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机长:强大的军人精神,是创造奇迹的关键

By 中读用户@黄梓杺

这两天,川航3U8633航班红了。

川航机长:强大的军人精神,是创造奇迹的关键

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

重庆到西藏,这是一条高原航线。高原之所以称之为高原,因为空气稀薄、含氧量低。高原航线也不是什么飞机员都能飞的,尤其是西藏航线,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雪峰高耸,冰川广布,风沙、冰雹、雷雨、乱流肆虐,所以曾被国际民航界视为“空中禁区”,是全世界公认飞行难度最大的空域。

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毫无征兆,在途径四川空域内飞行途中时,川航3U8633航班驾驶舱右侧玻璃突然破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低到零下四十摄氏度……

在意外发生后,万米高空中,机组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机组向地面控制台发出了“7700”信号(表示遇到紧急状况),紧急求助。

但是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机长刘传健,在自动化设备失灵情况下,依靠二十年飞行经验,手动操纵,靠人眼识路,于5月14日早7时40分左右,成功让飞机备降在了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整个备降过程前后仅仅20分钟。

这是一次“很罕见,极其罕见”的意外,同样也是一次“史诗级”的迫降。

是怎么样的心理素质与经验技巧才能支撑机长刘传健完成这样的操作?

无以言表的佩服。

川航机长:强大的军人精神,是创造奇迹的关键

事件发生不久,作为资深军迷的锵爷异常肯定地说,这个机长一定是“军转民”,不然,不会有这样强大的心理素质与过硬技能。

“军转民”意思就是,特指军事装备等军品的生产设备和人员向民用生产领域转移,也就是说,机长刘传健曾经一定在军队里面受过系统训练,飞过战斗机。

果然,有媒体报道,带着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逃离死神的机长刘传健是一位军转民飞行员,曾就读于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曾经的他还是一位优秀的飞行教员,也曾经多次进行“玻璃爆裂”教学。

大概只有在这样危难的时候,军人才会真正显现出与众不同。平时训练留下的汗水、血水,在这种时候都成为了救命的力量。

“你已经不是军人了,为什么还这么拼命?”

面对这样的困惑,吴京在电影里面热血地回答,“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

在机长刘传健身上,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这句话的意义。

即使曾经身为军人的他们,脱下军装,但永远是“退伍不褪色”。

他们铭记着作为军人时的经历,也珍惜着作为军人时获得的荣誉。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仅是记住了穿上军装时的激动、摸爬滚打的充实和流汗流泪的苦累,更是再也不会忘记军旅生活给他们带去的锤打与历练、责任与担当。

无论走在哪里,参过军的人身上总有一股能让人一眼就发觉的不同气质,干练、坚毅,令人信任。

在《青年文摘》看过一个关于军人的故事。

川航机长:强大的军人精神,是创造奇迹的关键

开始不懂,08年5月经历了一次天摇地动之后,突然就懂了。

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外国数学家问中国留学生:“一个商场发生火灾被困500人,逃出200人,又进去八个消防员,最后死了多少人?”

留学生:“八个人”

数学家:“你不懂数学”

留学生:“你不懂中国军人”

08年那一次,我就在震中,记得很清楚。

5月14日中午,太阳依然还是那么白晃晃的让人晕眩,家乡地震之后一直与外界没有连上线,可是,不多久毒辣的日头被一朵朵像云一样的东西遮住了。

这些像云的东西,就是降落伞。大大的降落伞,带着小小的哥哥们,就这样从天而降。很久之后,看新闻才知道,一行15人的他们是第一批被准许进入震后四川的伞兵。

主动请缨的他们,在出发前主动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的价值。”

这哪里是请战书,这是赤裸裸、毫不掩饰自己知道前方即将有生命危险,也要拼死往前的遗书呀。

比我大不了多少的他们,穿着我从未见过的特别好看的迷彩服,在对震区情况毫不了解,在没有任何地下援助的情况下,是怎么样的气性,支撑着他们愿意踏上了千疮百孔、余震不断的土地。

