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沒被寫進《貳臣傳》是因為乾隆帝嫌他不夠格

明朝末年,為數不少的明朝大臣向清廷投降,如眾所周知的祖大壽、洪承疇、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等人,以及我們不太熟悉的李永芳、劉良臣、鄧常春等人。他們告別明朝大臣的身份,成為清廷的“馬前卒”,終生為清廷效力。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來到乾隆時期。這時候,離清朝立國已經140年,離清廷進關也有130年。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治理,清廷的統治已經相當穩固。與此同時,民間的反清情緒逐漸淡化,不再成為清朝政權的主要威脅。為了進一步緩和民族矛盾、鞏固統治基礎,乾隆皇帝於1776年下詔,由國史館修編《明季貳臣傳》。

吳三桂沒被寫進《貳臣傳》是因為乾隆帝嫌他不夠格

在詔令中,乾隆皇帝表示了修編《貳臣傳》的初衷,“朕思此等大節有虧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勳績,諒於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後人,原於既死。今為準情酌理,自應於國史內另立《貳臣傳》一門,將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蹟,據實直書,使不能纖微隱飾,即所謂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者。”這就是說,乾隆皇帝要將祖大壽、洪承疇、耿仲明、孔有德這些首鼠兩端之人通過《貳臣傳》的方式,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乾隆皇帝毫不客氣地將祖大壽、洪承疇、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李永芳、劉良臣、鄧常春等157人,全部納入《貳臣傳》,以此來“崇獎忠貞”“風勵臣節”。精明的乾隆皇帝,還將《貳臣傳》分為甲乙兩編。尚可喜、洪承疇、耿仲明、孔有德等為清朝統一全國立下了大功的原明朝大臣,進入甲編;馮銓、金之俊、陳名夏、錢謙益等品行不端、既不忠於明朝又對清朝三心二意的人,則進入乙編。

應該說,甲編好於乙編。進入甲編,只是在道德上遭到譴責,清朝統治者還是承認他們的功績,讓他們那些在朝中為官的後人心理上好受一些;進入乙編就徹底臭了。

吳三桂沒被寫進《貳臣傳》是因為乾隆帝嫌他不夠格

令人意外的是,曾經打開山海關、放清軍入關的吳三桂,並沒有被收進《貳臣傳》。不管是甲編還是乙編,都沒有他老人家的大名。這是為什麼呢?

是因為乾隆皇帝打算放過他一馬嗎?當然不是。事實上是乾隆皇帝嫌吳三桂連進入《貳臣傳》乙編的資格都沒有,“至於叛逆諸臣,如吳三桂等,也應明正罪狀,另立一門,以昭斧鉞之嚴。”於是,7年後的1783年,乾隆皇帝又下詔編寫了一本書,《逆臣傳》,這本堪稱是《貳臣傳》乙編全新升級版的書中,第一個收錄的人物就是吳三桂。

《逆臣傳》中收錄了41名人物,幾乎全是吳三桂、耿精忠這樣的“降而復叛”者。在乾隆皇帝看來,投降一次的“貳臣”已很不堪,“降而復叛”的人自然更是大逆不道了。

吳三桂沒被寫進《貳臣傳》是因為乾隆帝嫌他不夠格

我們知道,在乾隆皇帝以前的清朝統治者眼裡,吳三桂、洪承疇、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等原明朝大臣,“識時務者為俊傑”,是“順應天命”之人,是清廷統一中國的大功臣;而到了乾隆皇帝編寫《貳臣傳》《逆臣傳》時,他們搖身一變,成為統治者眼裡的“投降者”。統治者絕不會允許這些“投降者”在歷史上獲得良好的評價。否則,當清朝發生重大危機時,豈不是鼓勵大臣“順應天命”,投降新的政權嗎?

從這層意義上講,雖然清廷早在1644年就入關了,但直到此時,他們才從理論上完全完成從“外來者”到“統治者”的角色轉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