改成了金梁”(侠圣《沧海横流却是谁》,原话印象模糊,但大意如此)。

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风格是否受过梁羽生的影响?

《大旗》发表于1965年,实际的创作时间可能更早些,而梁羽生当时已经完成了《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大唐游侠传》的创作,名望正是如日中天,刚出道的古龙正在彷徨的模仿名家,也难免要受梁羽生风格的影响去学习一些旧文化,这就导致了《碧落赋》的出现。然后古龙并未在这条道路上滞留多久,他很快发现了梁羽生的风格并不适合自己,于是他决定变,这一“变”,就出现了楚留香。

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风格是否受过梁羽生的影响?

如果《碧落赋》真是古龙创作的话,那么对于日后古龙独特的现实主义抒情诗的风格,是起到很大作用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紧随其后的“盗帅夜留香,威名震八方,**不知在何方”,“香”与“方”依然是押韵的,所以读着才会琅琅上口。再往后到了《陆小凤》中“月圆之夜,紫金之颠,一剑西来,天外飞仙”,“颠”与“仙”还是押韵的,这相当于律诗中的二四句押韵。

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风格是否受过梁羽生的影响?

然而如SIRS所说,古龙在早期作品中曾经出现过关于金庸以及台湾三剑客的作品中的人物,却独独没有梁羽生的,这是为什么?显然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读过梁羽生的作品(这一点请参看文末“题外话”部分),而可能是梁羽生模式的情节不适合他的作品——或者无法化用过来,再加上他原本就不喜欢那种风格——自然也就不想引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