父亲也是一个军迷,曾经也渴望在蓝天中翱翔,为祖国守护广阔领空。

只可惜顽劣,因为身上的伤没能过体检这最后一关。抱憾终身。

于是,虽然我是一个女孩,但是父亲也希望我能去帮他实现参军的梦想,带着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

小时候,别人家的姑娘穿裙子,洋娃娃;我呢,海军服、枪械坦克。

终于是在高考报考军校那一次,我做出了反抗——最后一关体检,我偷跑了。

很意外,父亲知道以后,竟然没有责备我,只是长长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父亲这声叹息不是在痛惜我的放弃,而是在感叹我们家没有军人应有的骨气与勇气。

只有,铁骨铮铮的八尺男儿才真正有资格成为军人,成为中国军人。

而我,太过软弱。因为我见过军人逆行的场景,懦弱的我,害怕了。

这样的我,也不配拥有“中国军人”这样的头衔。

或许其他国家的军人是为了战争而生,而中国的军人,则是为了保护而生。

“你经历过无助吗?

当你在黑暗中迷失,找寻不到出路,也看不到任何一丝光芒的时候,我相信,任何人的内心都身处崩溃的边缘。当那一缕光芒出现的时候,我相信没有人会拒绝。而中国军人,一直在演绎着这缕光芒。”

自带光辉的“中国军人”是被珍视的荣誉。

1966年11月,天安门城楼上。

如今仰慕着军人气性的我,有时候也会懊悔当初自己的胆小,可更多的时候,也会感到庆幸,还好是参军前跑了,要是上了战场再逃跑,真的就太抹黑“中国军人”,简直“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汤”

机长刘传健的事情受到报道之后,很多人都在一边转发,一边感叹,“终于头条不是没演技的流量鲜肉了”,“爸爸就是爸爸,经验就是经验。”

是呀,他飞这条线路,飞了100多次,且每一次,他说都有不同的领悟。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厉害,平时得多留心工作细节,才能在没有雷达、电讯的情况下,高空作业,平安把人带回来。

大概在反复重复、不断反复中涅槃出来的军人,身上都自带匠人精神

“他做的每一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就像机长刘传健,他看过几乎所有关于飞行危机的电影、纪录片,一大爱好就是钻研这些世界级航空事故,从中学习专业技能。

门口有一家奶茶店,开了已经有三四年。

旁边的店铺换了一波又一波,也会有网红奶茶入驻,但是去这家老店买奶茶的人,永远比别的店加起来还要多。

因为知道老板是退役军人,总是调侃他说,有军功的人抚恤金就是多,开店都不怕亏本,用的真奶,才8块一杯。

老板却说,我这个真的是薄利多销,多很多的销。

想想也是,他为了做好一杯有特色、最健康、味道佳的奶茶,几乎在香港和台湾蹲点了一年,喝了那里所有能叫出名字的奶茶,也在超过10种品牌的奶茶店打过工。如今,真的是一口就能辨别哪杯出自他家。所以大家很认他的奶茶。

不知是不是因为他参过军,连做奶茶都像是在军队里执行任务,那么执着于精准要求。

爱默生说,伟大的人物,都具有执着的精神,就像军人持剑、文人执笔、匠人拿瓦刀那样坚定。

大多数的人和我一样,永远成不了军人。

当然,也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在遇到灾难的时候,逆流而上的军人。

这家退役军人、奶茶店店长,让我觉得,原来军人的精神,不仅仅在于抗住突如其来的危险,更在于学会专注征服目标,“艰巨在于漫长。”

川航机长:强大的军人精神,是创造奇迹的关键

原来军人的力量,其实就是那些明知长路无轻物,却依然“不抛弃,不放弃”。

我想,错过了成为军人的我,可以学着他们那个样子,目光如炬,朝着目标,坚定不移,滴水穿石。

成不了军人,成为像军人一样努力生活、认真工作的人,也是一件骄傲的事情。

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军人那样的职业精神。

因为任何奇迹,其实都需要不断重复最简单事情,最后遇见契机才被创造。

除了“军人优先”,这大概才是我所能做的,对军人精神最大的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