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误区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误区

认识误区。虽然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一段时间的历史了,但是目前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学校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认识的不够到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往往只当是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硬性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学误区。一是有的教师认为,网络技术既然是“辅助”教学,就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把教材中的内容“死板”、“俗套”的通过网络技术展现出来,毫无动感和吸引力可言,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全是名存实亡;二是有的教师过于强调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一味地、过分地追求新颖、动感、形象等效果,使得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网络技术所展现的“辅助”内容吸引,而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教学成了娱乐,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信息量误区。由于网络技术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等特点,所以有些教师“充分”抓住这一有利因素,本着“讲得多,学得多,讲得全,学得全”原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限”的为学生传授大量内容,导致学生“学东忘西”、“学新忘旧”,最终一知半解、囫囵吞枣。

主次误区。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很多教师产生“主次”错位现象,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过分依赖网络技术,使得自己成为“专职”网络技术员,所有教学内容都依靠网络技术来完成,忽视了自身的讲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