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水对‖ 五言上联:欲访云中寺,请你来接下联——

篇前出句:

欲访云中寺 (中仄中平仄)

这是一句简单的含有目的的上联,下联可以通过流水对来完成上联未表达完整的句意,你怎么对,期待精彩!(也可正对)

关于流水对,大家有木有对其情有独钟?不过古代诗人们却尤为喜欢。在一首诗中,如果有流水句,那么这首诗便会很出彩。

流水对是指一副对联在意义上就像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中断,虽然形式上分为两句,但是在意义上却相互连贯。换句话说,就是上下联同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句意,去掉上联或者下联,意义都不完整。

「关注一号诗巷,了解更多诗、联知识」

典型的流水对上下句一般存在以下几种逻辑关系:

一:连贯关系

连贯关系也叫“顺承关系”,即上下联为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意义的承接关系结构。

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二:递进关系

表现在下联在上联表达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

例如:

生前难屈骨,死后亦芳名。

浅析流水对‖   五言上联:欲访云中寺,请你来接下联——


三: 条件关系

1):出句提出条件,对句说出结果。

2):上联说结果,下联则说行动。

例如:

必须看淡功名事,方可修来云鹤心

四:假设关系

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

例如: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假设关系联耐人寻味,但是不仔细推敲,难对工整。

浅析流水对‖   五言上联:欲访云中寺,请你来接下联——


五:转折关系

下联所列举的事体或者所包含的意义,朝着与上联的事体、意义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语言逻辑上讲,叫转折关系

例如: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选择关系

选择关系,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

例如: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浅析流水对‖   五言上联:欲访云中寺,请你来接下联——


七:因果关系

上联与下联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或者理由和结论的关系。依据因果关系来创作的对联,可以是上联讲原因或理由,下联讲结果和结论。

例如:

一朝春雨润,十里杏花开。

八:目的关系

目的关系的对联总是半联表行为,半联表目的,意思是为某种目的而有某种行为,或进行某种行为以便达到某种目的。

例如:

欲挽窗前月,相饮杯里醪。

浅析流水对‖   五言上联:欲访云中寺,请你来接下联——


篇后对联:

上联:欲访云中寺

下联:且随花下溪

格式——
上联:中仄中平仄
下联:中平平仄平/ 平平中仄平
邀请大家来对:

上联:欲访云中寺

下联:有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