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模擬核爆超美國,或為開發下一代武器

“中國科學家正在以比美國更快的速度進行模擬測試,因為世界主要大國正在開發可用的下一代武器庫。”28日,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中國近年來進行了約200次“模擬核試驗”,並稱由於中美俄的新核軍備競賽步伐加快,衝突風險上升。一位中國核軍控專家表示,不瞭解境外媒體的相關數據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但他認為並不準確。另據瞭解內情人士介紹,從未聽說有此消息,不知該媒體中的說法從何而來。

中國模擬核試驗次數超美國?

《南華早報》稱,據中國一家主要的武器研究機構稱,中國正在積極開發下一代核武器,每月平均進行5次試驗以“模擬核爆炸”。報道稱,中國的模擬核試驗數量近年來已超過美國,美國平均每月不到一次。而根據中國相關研究機構在今年早些時候由政府發佈的一份文件中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9月到去年12月,中國進行了大約200次“實驗室試驗”以模擬核爆炸。

報道稱,國際條約禁止核武器的測試,但主要核大國已經能夠進行模擬試驗。這種測試通常在實驗室,使用高功率的氣炮(gas gun)轟擊武器級核材料,以模擬核爆炸。在過去3年中,中國核科學家已進行了比美國同行15年來進行的試驗更多的測試。報道稱,在中國主要核設計設施所在的某處深山下的隧道中,這些試驗的爆炸聲每週可以聽到一次以上。相比之下,2003年至2017年期間,美國在內華達共進行了150次模擬試驗。

模擬核試驗有什麼用?

《南華早報》援引中國專家的話說,中國大量的模擬試驗並不意味著在核武器開發方面領先於美國。事實上,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實際測試數量很少。自1945年以來,美國已引爆了1000多枚核彈頭。相比之下,中國從1964年開始只進行了45次真正的核試驗。但報道引用中國專家的話說中國“有可能很快趕上”。文章稱,該試驗使用被稱為“多級氣炮”的大型複雜設備進行,該設備模擬真實核爆炸中產生的極高熱量、壓力和衝擊波。用氣炮進行的試驗為科學家提供了開發更先進核武器所需的數據。過去,研究人員使用超級計算機,根據20世紀90年代國際禁令實施之前進行的核試驗得出的數據進行模擬。

那麼模擬核試驗到底有什麼用途呢?據楊承軍介紹,除了通過模擬試驗掌握相關數據、進行相關研究,核武器服役之後還要通過計算機來定期進行檢測,比如一件核武器設計壽命30年,如果服役到30年,它還具不具備功能?是否需要更新?為了保持一定的核實力,就要進行模擬核爆次聲波檢測實驗,這是對現役核武器或民用核材料進行的。“就好像一個食品到了保質期,還能不能吃,需要檢測。”

核衝突風險增大?

《南華早報》稱,專家警告說,隨著中國加入美俄尋求更有針對性的核武器作為“對潛在威脅的威懾力量”,即將出現的軍備競賽將增加核衝突的風險。報道稱,五角大樓官員表示,美國希望敵人相信美方實際上可能會使用新一代武器,例如更小巧、更智能的戰術彈頭,這種戰術核武器通過摧毀特定目標來限制危害。這些新式武器被認為更適用於戰術任務,如摧毀地下掩體,同時產生少量放射性沉降物。儘管它們不像之前的核武器那樣具有破壞性,也不能抹掉整個城市,但仍比常規武器強大得多。

有美國媒體29日報道稱,美國今年2月發表的《核態勢評估報告》披露美國正在開發和部署低當量核武器的計劃,以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挑戰。報告說,美國針對中國製定的核戰略是,“避免讓北京方面錯誤地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可以通過有限使用戰區核能力確保優勢、有限地使用核武器是可以接受的”。

《紐約客》援引美國國防前部長威廉·佩裡的話說,世界現在面臨核災難的風險比冷戰時期還要高。

楊承軍強調,在五個合法有核國家裡,中國的核武器數量是最少的。中國在發展核武器的問題上,永遠不跟核大國比數量、比規模,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沒有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