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风光无限的清朝铁帽子王竟被一少年斩杀于麦田

1865年5月18日夜晚,一名身穿黄马褂的清军将领正躲在麦田里四处张望,此时麦田周围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一名16岁的捻军少年也正在麦田里搜索残敌。这时他发现了这名受伤的清军将领,于是二话没说上前手起刀落斩杀了这名清军,并戴着清军的花翎珠帽回营。后来经反复确认,这名被他杀死的清军,正式当时大名鼎鼎的清朝战将僧格林沁,而杀死僧格林沁的少年名叫张皮绠。

僧格林沁,蒙古族,成吉思汗第二十六代侄孙,晚清著名将领。清朝末期外有西方列强入侵,内有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起义,僧格林沁作为当时著名的清朝战将,率部抵抗英法联军,平定太平军的北伐,清剿捻军叛乱,因为其战功卓著,爵位由郡王变成亲王,世袭罔替,成为清朝的“铁帽子王”。不过就是这样一位铁帽子王却死于16岁少年之手,这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可惜!风光无限的清朝铁帽子王竟被一少年斩杀于麦田

僧格林沁1811年7月24日出生于在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的草原上,父亲德力格尔是草原上替人放牧的羊倌,尽管德力格尔也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子孙,由于成吉思汗子孙众多,所以到了僧格林沁父亲这一代,只是承袭爵位,生活十分贫困,依靠替别人放牧为生。不过后来命运发生了变化,道光五年(1825年),由于僧格林沁的远房族叔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无子,因此僧格林沁被收为养子,后来又承袭王位。由此僧格林沁从一位放羊娃一下子变成了蒙古郡王。由于索特纳木多布斋娶了道光皇帝的姐姐和硕庄敬公主,承袭郡王的僧格林沁又一下子变成了道光皇帝的外甥。成了皇亲国戚的僧格林沁便开始和皇子皇孙一起读书习武,成年后又娶了一位皇家格格,而且僧格林沁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没有当时许多八旗子弟的纨绔习气,因此格外受到道光皇帝的器重。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掌管清廷禁卫军,不久又授为授镶白旗满洲都统,需要强调的是,满洲都统这一职位通常由满人担任。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为正黄旗满洲都统,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为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道光三十年(1850年),为镶黄旗蒙古都统。这样的升迁在当时极其罕见,也看得出满清皇室对僧格林沁的器重,因此僧格林沁对满清皇室也是极为忠心,甘愿为满清皇室肝脑涂地。

后来大清社稷风雨飘摇,对于僧格林沁来说,报国的机会来了,道光三十年九月被派往密云县剿匪,授左翼监督。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实战,他精心谋划,严密部署,很快就平定匪患。后来更大的风暴来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太平军势如破竹很快占据江南大片地区,并且定都南京,当时清朝的绿营和一些八旗部队根本无法抵挡。后来太平军北伐,连战连捷,很快逼近保定,京师震动,城内许多大户开始出逃,连咸丰皇帝准备逃离北京前往热河。在这大厦将倾之际,僧格林沁临危受命,率军保卫北京,咸丰皇帝亲自将努尔哈赤用过的宝刀授予僧格林沁,勉励他奋勇杀敌,拯救大清江山,僧格林沁异常感动,表示誓死击退太平军,保卫北京。

可惜!风光无限的清朝铁帽子王竟被一少年斩杀于麦田

太平军虽然攻势凶猛,但是一路攻城进军却没有实际占领,导致其后方联系中断,再加上各地勤王军队纷纷赶来,太平军顿时陷入孤立之中。僧格林沁身先士卒,亲自带领蒙古骑兵冲锋,顿时军心大振,重挫太平军。后来天气转寒,太平军衣衫单薄,战斗力下降,被迫撤往天津静海拒守待援。清军先后击败前来救援的太平军,于是太平军决定突围,突围后的太平军被清军各个击破,僧格林沁生擒了太平军身经百战的名将林凤祥和李开芳。因此战功,咸丰皇帝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世袭罔替,俸银加倍,从此僧格林沁被称为“铁帽子王”,时年45岁。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进攻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侵占大沽口,随后溯白河而上侵入天津城郊,并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署屈辱的《天津条约》。1859年,咸丰皇帝命僧格林沁至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僧格林沁积极部署和筹建防御工事,整肃军队,准备随时反击侵略。英法新任驻华公使普鲁士、布尔布隆借口换约,率领舰队沿水路北上,行至天津大沽口时,不顾清军的劝阻和警告,强行入侵大沽口,此举激起了中国官兵的极大愤慨。僧格林沁下达战斗命令,坚决反击入侵者,他亲自率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3艘,使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而后,敌舰撤走。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军队入侵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然而英法联军不甘心失败,他们卷土重来,最后占领大沽口并且登岸,一路烧杀抢掠,直奔北京而来,此时被激怒的僧格林沁集合了自己最精锐的蒙古骑兵,在通往北京的最后一道关口八里桥设防,准备与侵略军决一死战。僧格林沁率骑兵力战,一度攻到敌军指挥所附近,毙伤敌军千余人,然而敌军将炮弹倾泻在八里桥上,清军损失惨重,顽强的清军与敌人在八里桥边展开肉搏战。僧格林沁亲自率队,在敌军内来回穿插,试图分割敌军,但骑兵终究敌不过敌人的大炮攻击,僧格林沁只能率部撤退,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逃往热河。清廷主和派认为僧格林沁激怒洋人,咸丰皇帝几乎将他贬为庶人。

可惜!风光无限的清朝铁帽子王竟被一少年斩杀于麦田

1860年,北方捻军四起,此时清廷内部能征善战的将领基本上都在南方与太平军作战,无暇北上围剿捻军,清廷只好恢复僧格林沁的郡王爵位,命其率一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僧格林沁为一血八里桥之战的耻辱,心情急切的他想一鼓作气,消灭捻军。由于太平军在南方遭受重创,捻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僧格林沁联系各地地方团练,围剿捻军,一举捕杀捻军首领张乐行。而后捻军张宗禹部与太平军李秀成部联合组建骑兵作为正规化部队,试图对抗僧格林沁的骑兵。僧格林沁因为屡胜所以骄傲起来,对新捻军穷追不舍,结果被对方的以运动战引诱,在平原上来回奔驰三个多月,军需不济,人困马乏,作战屡屡失利。1865年5月,僧格林沁被捻军诱至山东曹州的高楼寨,随后陷入重围。5月19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菏泽西北的吴家店时,身受重伤的他躲在一处麦田里,正好被捻军正在搜捕的童子军张皮绠发现,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僧格林沁战死的消息,令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清政府以亲王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了葬礼,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亲临祭奠,并赐谥号“忠”,配享太庙。

而杀死僧格林沁的小童张皮绠,此后带着赏银回到家中,置办田地,改名换姓,娶妻生子,在集镇上做起小生意,日子过得还不错。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他不慎酒后失言,说出自己就是杀死大清“僧王”的人。由于当时山东巡抚丁宝桢正在当地打探搜捕捻军残余,得知消息后逮捕了张皮绠。后来张皮绠被押解到山东济南,在审讯后被凌迟处死,时年24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