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門

文/白頭翁

一道極簡單的問題,卻幾乎難倒所有人,我們的祖先何時住進有門的屋舍?關上門就是家,打開門就是院;門裡門外兩個世界。這就是門,一塊豎立起來的木板,讓人類苦苦尋覓了數十萬年……

中國人何時懂得門?真正住進有門的房屋?似無定論。先有的門後有的文明,先有的門後有的家庭,先有的門後有的文字,先有的門後有的階級,先有的門才有的不平等,除去那道門,人類和其它靈長類動物沒有區別,沒有門的時代,人類還是動物……

門是人類文明的歷程碑。

尋找中國門

那是一扇春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的宮殿大門。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矣,堪稱現存門之祖也。它是在山東臨淄出土的齊故城10號宮殿遺址出土的大門,其高2.75米,寬1.55米,門表面有紅色。推測應為春秋戰國時,齊遭戰亂城門遭焚燒轟然倒坍在殘灰之中化為遺蹟。

每有國難家仇,門往往首遭其難。“破門而入”,攻城首先是破門,西楚霸王進入咸陽一把火把秦王朝的國都燒成一片白地。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縱火犯。我們只能從齊國的宮門去猜想秦國帝都的大門,去想像阿房宮的大門。但有一點似乎是肯定的,自從荊軻刺秦王發生以後,為防懷揣利器的刺客,秦始皇廣收天下的“磁石”,建成磁石門,來晉見秦始皇的人必須經過這道“磁石門”。如有帶刀刃的刺客,則被吸於門上,這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道安全門。秦始皇不愧為千古一帝,他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特殊門:安檢門。

中國門學問也大。中國字中帶門的字就有300多個,門裡有家、有愛、有生生死死、有恩恩怨怨。曹操就曾借門考人,他在完工的宅院大門上寫了一個活字,果然難倒工匠臣子,唯獨楊修看破,門字加活字,闊也,宰相是嫌此門太寬,拆了重建。

尋找中國門

在中國講侯門深似海,一望門便可知富貴,一登門便可知侯門乎?王門乎?朱門、豪門、門閥、門徒、門生,杜甫所吟“朱門酒肉臭”,其朱不紅,門不重,臺不高,真正的王府、侯門、大夫宅第,杜甫望見過的不多,其酒肉飄香還是酒肉臭,焉能為市人所嗅?唐以紫為尚為貴,紫紅大門為侯門。此外,王侯將相之宅第還要看其門樓的高低,門面的闊窄,門階的多少,門釘的大小多少,幾排幾行幾個?錯了就“逾制”,輕則罰俸,重則免官獲罪。

門上不但有講究亦鑄有法律。清初八大鐵帽子王爺“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屢歷征戰,戰功累累,曾傳以80多親兵衝散明朝2萬大軍,且斬首無數。濟爾哈朗把他的鄭親王府的街門改為前後對照的面闊三間的大門。順治四年,1647年2月,濟爾合朗“因府第逾制,罰銀兩千,罷輔政”。幸虧是鐵帽子王爺。

唐朝崔郊有一首《贈去婢》甚有名,其後兩句:“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海有多深侯門就有多深。《紅樓夢》中描繪賈府中的門就多達30多種,門對門、門銜門、門套門、門裡有門、門外亦有門、五花八門的門、各種各樣的門、蕭郎入侯門,必是入得出不得!

侯門之門雖然門門相望,但門門不同,沒有相同的門就像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綠葉。我見過清初一位重臣的故居大門,門頭之上,高懸三塊“王牌”,氣勢威猛,甚是鎮人,皆朝廷賞賜的功名,高高在上,皇恩在上,文官武將要下轎下馬,彷彿穿著一件皇帝親賜的黃馬褂。門檔無戶對,一對威舞的鐵獅子分左右恪守門栓。下有門枕石,高過半尺厚過四寸的門檻,兩旁的門山栓直衝青天,門框是五寸厚的老榆木作的,百年不朽,百年不坍。門上有門釘,五排門釘,每排五釘,都是黃銅包皮,生鐵鑄就。門釘有講究,錯了有要殺頭之罪。

尋找中國門

逛故宮,進頭道門天安門,硃紅大門上就有九排鎏金的大圓門釘,九九八十一個,天下只有皇宮大門有,帝都皇城大門有,“朱扉金釘,縱橫各九”,以下親王爺、郡王爺、貝勒爺、侯爺,依次累減,縱橫各七的,各五的,直到門上無釘,俗語:白釘,門裡不是在朝為官的。門上的鋪首分左右,各有龍之四子椒園口銜一圓環相視,所謂“千金造門”果然不凡。想起我在山東臨淄博物館看見的一對在齊陵街道梁家終村出土的秦時的鎏金輔首,估計那應是王侯之府第大門上的鋪首。有些無功無名豪門富家大門上的鋪首講究鑄字,左首鑄忠,右首制勇。

門上有神,附在門上的神為門神。中國的門神據說有30多位,最常見最熟悉的莫過於哼哈二將,黑臉的尉遲恭,黃臉的秦叔室。中國人貼門神的歷史不會太久,據說古羅馬時人家有位門神叫雅努斯,本是司光的太陽神,請這麼一位門神是為了帶來光明,驅避邪惡。中國的門神不一樣,顅著驅惡避邪,保護宅第,門神就是安全神。門上有神,門不簡單。缺什麼不能缺了門;可以邁錯了步,絕不能邁錯了門。

