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關口前移,鬧“鬼”者皆被約談

樓市調控關口前移,鬧“鬼”者皆被約談

2018年五一前後,針對房價上漲過快的現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分別約談了西安、成都、海口等12個城市,強調堅持調控力度不放鬆,同時要求各地有針對性地增加有效供給,抓緊調整土地和住房供應結構。

樓市調控關口前移,鬧“鬼”者皆被約談

那麼,住建部的此次約談,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呢?為什麼要約談這12個城市,而不是其他城市呢?原因主要在三個方面。首先,這些城市中的部分城市,已經出現了房價快速上漲現象,甚至開始鬧“房荒”。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70城房價數據,被約談的12個城市中,除佛山外,其餘11城的新房價格3、4月份無一例外地出現環比上漲。而在過去數月間,這些被約談的城市很多出現了“房荒”現象,尤其是出臺搖號政策的7個城市——南京、上海、長沙、成都、武漢、杭州、西安,更是“荒”得比較厲害,也比較讓人揪心。所以,住建部約談這些城市,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否則,又有可能出現新一輪的房價上漲,並有可能殃及池魚,讓其他地方也跟著一起上漲。要知道,好不容易才讓房價稍稍穩定,如果再出現快速上漲,就有可能讓剛剛取得的調控成果前功盡棄。所以,必須把責任進一步落實,讓地方高度重視樓市的變動問題。

其二,這些城市中很多都出臺了人才新政,而人才新政被很多人認為是借“搶人大戰”之名行房價上漲之實。說地方用“搶人大戰”來推動樓市、推高房價,有點不實事求是。因為,從內心講,地方確實可能希望房價能夠上漲,能夠帶動樓市一起活躍。但是,這應當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副產品”。對地方來說,在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期間,積極引進人才是完全必須的,也是現實使然。所以,即便沒有房價這個因素,也會出臺人才新政。所不同的是,如果能夠趁機把樓市也火起來,當然是地方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搶人大戰”與房價上漲互動的現象了。尤其是把人才引進與住房問題綁得很緊的地區,確實可能存在某種“私心”。所以,必須對此引起高度重視與警覺。

樓市調控關口前移,鬧“鬼”者皆被約談

第三,由於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房荒”,而多數地方都出臺了人才新政,因此,房價上漲的內在衝動也就存在了,所以,約談也就具有了打預防針的功能。要知道,一旦房價上漲形成趨勢或變成現實,縱然出臺更為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也已經遲了,老百姓又要為此付出代價了,為房價上漲買單了。所以,對房價上漲問題,還是要未雨綢繆,把警鐘敲在前,把預防針打在前,把調控的關口前移,把房價上漲的內在因子扼殺在萌芽狀態。也只有這樣,調控的效率才更高,效果才更好,老百姓也才能在這樣的樓市調控中真正享受到利益和實惠。

我們注意到,被約談的12城分——西安、海口、三亞、長春、哈爾濱、昆明、大連、貴陽、徐州、佛山、成都、太原,並不都是國家統計局歸類的15個熱點城市,除具有自貿區特殊因素的海口、三亞之外,更多的是東北和中西部城市。也就是說,樓市漲價或潛在漲價已經延伸到中西部的二三線城市。如果不及早採取措施,及早打好預防針,及早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矛盾就會更激烈,問題也會更突出。

如果說此次住建部的約談,與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速度加快以及人才新政因素有關之外,最主要的還是敲山震虎,是給那些有房價上漲衝動和內在動力的地區敲警鐘與打預防針,避免讓這些城市也出現房價上漲的現象。因為,房價上漲的聯動效應是非常強的,一旦失控就會產生強烈的連鎖反應。所以,必須把房價上漲的火苗給撲滅,把一些地方試圖用人才新政等點燃房價上漲之火的念頭打消。

樓市調控關口前移,鬧“鬼”者皆被約談

事實也是,樓市調控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十分關鍵的時刻,也到了非常敏感的階段。堅持下去,效果就可能越來越好,並最終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目標。反之,則可能前功盡棄。也正是可能出於這樣的考慮,住建部把約談的關口前移了,把約談的目標對準了可能存在房價上漲動力、特別是出現鬧“鬼”現象的地區,而不再象過去出了問題再去約談。顯然,這也更加有利於做好樓市調控工作,更有得於鞏固樓市調控成果。除12城市之外,其他一些城市也應當密切關注,一旦出現房價上漲的可能,就立馬約談。只有這樣,房價才能真正平穩,“房住不炒”的目標才能真正落實。

更多精彩文章,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