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員能既不得罪老闆,又不得罪員工嗎?

管理人員能既不得罪老闆,又不得罪員工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管理人員是公司發工資的,應該站在公司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當然在處理問題時可以適當的講些技巧讓員工接受度好些。

討好型的人不適合做管理者,因為管理者是在公司、個人之間尋找平衡點,一定要有自己的態度,通常無法雙方都滿意。


管理人員能既不得罪老闆,又不得罪員工嗎?

一、老闆是管理者的第一客戶:

為什麼公司會設置管理者?

隨著公司規模擴大,老闆無法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情,老闆需要管理者在某個領域代其行使職責,更好地促進公司發展實現公司目標。

管理者的四項職業準則:

1、你的職權基礎是來自上司的委託或任命;

2、你是上司的代表,你的言行是一種職務行為;

3、服從並執行上司的決定;

4、在職權範圍內做事。

在其位謀其職,即是此意。

不好好工作,把老闆都得罪了,還想在公司混?


管理人員能既不得罪老闆,又不得罪員工嗎?

二、員工找你多半是因為你是管理者:

管理者擁有職權,被下屬前呼後擁,常常有種錯覺,以為員工找你是自己的個人魅力,不是因為管理崗位。

實際如何,只要看官場上退休前後的官員遭遇的情形,就知道大家尊重的是什麼了。

或者在大公司關鍵崗位工作時,合作商關心備至,信心膨脹,真的離職了,曾經熱絡的公司就不再聯繫了。

公司內部,員工找你,是因為你有解決問題的職權;

公司外部,合作商找你,也是因為你有解決問題的職權。

你不在那個崗位了,你代表的職權消失,那時再有人找你,才是人格魅力的體現。

不妨觀察一下身邊的真實案例,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管理人員能既不得罪老闆,又不得罪員工嗎?

三、管理者常見的角色錯位:

有時管理者為了博得好人緣,在管理中常常會忘記自己的職責,反而以職權損害公司利益。

1、民意代表:

員工對公司有什麼意見,管理者馬上附和,站在員工一邊,和公司唱對頭戲,自己做老好人。

例如:員工多次遲到被罰50元,跟你發牢騷,說公司制度不合理。

  • 民意代表:

就是,就是!不就遲到一下嘛?

公司真是太不講人情了,制度太苛刻了!

我去找人力資源部評理去。

  • 優秀管理者:

對員工——代表公司表明態度,公司制度是對的。

對上司——如果你認為下屬的想法有道理,代表個人的想法、判斷去和上司談。


管理人員能既不得罪老闆,又不得罪員工嗎?

2、傳聲筒、局外人:

  • 傳聲筒:員工有什麼牢騷遇到什麼問題,原封不動的轉述給上司,讓老大做決定,讓老大得罪人。

  • 局外人:員工有什麼牢騷遇到什麼問題,事不關己,根本不在意,更不會處理。

常見情形:

對於原則性的問題,員工當面抱怨,置之不理;

在下屬面前發牢騷;

把好惡在客戶面前表示出來。


管理人員能既不得罪老闆,又不得罪員工嗎?

四、和老闆三觀不合,怎麼辦?

拿人手軟,吃人嘴短,管理者是要服從老闆的決定,但老闆的決定總是與你三觀不合怎麼辦?

比如:公司營利狀況良好,屢次讓你無償炒掉表現優秀的三期女員工。

你可試圖用自己的專業和魅力去說服老闆,避免風險為員工爭取些許利益,在處理過程中,儘可能人性化,讓員工感受好些。

如果老闆總是違法,超過了承受的底限,你可以另選欣賞的老闆,但在真正辭職前,還是要展現專業度敬業度。

想找像馬雲、馬化騰這樣的老闆,得有匹配的能力,是不是?


當管理者更多把不得罪人甚至做個好人放在首位,而不是關注怎樣更好履行職責,那麼公司制度、崗位職責都將為個人的美譽讓位。

身為管理者,一邊拿著老闆發的工資,一邊利用職權討好員工,惡人全讓老闆做了,這種又佔便宜又賣乖的事情總是要穿幫的。

老闆都不傻,當你耍這種小聰明時,通常離你不被老闆信任已經不遠了。

管理者給自己下了幾乎無法完成的高目標,當因為工作得罪了老闆、員工一方,你都會自責,認為能力不夠,無法達成兩全其美,從而加重了負擔。

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老闆,你喜歡這樣的管理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