侯門之中要求府中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大門是指府門宅第院門,出門如出家,出嫁之前是不能擅自出大門的。“二門不邁”,二門專指內宅內院的一道垂花門,家中小姐送客也只能送到二門裡,出了二門就是壞了規矩。這二門不但內眷不能邁,未經允許外人也萬萬不能邁,邁錯一步就可能喪命,有法律為證,在垂花門裡立著一根紅漆的大棍,其名水火棍,據說是從衙門裡請回來的,外客未經同意私自邁過“二門”,便可用此棍活活打死。

尋找中國門

有時邁錯門打死也是輕的。天安門那時叫承天門,正陽門正門大開著,但誰也不能邁過門檻,全國上下不分文臣武將,也不分男女老少,誰邁錯此門,則推至菜市口斬首,嚴重的要追究“三族”,滿門抄斬。皇門連著命。京城的九道門,哪個門都不能邁錯了步,邁錯了鐘點都不行,輕則一頓暴打,戴枷立在城門處示威,重則一百大杖,打得皮開肉綻,還有口氣的話立馬押回刑部大牢,關三五年是輕判。

南京有座中華門,以中華命名的門,其門楣還是曾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介石親手題寫的,全中國僅此一道。

中華門有三道甕城,北京城內城九門,外城七門,門門有城樓,門門有甕城,卻從來沒見哪道內城城門,哪座外城城門有三道甕城。

中華門三道甕城,四道券門貫通,讓人瞠目結舌和足讓“門史”添彩的是每道券門上都裝有上下可以啟動的“千斤閘”和雙扇木門,遇有敵兵攻入甕城,城內“千斤閘”門由天而降,關閘斷其歸路,伏兵由伏兵洞中殺出,其勢如關門打狗,甕中捉鱉。首道城門的主券門,

縱深竟達58米,寬6.8米,兩邊均有七寸厚包鐵皮的大鐵門,大鐵門一關,地遁都無門,敵軍必亡。

尋找中國門

中國第一座“國門”是戰國時期趙襄子在趙地北疆所建,即現在張家口以北,張北縣。趙襄子在此處修建一座雄偉厚重大氣磅礴的“國門”----“無窮之門”,其源於《莊子·在宥》篇:“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趙襄子是位開天闢地的人物。再未見其它諸侯國包括秦國有此手筆繪國門。趙襄子在國家建設上是開拓者。

國與國之間的邊界漫長,因此國界是以線稱之,而口岸是以國門稱之,進出邊界必走國門,不入國門不可入國界。我曾在內蒙二連浩特國門處參觀,曾一腳門裡,一腳門外地站在國門之處,體驗一腳國內一腳國外的感覺,那門就是國門啊!

經過幾千年的提煉,門在中國早已不僅僅是門了,門的意義自漢就不斷深化,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典。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門乃身份證、戶口冊、檔案也。寒門不得上品作,窮先窮在門上。古人視門戶如冠帶,認為門就如一家主人的冠冕,體現著身份與地位,尊與卑,榮與辱,俱在門上,一眼可見。駟馬高門、朱戶彤扉,一看就是穿紫色官服登白色高底靴的大官;蓬門畢戶、柴門柴扉,此為落難之人,貧下中農。“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尋找中國門

中國的門都是往裡拉,極少有往外推的,拉的是中國門,推的都是外國門。也符合中國禮教,一切在我,不強加他人。門裡有禮教。推拉門在唐代時是中西結合,由西域傳入的“番臥”漸漸中國化,廳、堂、室之分先為屏封相隔,漸次採用推拉門把一室隔為二間,前為會客,後為寢室,日本人學回去一直延用至今。

日本宅戶多有門牌,中國的門牌講究更大,即使是家中再有錢有勢,再“土豪”,其宅院也只能叫“大宅門”,不敢稱府、第,但“土豪”亦有“土豪”的辦法,他是把門裝飾得豪華起來,在門框、門柱、門楣、門扇、門簪、鋪首上下功夫,“雕樑畫棟”,寓意深遠,有在門栓門框上精雕“輩輩封侯”、“三陽開泰”、“福、祿、壽齊到”等等,不用進門,望門就能知院是什麼院?房是什麼房?園是什麼園?門前是什麼、門後是什麼,門上是什麼,門下是什麼,俱有講究。甚至門門有典故,門門有詩句。精工細作,皆在門上。門若寒,其家必窮;門若闊,其家必豪,也有新解,土豪家的門故稱豪門。

尋找中國門

我去參觀過山西靈石縣的王家大院,六十多道門,門門不同,門門都有不同的風格,門飾都有鮮明的寓意,真乃窮天下之智,搜古今之意,門上有學問。門就是一本書,有時是本讀不懂的書。和尚出家,要稱遁入空門,何來空門?難道門中有風?無風何稱門風?且門風分好壞,門風分清濁。門內有人,皆為徒乎?否則何稱門生門徒乎?真可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又延生出門第、門閥,一個門裡走出多少千事萬意,一腳門裡,一腳門外,說不盡的中國門……

尋找中國門

白頭翁新作《醉裡挑燈談酒》,是一本散文集,共收錄崔濟哲先生二十餘篇以“酒”為主題的散文隨筆。作者借一個“酒”字,實則聊的是歷史和社會。全書是一部文人墨客、帝王百姓的飲酒話史,作者在書中大談酒的源頭、發展、趣聞、傳說,實際上是在回味歷史,剖析社會,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懷,也是對當下世象的感概,既展現出我國文化的深遠流長,也道出了世界人民對美的追求的共性。

尋找中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